136书屋 > 神话修真 > 洪荒东王护道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三章 寻道无门欲求佛 求佛无路径入魔

第1卷 第十三章 寻道无门欲求佛 求佛无路径入魔


  洪荒大世界一切安好,祥和宁静,天道安享,如是无争。

  不说洪荒大世界的好,只说幡然醒悟的穆懿。

  为长生,为逍遥,为无数年后的相见,为了不至于相逢不相识,穆懿决定开始自己的修行之路。先不管穆懿一厢情愿的想法能不能达成,但是求道修行之心在他的心底萌芽,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什么玩意,一点读不懂,这让我如何修行?”穆懿纳闷了,神识中存在的修炼之法有三种:《阴阳交征赋》《魔魂化神经》《阳体》。刻在他神识中的这些东西,一听就是修炼之法,每一种,每一篇的经文,他都清楚的知道,但是,一个都看不懂,看不懂,怎么修炼?无从下手,不解其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穆懿从小就懂,“后世”的他熟读《三字经》,精读《道德经》,可以背诵《论语》《庄子》《法华经》。特别是《法华经》,这是翻译过来的佛家典籍,更是晦涩难懂,为了了解其义,穆懿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会,还是无法全解其意,为此,他开始读《金刚经》《般若经》《华严经》。甚至在小说中听到《九阳神功》,他还特意去读《楞伽经》。只为自己可以稍稍理解一下佛家的“一切如是法,人人皆成佛”!

  “既然不懂其意,无法修行,那就只能从自己懂的地方入手了。”穆懿这样想着,“可是《道德经》《法华经》也没有得道成佛的法门啊?”

  “不管有没有,先试试吧,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佛家讲究的顿悟,我的思想境界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吧?肯定没有,那就只能修道了,我所知道的道家代表人物就是‘老庄’了,那就只能从《道德经》和《庄子》里面寻找法门了,寻道之路多艰啊!”

  “我所熟知的道家经文就只有《道德经》,《庄子》《阴符》《素书》这三个不知道算不算,不管了,病急乱投医,只能先试试了。”

  穆懿没有办法,只能从“道经”中求法寻道,他先仔细回顾《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穆懿一字一句,咬文爵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穆懿从头到尾,翻来覆去,把《道德经》解析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感觉没用。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

  先是《阴符》,接着《庄子》,最后是《素书》,还有一些他所知道的零散的道文典籍,穆懿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一字一句推敲琢磨,还是觉得“不得法”。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穆懿仰天长叹,“寻道无门,那就求佛吧,愿吾道可成。”

  穆懿不死心,他也不能死心,命运多舛,生死未卜,他必须“求法,得法,修法”,不管是什么法。

  于是,他开始专研《法华经》,期望自己可以一朝顿悟,立地成佛。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法华经》主要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众生,无论三乘五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无有余乘。

  ………………

  俗话说的好,“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穆懿这下深刻的认识到这句话了,他“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的专研了五部佛经,《法华经》《金刚经》《般若经》《华严经》《楞伽经》,他甚至又吟唱《大悲咒》,说的无比好听,但是穆懿觉得毫无鸟用,说好的“人人皆可成佛”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寻道无门,求佛无路,再“浪漫”的诗,都无法抒发穆懿内心的压抑,悲苦。但是穆懿并不放弃,他似入魔一般,竭力搜寻修行之法,他想过儒家,法家,墨家等等的学说,只要他记忆里有的,他都字斟句酌,细细专研。

  其实穆懿不知道的是,他自己觉得无用,但却并不是真的无用,随着他的专研,一篇一篇的经文在他的意识中解析,什么道家的,佛家的,儒家的,都作用在他的神魂和枯藤之上。

  穆懿没有修行之法,但是这么多经文的解析,求法,他对道的理解,对佛的理解,对儒家的理解,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如果他懂得了修行之法,那么不管修道,还是修佛,那都是扶摇直上,一日千里。

  大道至公,大道至简,穆懿的这一番作为,他自己觉得没用,那是他没有修行之法,他来自“末法时代”,根本不懂修行之道,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操纵自己的“神魂”,但是不管《道德经》《法华经》还是《论语》,都是先贤智慧的结晶,都是先辈对天地至理的理解,刻画,描绘,解读;是对后人的“传道解惑”。

  可以说,他“不懂法,却更懂道。”这个“道”,并不是狭义的“道家之意”,而是“大道至理”。

  穆懿自己沉浸在求法寻路的“歧途”里,他这番行径,使他的灵魂更加稳固厚重,枯藤更加生机显耀,而得利最大的,却是“逃入”穆懿灵魂中的那个破烂葫芦,

  现在的破烂葫芦,虽然还是破,但是在穆懿一遍遍解析诵读经文的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到,它的裂痕的修复速度增加了三成多,很有成效。这还不是最大的好处,更大的好处是,不仅“道”“佛”两字比以前光亮,韵味十足,而且“阴阳图”与“*”两幅图也更加清晰明亮了。

  这些好处,穆懿并不知道,他一直以为自己的一番作为是白费精力,毫无建树,其实不然。

  只是,他魔障了,也可以说,他入魔了,金色的枯藤周围时有丝丝黑气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