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红红的女儿果全文阅读 > 第二十六章 一挂大车

第二十六章 一挂大车


  按理,忙完秋也就到了一年最闲的时候,可周喜子却不能闲下来。今年地里的肥料,是拆了村子里那三间屋子中,东西间里十多年没拆过的土炕,以及猪圈里剩下的,积攒了很多年的土肥才勉强够用。

  如今能用的都用光了,明年怎么办?所以,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起间猪圈,好养猪攒肥。

  由于今年周喜子在甜瓜和玉米夹种大豆上大出风头,很多人想着来年跟着一起学着种,所以听说周喜子要起猪圈后,来了不少人帮忙,仅一天工夫,一间足以养三头大肥猪的猪圈就盖好了。

  第二天,周喜子就花二两四钱银子拉了三头小猪仔,反正今年有粮食,也喂得起。

  终于可以松口气的周喜子,又操起了旧业,天天傍晚进山下套子,第二天早晨去收。现在本就住在山脚下,倒是方便了很多。运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几乎天天不空手,这让周喜子更加感念小茹。

  “妹妹,都是你给哥哥招来的财运。”

  “喜子哥说啥呢,一个人的运气不可能一成不变,喜子哥苦了那么多年,也该时来运转了,和我有啥关系。”

  反正什么活周喜子都不让小茹干,即便是胳膊好了,也还是不用她做饭洗衣服。在周喜子心里,小茹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妹妹了。在疼爱之下,自然而然多出了一份尊重。

  整日无所事事的小茹,因为天气早晚有些凉了,便上午和午饭后去水边的柳树下钓鱼。

  不过至今周喜子也没有吃上小茹钓的鱼,倒是已经长大了的小黑,天天都有鱼吃。

  当然小茹钓鱼是假,借机一个人静静地想心事是真。

  一是要琢磨崔灿夫妻接下来可能会做出什么更加意料不到的事情,二是要好好规划一下来年的生财之道。

  八月初二,就在小茹吃过早饭,拎着鱼竿刚刚走到那棵垂柳下坐下,还没来得及下饵甩竿呢,就见趴在脚边的小黑猛然站起来,一边狂吠着,一边朝屋子的方向冲了过去。

  有人来了,小茹站起身便远远看到周喜子正在和一个年轻人站在屋前说话。略感有些熟悉,仔细看了一会,终于认出来正是初夏时赶着大黑骡子把她撞飞的董权。

  犹豫着要不要回去时,就听到了周喜子的叫声。

  “妹妹,家里来客人了。”

  看来是有事,不然周喜子是不会打扰自己的,于是小茹把鱼竿什么的都放在原地,抬脚走了回去。

  “小茹妹妹,身子大好了吧?”

  “是董权哥哥来了,好了,早就好了。怎么不到屋里坐?”

  “不用,在外面多亮堂。”

  屋子前本就有张用来吃饭的小石桌,请董权坐下后,小茹倒上水,也坐到两人旁边,周喜子专门为小茹钉制的小板凳上。

  “当时说好过段时间来看妹妹,结果回家后就一直忙,总算收了秋,这才得空过来。这是爹娘让我捎来的,妹妹可别嫌少。”

  早就看到石桌旁那个提篮了,只是盖着一把青草,无法看到里面的东西。待董权把上面的青草拿掉后,才发现是两包点心,两把挂面,再下面则是少说也有三十个鸡蛋。

  “董权哥哥这是做啥,本来那事也怪不得你,这礼物太重,我们可不能收。”

  “妹妹不收就是嫌少了。上次回家把事情告诉俺娘后,俺娘把我好一顿说。说人家小女孩本就命苦,你们爷俩看不住一头骡子,撞谁不行,非要挑苦命的人。本来这次俺娘非要亲自来,只是家里临时有事,这才打发我来的。”

  “董权哥哥,说啥也不能劳动大娘来,这么远的路。再说,我的身子早就好了,不信你问喜子哥。”

  “是啊,董家兄弟,就不要劳动大娘了。小茹妹妹的身子的确都好了。再说,不是已经赔了一头骡子吗?”

  “说起大黑骡子,后来东家听说又惹了一次事,还特意叮嘱过我一次。说要是再路过这里,一定劝你们尽早卖了,或者杀了吃肉。”

  “听起来你们东家人不错。”

  “的确,这四里八乡的没有一个人说东家不好。都说为富不仁,可东家行事就和其他大户人家不一样。”

  听董权的言谈话语,倒也像是读过书的。

  “董权哥哥也念过书吗?”

  “呵呵,真不好意思说,勉强念了两年后,说啥我也不愿意去了。”

  读书这事,小茹也清楚,并不是人看着机灵就一定能读好。很多看起来很聪明的孩子,就是读不成书,这样的人还不少。

  “喜子哥,小茹妹妹,”

  董权也是个自来熟,几句话下来已经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大黑骡子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不处理了,留着干活吧。我正琢磨着啥时候配上挂大车就好了。”

  “若是喜子哥真的想好了,倒是有一架现成的大车。”

  “在哪里?”

  听得出来,周喜子很是上心,小茹只是静静地听着,什么都没表示。

  “也是我们东家,他家原本有三头骡子,大黑骡子赔给小茹妹妹后,又买了一匹马。只是买马的时候,是带着大车的。于是就多出来一架车,只是旧了点。几次听东家提起过,若是碰上巧头就卖掉,强如放在那里烂掉当柴烧。”

  “有多旧,还能用吗?”

  “并不是很旧,若是买来修补修补,再用个十年八载的肯定不是问题。”

  “多少钱?”

  周喜子是彻底心动了。

  “这个东家没说,若是喜子哥真想要,等回头我去问问东家,再给你们捎个口信来。”

  “那就多谢董兄弟了。”

  直说到大晌午,在周喜子和小茹的再三挽留下,董权吃过午饭才离开。

  “妹妹,要是不贵咱们就买了吧?”

  董权刚走,周喜子就和小茹商量开了。

  “这件事喜子哥做主就是,我也不懂。按理说,家里以后是需要一架大车。”

  既然小茹不反对,周喜子就整天翘首以盼董权的口信了。

  董权还真是个办事的人,仅仅两天就送来了口信。

  “东家听说是你们买,只要了二两银子,跟白送差不多了。若是同意的话,随时赶上骡子来拉回去就是。”

  周喜子这个高兴,隔天就赶着骡子去了董家庄,天黑前就架着骡车回来了。

  于是,周喜子有了一挂骡车的消息再次小小轰动了一下驻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