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河西十年全文阅读 > 第9章 小宝再次患病

第9章 小宝再次患病


第九章小宝再次患病

凤娇已经觉察出了小宝的问题很严重,他开始不愿说话,拒绝和人交流,只是愿意和她这个妈妈进行交流。但母子俩的交流也只是局限在一张画纸上,这让凤娇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在洪水到来时,都从没有过。渐渐的凤娇发现小宝的画中,总有一个高大威武的男人形象,左手拿着一个长长的东西。经过仔细的辨认,凤娇才发现这个长长

的东西是船桨。为何小宝喜爱的英雄要手拿一副船桨,这让凤娇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晚上,凤娇轻拍着小宝的后背哼唱着小调民歌,小宝慢慢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不知过了多久,凤娇在半睡半醒的时候,听见小宝在说梦话。“救我、妈妈救我”小宝手脚不断的乱动,像是在挣扎着。凤娇瞬间清醒了,将小宝抱在怀里,嘴里轻声的说着“不怕、不怕,有妈妈在”在凤娇的温柔话语间,小宝慢慢的又恢复了平静。小宝的小手紧紧的攥着凤娇的右手,嘴里突然说了句“阿乔爸爸,你终于来了”。听到这,凤娇的心咯噔一下。阿乔原来在小宝的心里是一个救世主的英雄形象。在微弱的灯光下,她不经意再次看到了书桌上散落的画,在小宝的画中那个手拿船桨的高大男人,就是农夫阿乔。此时凤娇后悔的,咬了下牙,小声念叨“我早该想到啊”手里搂着已经睡得香甜的小宝,凤娇却没有了一丁点的困意。她开始回想起,那段在河西小镇的经历,小宝和阿乔。两个人嬉戏打闹的日子,不自觉的想起了西西和范凌。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房间,此时凤娇才发现自己的手有些酸疼。怀中的小宝还在睡着。不忍叫醒小宝的她继续以同样的姿势坚持着,直到早上7点多,小宝用手摇晃着凤娇的手。经过整晚的同一个姿势,凤娇的手早已经失去了知觉。等凤娇醒来时,发现怀中多了一幅画,小宝已经出去了。这次画中有一个中年妇女,飘逸的长发和长长的裙子。在画中,小宝用画笔歪歪扭扭的写着“妈妈,ILoveYou”,照例这幅画中同样有农夫阿乔,依旧那样高大威猛的形象。热泪慢慢的侵润了凤娇的双眼,她迅速的起床去找小宝,看见儿子小宝正安静的坐在母亲身旁,吃着早饭。

接下来的几天里,凤娇陷入了一个不眠循环中。她很矛盾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阿乔和西西他们。觉得实在有点受不了的凤娇决定找父母商量下。她将小宝喜欢阿乔,及自己的矛盾之处,告诉了父母。两位花白头发的老人,看到女儿再一次陷入了人生的抉择当中。心里已经拧成了麻花。但他们又深知,作为父母是孩子永远的依靠。哪怕自己的儿女也已经为人父母了。凤娇的父亲,在听完女儿的话后。稍作停顿一会儿说,他觉得凤娇应该带着外孙小宝去河西小镇。只有去了那里,小宝的病才能真真正正的好。但凤娇的母亲却不这样认为,作为母亲她舍不得女儿和小外孙去受苦,吃饭生活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带小宝去看医生,听听医生的意见。凤娇和父母带着小宝再次来到了当初给小宝看病的心理医生于先生家里。这是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曾留学英国,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当地也算的上是小有名气了。但于先生有个近乎苛刻的要求,绝对不给同一个病人看第二次病。他的用意也希望,病人能将与病情相关的所有情况和盘托出,不要遮遮掩掩,难以达到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好制作一个全方位的治疗方案。带着忐忑的心情,凤娇敲开了于医生诊室的房门,不幸的是正如外界所说,于先生拒绝给小宝看病。在凤娇将要离开时,于先生递给她一张名片,说“可以帮我介绍新病人”听到这,凤娇有点生气了,这个医生太傲慢了,还挑病人。带着无奈,一家人又回到了家里。晚上7点多,凤娇家的电话响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来的。原来是于医生,他风趣的说“我给你的名片,是不是已经生气的扔掉了。哈哈,我这人不给同一个病人看第二次病,但欢迎客人来我家做客”还没缓过神来的凤娇急忙的从包里翻找那张差点被自己撕碎的名片。的确,这张名片上写的是家庭地址。按照名片的地址,一家人又来到了于医生所住的家中。原来于医生现在是单身,和前妻离婚后,他独自一人带着小女儿生活。生活中的于医生非常幽默风趣,他和小女儿热情的接待了凤娇一家人。小宝很快就和于医生的女儿于小鱼,玩到了一起。凤娇也很放松的将小宝的情况,和他们在河西小镇的情况,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于医生。让凤娇觉得奇怪的是,这次的感觉不是在向一个医生描述病情,倒像是在和一位朋友倾吐自己的心声一样。

听完凤娇的话之后,于先生仔细想了想,不时的扭头看看正在和女儿玩耍的小宝。将凤娇和她父母叫到了书房。在他的书桌上,放着一份档案。于医生表示这是小宝之前的病历。从小宝的症状上看来,他属于选择性失语症。渐渐的小宝就会发展成重度抑郁症。于医生不等凤娇说话,开始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原来于医生的妻子有了外遇,那时候女儿小鱼儿只有3岁。当时妻子坚持自己带孩子,但小鱼儿从小跟自己最亲。经过几番的法律之争,最终于医生获得了女儿的抚养权。但自从小鱼儿和自己单独生活后,他发现孩子变得不乐意说话了,慢慢的不愿意出门了。那段时间,真的是把自己急坏了。作为心理医生的他很清楚这种症状就是抑郁症的前兆。于是他放弃了在公立医院任职的机会,选择去英国留学。在英国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女儿接触了新的事物变得开朗起来。回国以后,女儿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此时她与小朋友沟通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说完这些,于医生就不在说了,他希望最终的决断的权利要归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