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横槊天下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八十一章 明辨是非与激浊扬清

第1卷 第八十一章 明辨是非与激浊扬清


  “谁也不愿做亡国之君,谁也不愿受亡国之辱,这个道士应该并不是一个道士那么简单。”

  苏护看着游雅,感激的说:“我先回去查个究竟。”

  游雅冷笑一声:“你就那么喜欢这个魏国吗?”

  苏护呆了一刻,说道:“我喜欢凉之乐都,可是我们都回不去了。”

  “当年,你要是随我去上党,也许就……”

  游雅话没说完,就立刻止住了。苏护回头,正见花弧走来。

  “夫人好!”花弧来到两人跟前,先是对游雅施了一个礼,又对苏护说:“苏兄,寻你不见,想不到是来到了院里。寇真人已经开始做法事了,你不去看看吗?”

  “不必了,他做不做法事,赫连珊都能活过来。”苏护漠然的说。

  “苏兄,你说什么?”花弧愕然,一时竟不知所措。

  “有时间,你来燕春楼,我们有些事需要做。”

  “可是,太子妃……”

  “不用管她了,她死不了,我们先走吧。”苏护说完,又看了一眼游雅,施礼道:“夫人,苏护就此拜别。”

  游雅看着苏护问道:“听太子说,你已经结婚了,只是未及登门道喜,来日一定要把贺礼补上。”

  “夫人客气了。”苏护说完,就和花弧走了出去。

  还未走出紫宫,花弧就急切的拉住苏护问:“苏兄,你说赫连珊在装死?”

  苏护听了,急忙用手捂住花弧的嘴,低声道:“此处说话不便,咱们出去说。”

  苏护和花弧骑马来到西城鹿苑外。苏护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花弧听了也是惊讶。但时局发展未定,两人也就没有仓促下结论。匆匆分开,苏护回去了燕春楼。

  很快,紫宫就传来了赫连珊死而复生的消息。一时朝野内外纷纷云云,寇谦之更是被太子尊称为“天师”,登门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侍中庞策见时机已到,上朝向魏王推荐寇谦之。庞策深谙荐人之道,先赞魏王圣德清明,再言寇谦之如神如仙,扶乩请神,画符镇灾,多有所能,莅临魏国乃上天吉兆。又说魏王应顺天应命,显扬新法,造福一方。

  太子拓跋颜深感寇谦之救命之恩,亦是佐证并举荐。

  魏王闻奏,立刻派人将“天师”寇谦之接到太极殿。

  魏王以宾射之礼见天师,遥见寇谦之大袖翩翩,神采奕奕,竟惊为天人。

  庞策恭敬的对魏王说:“吾皇,真人来也。”

  魏王急忙下阶迎之,寇谦之亦神色不变,来到魏王跟前,微微施礼道:“拜见魏王。”

  “听闻真人可以扶乩请神,画符镇灾,本领颇高,还将我儿之爱妃起死回生,真神人也。”魏王毫不吝惜的赞叹说。

  寇谦之颔首而笑,说:“时世纷乱,贫道终不能为一己之私而苟且深山之中。所以,我平日里周游四方,显扬新法,不久前,来到平城宣道天下,讲经论道,施术弘教,只是希冀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行善天下,真人真乃当世之神仙啊。”

  “谦之不过是个道人,我的授业恩师成兴公才算的上是仙人。当年,师父因为火烧仙宫,被罚到民间授道赎罪。谦之偶遇仙师,随他隐遁深山,潜心修道,历时七载,略有所成。后仙师业障即除,留下道书,返回仙界,临行前嘱我勤奋修道,以求道业大盛,造福天下。”

  魏王闻言,甚是奇异,又问道:“我听说张天师曾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张陵大破鬼兵不过是斩杀了几名‘巴蜀巫妖’,至于说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实是虚妄之言。张陵、张衡、张鲁之道教不过是些伪法邪门,他们藉天师道征收租米钱税,犯上作乱,非真道也。贫道在山中修行之时,太上老君的玄孙李谱文曾降临到我的石室,教我除三张伪法、租未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宣扬新法,清整道教。所以,我才周游四方,无论寒暑易节,只求不辱使命于仙师。”

  魏王大喜,又见寇谦之所献之道书描绘的皆是神仙洞府,云蒸霞蔚,缥缈之间,颇为逍遥。魏王顿然心动,神驰而遐想。

  这时,侍中庞策不失时机进言道:“真人所传之新道,乃中华之真正教义。而佛,不过是外国之神,非我华夏所应祠奉。汉代初,国人传其道,只听说西域人才建造寺庙,以奉其神,汉人是没有人出家的。晋朝以来,国家动荡,百姓烧香礼拜,以求天下太平,但收效甚微。南北诸国,连年相战,和曾有过太平?!

  臣听闻,寺庙之中,那些讲经之人自认为高人一等,多有傲慢之意。而他们编撰佛典、营建佛像,也不过是图人钱财。在我们魏国,沙门之内聚众百万,每日里只知唱经打坐,衣食住行皆赖国家和民众施舍,不事生产,不役征伐。而且,僧尼多不守清规,干些伤风败俗的事,影响极坏。

  寇真人则不同,志向高洁,一心只为民之疾苦,一念只为世之清明。臣恳请吾皇,废掉佛教,让那些沙门中人还服百姓,并宣扬道教,以德政布施天下。”

  庞策声音才落,光禄大夫田丰就说:“臣以为不可,佛是戎佛,国人亦出自边戎,鲜卑入主中原,飨祀礼数,皆从本俗。佛教重轮回,讲因果,劝人从善,乃出世之法,数十年来,上至君臣,下至百姓,多有乐事佛者。吾皇抚恤四方,当谨慎而行。”

  魏王听了,虽有心向道,但又疑虑重重,就对着拓跋颜说:“颜儿,你看如何?”

  拓跋颜道:“明辨可得是非,激浊可以扬清。依儿臣之见,父王可在这太极殿上举行一场辩法大会。将佛道两家之真人、国师、教主、长老汇聚一处,辩驳道法,论战是非。胜者,为天师,可立为国教。这样做的话,天下人不会有人不服。”

  “我儿之策甚善。”魏王说完又看着寇谦之说:“不知真人愿应战否?”

  寇谦之淡然一笑,说道:“虽然仙师所传之道主张上善若水,柔弱不争。但是为了求悟本真,显扬新道,我愿意与佛道中人一辩高低。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若是输了,我情愿削发入它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