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何处安家——中国楼市见闻录2014全文阅读 > 第5章 楼市见闻录之魔都上海

第5章 楼市见闻录之魔都上海


  所在地:上海

  见闻提供者:coffeebeanMM

  上海,也称魔都,房价凶猛。

  爸妈家的房子,在上海中环,靠近复旦大学和五角场,周边配套不错,02年妈妈同事买的一期,当时是3700/平方,几个月后开二期,变成4500/平方,还好妈妈英明买下了。05年我们搬入的时候,价格变成接近1万/平方。08年10月左右卖17000/平方,现在卖35000上下。

  当时我们小区对面的另外个小区,规模比较大,因为是上海建工造的,所以比我们小区要贵1000块。第一批买入的很多都是温州投资客,晚上穿过那个小区的时候亮灯率很低。这十年经过几次洗盘,大部分是自住客了。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属于内环,靠近一个大公园和一所大学,10年下半年买入的时候3万/平方,前几周路过中介,看挂牌差不多是4万/平方。

  周围的同学朋友,上海本地的,过去几年因为结婚的关系大都在父母资助下买了房。只要是工薪阶层的,基本上买房都是穷尽了双方父母和自己工作几年的大部分积蓄,大部分人买的都是90-100平方的房子。第一份工作时,公司里的外地同事,因为看到05-07年房价涨得那么快,想想以后应该也是在上海工作下去的,也大都买了房,但是因为工作时间短,而且很多人当时还没对象,能力有限,所以大都买的比较偏远,在外环那一带,当时07年左右的价钱在1万/平方左右,现在很多基本也都是3万左右的档次了。

  除了结婚等原因的第一次置业之外,随着宝宝的出生,许多周围的朋友觉得当时的房子小了点,比如要请个住家保姆,比如父母来照顾孩子可能得住上一段,所以有些朋友会把自己当初买的小房子卖了,再加点钱,再贷个款,再去买个大点的房子。由于房价实在太高,而且二套房的首付要70%,利率上浮,一对80后小夫妻能够在不卖掉目前住房的情况下再去买一套房,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对之前帖子里有人说的上海的同事基本都有两三套房这个说法是持保留意见的。如果不是有拆迁或者父母的大笔资助(比如官二代富二代或者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这对80后的人在上海而言应该说是比较难的。

  关于上海房价未来的看法,因为实在太多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媒体披露过,上海一年级小学生50%以上都是外来孩子),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教育,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市区内环中环以内,所以基本上同龄的朋友们大都认为,内环中环内不太会跌。事实上,过去几年上海房价的走势基本是,暴涨一段时间不太涨或者略微小跌再次暴涨,如此不断循环,从某种程度似乎也验证了这样的看法。

  但另一方面,很多早期通过投资上海房地产发了大财的人,却越来越担心整个中国的系统性风险。一个在上海有10+套房子的第一份工作的partner,在12年年底把自己在上海住的房子之外全都抛了去曼哈顿买房。自己公司里的许多高管,70后出生抄了整个中国大底的人,也都在部署卖房移民。自己一个76年的朋友,就在11年国庆在波士顿买了哈佛旁的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去掉税,管理费等等,还有的多。自己公司的CFO,也在去年国庆去芝加哥买了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