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姨说:“如果你争气,妈再辛苦,哪怕跑到大街上乞讨,也愿意供你上大学。”
刘静儿嘀咕:“我不喜欢读书,又不是读书的料。”
又再说:“为什么非要上大学不可?上大学又不是唯一的出路,好不好?”
“那你现在去糕点店做服务生,就是出路啦?”黄姨责问她。
刘静儿挺了挺胸,很是理直气壮地回答:
“做服务生有什么不好?我要从服务生做起,有了经验和钱后,便自己做老板。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开一间自己的糕点店。”
开糕点店,谈何容易?
没有钱,什么都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不过,有理想总是好的。
朱七七没有理想,她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也不是没理想。
在养母还没去世之前,朱七七也曾设想着自己的未来,憧憬着,像著名作家三毛那样,写作,流浪,背着背包,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就像海子的那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是谁说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没有钱,什么鸟事也干不了,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个屁。
交了欠着的半年房租水电费,又把黄姨的一万五千块血汗钱还上,厚厚一叠二百张粉色百元大钞,只剩下了薄薄的三十张。
因为担心那个叫乔可风的男人报警,朱七七哪儿也不敢去,只好跟着潮流,很光荣的做了一枚宅女。
她天天窝在窄小的出租房里,无聊的时候就开着那台十七寸的老式电视机,追着韩国电视连续剧看。
看完《玻璃鞋》。
再看《人鱼小姐》。
又再看《花样男子》。
刘静儿休息,不去咖啡店上班的时候,也跑过来和朱七七在一起看韩剧。
她们最喜欢看的,是《花样男子》,现代灰姑娘与王子的浪漫爱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