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黑,风也很疾。少年竭力的推开压在身上的一具匈奴士兵的尸体。抓住一杆三叉戟使劲的插在地上,缓缓的站起身来。放眼看去,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尸体,残肢断臂,尸山血海!!!
“王二狗!”
“牛大麻子!”
“张诚!”
少年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每一个名字,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在心间浮现。“没了,所有人都没了!啊!!!”少年擦着泪痛不欲生的嚎叫。他一个人在夜色下孤零零的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
当黎明破晓,他无助的放弃了心里面那半分希望。
此时正值深秋,草原的大地上尽是枯草,少年拿出从同袍尸身上收集到的火刀火石,点燃一片熊熊烈火将满地尸体埋葬在火海中。腰间挂上一口将军剑,提着三叉戟,扛着战旗独自向着北面走去。
“一同赴边陲,两处征战各,连营灯不辍,无人共此歌,千万征人过,有一纸平安报不得。
故人应似我,枕戈待旦意磅礴。
旗连风萧萧,风卷战歌尽孤宵。
别去云天高,救边涉远道。
兵甲代青袍,惜梦里金戈成今朝。
马踏惊尘嚣,尘嚣犹扰扰,
大雪满弯刀,雪下白骨眠霜草。
丹心天地照,不随冰雪消。
纸上字寥寥,悲歌未成不及离人悼。
洒酒祭知交,知交意昭昭。”
少年一手持戟一手扛旗独自踏上征途,饿了就啃两口干粮,渴了就喝两口烧刀子。他忘却了疲惫,忘却了伤口的剧痛。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路走下去。
直到三天后,终于闻得前方杀声阵阵,人马嘶鸣,刀兵撞击。定睛看去,只见大片大片的身穿着麻布战衣的匈奴骑兵,正将数百名红袍黑甲的汉军将士包围在中央,双方正死命厮杀,匈奴兵势在必得,汉军将士死战不退!
见到此情此景,他心间那无穷无尽的战意瞬间燃起!左手握紧三叉戟,右手将战旗高高扬起,放声高喊皇帝陛下的圣谕。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杀!少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光这些狗日的匈奴。为了战死的兄弟们,为了无数被残害的大汉黎明百姓。他们必须死!
此刻,热血在燃烧!
此时,杀意在沸腾!
他迈开步子冲杀过去,但当匈奴骑兵见到这边的战旗后,误以为是援兵已到。就迅速聚拢,呼啸而去,片刻间就消失在少年的视线里。
少年没有追去,只管一路狂奔与汉军兄弟们会合。
终于冲到汉军阵前,少年将战旗插在地上,嘴角露出灿烂的微笑,终于算是找到部队了,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这种感觉真好。
突然,汉军兄弟们对着少年齐刷刷的跪了下去,高呼道:“拜见将军!”少年措手不及,连忙上前将为首的一名校尉扶起,道:“兄弟们快起来,折煞在下了。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伍长而已,担不起将军这个名头。”
一众兄弟在少年的劝说下站了起来,为首的校尉目光坚定的看着他说:“卑职李中宇,不知道将军怎么称呼?”
我摊了摊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叫曾啊牛。我真的不是将军。”李中宇有些不信,盯着曾阿牛腰间的将军剑看。他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我在战场上捡来的,我们将军的佩剑,只可惜,哎,我们营的兄弟们都没了。”
最后,在李中宇等几个伍长的强烈要求下曾阿牛成为了他们的将军。这批汉军兄弟也是在三天前那一战中被打散的。
李中宇,17岁,(比曾阿牛小一岁)身高176,长得比较英气逼人。使的一口精钢剑,名曰虎啸。武艺超群。来自大汉李家。乃飞将军李广之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