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航海日志FM全文阅读 > 第109章 327【青航首记】42《我们的新青航》

第109章 327【青航首记】42《我们的新青航》


327【青航首记】42《我们的新青航》(2014-05-1822:40:20)

【青航首记】42《我们的新青航》

烽轩艺

一直想好好定义一番我们,寻找一次相对完整的定位,认清现状的位置,才可以更好去寻找方向。

现在的新青航名义上总共还有14位成员。新青航从启航到如今也已经有七年多的时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陆陆续续,忙忙碌碌,磕磕碰碰,总算是乘着互联网的便利来到了今天。

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接下来我们要去哪儿?很多未来怎么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可惜距离我们一测,变得梦幻而不切实际。很多时候,我只好胡乱指挥,祈求不要走入死胡同。年轻是我们的资本,但不能成为我们犯错的借口。

年轻的我们身上有着很多前辈都有的毛病,也有着许多新时代的我们才有的独特的味道,好也不好,不好下定义。我多少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虽然有在努力改,但是懒惰便是懒得去改的。到最后最多就是一句,你知道的。或者,你懂的!

自我介绍是一种最基础的礼貌。但是这么久过去,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向大家正式介绍我们——新青航!

念头起源于2006年,启航于2007年,从《青春航线》走过来,最初是在自己的Qzone上面发表,那时候年轻气盛,思维也活跃,文字也算是比较多的。后来改版成《青航》但是不久之后便断更了。紧接着便是最初的团队各奔天涯,寻找自己的前程去。

直到某天我又头脑发热、心血来潮、灵感突发,终于蜕变成了《新青航》,但也只是一个空壳。有关于新青航的成长历程我讲过太多的版本了,可是到后来连我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有哪些是真正的,那些是虚构的。我也记不清当年年轻气盛的我们一脸稚气与坚决的模样了。

高中时候,学习的压力,以及身体出了很大的问题,但是幸好一直有苏丑丑、小杰、安格几个好朋友一直在身边支持我,虽然我也知道我一直都很懒,也很烂。幸好,我也通过那三年学会了自嘲,和面对嘲讽,谢谢陪伴我一路的伙伴们。

低谷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害怕面对不完整的自己。不敢出发。即刻出发,才敢说我曾经拥有过梦想。

后来忆璇和菘蓝加入团队,苏丑丑也在他们之前曾经加入团队内,当年的我希望她能够拯救我的。在她离开之后忆璇加入,并且逐渐成为我的左右手,现在更是团队的核心。

我有很多想法,但我还不会用,所以我也还不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我的那些东西,有用的没用的,都不知道怎么传达给大家,分享是一件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的事情。

首先你要有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分享,其次你还要学会怎么样有效表达,再次还有有可以分享和表达的对象。转头对影成空不是拜拜耗费那么多少心血吗?

再后来我来到大学。大家陆续加入。后来韩寒的《一个·one》火起来,我便灵机一动学着在Lofter上面开始弄现在的《新青航》(周刊版)。没想到居然就这样坚持了四十个星期。虽然过程并不怎么顺利,而且即使到现在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的。

我一直希望将【新青航】的团队分成三部分{团队部与企宣部}归为【团队与企宣部】,{编辑部与文字部}合为【文字与编辑部】,剩下的还不存在的{美术部与技术部}暂时合在一起【美工与技术部】。

团队部由烽轩艺主要负责,统筹全面工作。企宣部由忆璇负责,并协助日常运作。文字部由惑晓负责,主要负责内容积累;编辑部由执行主编拾年主持所有周刊发布工作。

文字与编辑部下分【文学组】和【影音图组】,文学组有大力猫和拖延患者负责,影音图组有忆璇和念夏负责。主要是希望通过分工具体一点提高大家的效率。

其实现在写文字真的是毫无章法可看,胡乱一通,然后凑了不少字数,随便粘贴上来,聊以自慰罢了。现在的我们懒得去思考和寻找那些纹路和轨迹,不讲道理就是现在的道理。

最后说一个是两大项目现在都还没有着落。一个【云资源共享】一个是【每月读一本好书推荐】。还有一个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试验在奋斗的是【长篇连载计划】,我已经在创世中文网上面写了三四万字。还在苦逼的努力着。看不见希望是因为你坚持还不够。坚持才能看到渺茫的希望,坚持下去才能够有希望。坚持不一定有“能够”,不坚持便什么都没有。

烽轩艺20140518

【团队:】

社长/团队执行总监:烽轩艺;

执行主编:拾年;

文字总监:惑晓;

企宣总监:忆璇;

流程总监:菘蓝;

项目总监:花静娴、麦心;

文字统筹:小洁;

责任编辑:清悠;

助理流程:小颖;

文学组组长:大力猫;

文学组副组长:拖延患者;

影音图组组长:忆璇;

影音图组副组长:念夏;

【志愿者团队还在不断招募中。期待你的加入!】

官方博客地址:http://qingway。lof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