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青航首记】34《读书:送东阳马生序》(上)(2014-03-2323:11:09)
【青航首记】34《读书:送东阳马生序》(上)
烽轩艺
在上周的【首记】里我说到了《伤仲永》,本周我们的主要内容干脆就全部用一篇古文,古代的励志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出自明初诗文三杰之一的宋濂之手。现身说法啊。
这篇古文,相信很多人都在读中学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悲剧,我背了好久都没有背熟。只是一直都还有一点点印象。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宋濂说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学习,但是那时候的自己家境很贫苦,根本没有任何条件可以学习,只好想办法向那些家里有藏书的人家借。然后回到家里自己亲手抄起来。并且按照约定借书的期限送还人家。
不得不说的是,宋濂家里条件还不是最差的,还有笔和纸,这已经很不错了。想想在那个时代,元末明初那是很糟糕的时代啊,乱世出人才。
宋濂是这样讲述自己抄书读书学习的,期间一个传世的桥段是:天气特别寒冷时,砚池中的墨水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对比一下现在的我们,条件好了,书多了,想看什么基本都能够找得到,反而很多人不再喜欢读书了,甚至厌倦书籍书本。读不进去。手不释卷的人,一生都不会过的太差。现在的我们基本都是“手不释机”,刷微博、刷微信、聊QQ、看新闻客户端、看视频、看小说,在该学习的时光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好好学习。浪费了国家许多的资源。而且还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许多不好的伏笔。
对比看看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反而知道珍惜,知道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都不知道,生活条件好了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了还是坏了。
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他们也成长起来,而且也还算健康的。现在的我们反而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的困扰。生活条件提高了,为什么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反而没有得到提高呢?
宋濂说自己到了成年时,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和他一同交流探讨,曾经就跑到百里之外的那些名人那里,手拿着经书向同乡的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而宋濂自己则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他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连宋濂这样的杰出人物,居然还说自己愚钝?那样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怎么活下去?这样的恭谦,才是做学问长本事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态度。
他当时这样表情神态举止,到了今天,一定会被人说他做作矫情虚伪之类的。信不信?要不还会被人说傻、天真、幼稚。
这样的问题还不会,怎么不去shi?白痴!
面对这些,今天设身处地想,若是你自己,你会怎么处理?如何应对?我觉得当时的宋濂应该也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的,只是时代的局限性可能没有像这样的措辞罢了,但当时的时代也会有属于他们的难听的话的。
本来想全文都写完的,可是看看时间看看字数,怕大家不会读完他,所以,本次只送上半截,剩下的文字将会在下周送上。万分抱歉。我现在也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做事态度。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加油!
烽轩艺20140323
附上一点东西:
创创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赏赏析
写作赠序,行文惯常的是先从作者与受赠者的关系或赠序的缘由写起。而《送东阳马生序》却一反常态。一开篇,作者便以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历练切入,又兼及有关对比,用种种具体实在的事实说话,深寓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告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年轻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从不同侧面,用多种表述手法,充分叙述和阐明了勤奋好学的重要性,以及应秉持的精神、态度。最后一个自然段,才简要说及题意:因为马生进见,又因为马生年轻善学,所以著文勉励马生。
这种别具一格的文章结构布局,可以说是先“宾”后“主”。“宾”,着力叙事说理、笔墨酣畅,因而水到渠成,可以自然过渡到“主”——惜墨如金地点明题意。
全文分三大部分,行文紧凑严密,前两部分是从对比中阐发主旨,后一部分扣紧赠序文体,说明写作意图。文章有情有理,不空谈,令人容易接受。第一部分是作者叙述自己的求学时期,如何不辞劳苦,不避艰险,不计客观条件,虚心求学的学生时期的情形。第二部分是批评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却不珍惜的人。第三部分是劝勉马生要珍惜好的学习条件,要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
【团队:】
社长/团队执行总监:烽轩艺;
执行主编:拾年;
文字总监:惑晓;
企宣总监:忆璇;
流程总监:菘蓝;
项目总监:花、麦心;
文字统筹:小桔子;
责任编辑:清悠;
助理流程:小颖;
文学组组长:大力猫;
文学组副组长:拖延患者;
影音图组组长:忆璇;
影音图组副组长:念夏;
【志愿者团队还在不断招募中。期待你的加入!】
官方博客地址:http://qingway。loft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