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毛泽东《贺新郎·赠杨开慧上阕》(1923年)
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是一群血性之人,这是一片多情之地,这是一座享乐之都,这是一个生机之世。
公元1999年10月1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那天,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心的橘洲公园,一个年轻人独立在1925年毛泽东昂首挥毫作词《沁园春·长沙》的地方——橘子洲头,一边低声吟颂着这首千古绝唱,一边两行热泪潸然而下。远眺眼前风景,巍巍岳麓山、滔滔湘江水、繁华长沙城,“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伟人当年眼中的节令气候与风物视野。
而与此同时,年轻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与现在的蹉跎年华,“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正好符合他目前的心态与哲思,并激发起他的一腔豪情与斗志来。
那就是,自己何时才能“鹰击长空”?到哪里去“中流击水”?
眼看旧千年即将过去、新千年马上到来,自己的美好青春时光难道就这样平平淡淡、毫无奇迹地捱过去了吗?
他喟然长叹一声。
是啊,他想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人正处在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青春韶华岁月。他身材中等,长相高俊,倒也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斯斯文文,典型的南方小伙。但有时眼光犀利、锋芒尖锐、霸蛮血性,让你能看到他的大胆与倔强。
他的大学同学、青年作家柒零零曾撰文这么评价他:
姚湘是正宗的三湘四水人士,老家在湖南西北部一个山区县的小镇,打一出生即受到湖湘学派、岳麓文化传统的深厚浸汥,形成了“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心怀天下、建功立业、报效社稷的远大抱负;而且,爱吃辣椒、爱喝白酒、爱打抱不平,心直口快,风风火火,吃苦耐劳,做事既认真又迅速,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头。
姚湘具有英雄情结和浪漫情怀。他酷爱读书,十分喜欢了解毛泽东、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王夫之、诸葛亮、朱元璋、刘邦、秦始皇等中华历代伟人的事迹、著作、思想,爱读《东周列国志》《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厚黑学》等古典书籍,爱读柯兰道尔、克里斯蒂、狄公案、包公案等侦破小说,爱读弗洛伊德、荣格等现代大师的心理学著作,还爱读韦尔奇、巴菲特、艾柯卡、卡耐基等西方人的经营管理、待人处世之类社科畅销书,这便使他打下了广博而丰富的古今中外百科知识基础。
姚湘还兴味广泛、热情洋溢,喜欢看电影、逛商场、演说、唱歌、运动、打牌等,爱独自进行,也爱群体参与,认为各有各的乐趣和收获。比如,他爱看电影,认为看电影是立体阅读,或者单独看,或者邀请朋友、同事们一起看,国产片买碟,在家里慢慢品评;西方大片则去影院看,觉得那样有效果;又爱逛商场,认为逛商场是动态阅读,因为商场是买卖最直接的场所,而懂得花钱才懂得挣钱——同样,个人逛与大家一起逛,会各有所得。
他的演说受到列宁、丘吉尔、李燕杰等人的影响,充满激情,活力四射,思维开阔,很有煽动力,自然也很能发生作用,这亦是他个人魅力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喜爱球类等各种运动,还多次去军营参加半军事训练,尤其酷爱打靶,命中率很高;喜爱唱歌,什么蒋大为的、李双江的、何纪光的、阎维文的、屠洪刚的,声音高亢嘹亮,很能感染人——当然,运动、训练也好,唱歌、卡拉OK也好,既可以单独去,也可以几个人同去。
姚湘喝酒有自己的原则,即许多人在一起聚会时就尽量不喝,保持个人的理性,希望别耽误了重要事情,别破坏了自己形象;而若只有三五人凑一小桌,就不妨豪饮一番,非常爽快。在他看来,到卡拉OK吼一嗓子、喝酒聚餐举杯对月,以及打打牌赌点小钱,是一个单位领导与同事之间加强凝聚力的三大主要形式之一。
姚湘是一个很时尚、新潮、与时俱进、懂得变化的人,在数年后经济收入方面大为提高、物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他对服装、鞋帽的颜色、款式、搭配非常注重,穿衣服很讲究,包括很爱玩车、手机、住房及办公室的装修、摆设等,都是最高档、华丽、新颖、奇巧的种类,永远保持朝气蓬勃,充满青春阳光。
姚湘是一个天生就头脑灵活,擅长做买卖、搞经营,商业意识很强的人。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早在上小学时,突然有一天,那还是一个才10来岁的少年,姚湘就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善于宣传与推销,嘴皮厉害,讨价还价非常精明,也喜欢推销这种行当。像战国的范蠡一样,他应该是很适合从事货殖业的。而且,他的父母、老师也肯定了这点。只不过,他后来上大学时却选择了新闻专业,毕业后参加了媒体工作,自己多少还有一丝遗憾:怎么当初不考虑读商业营销或者企业管理之类的学校呢?
应该说,姚湘是这么一个人: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人的果敢,还有商人的活络。
姚湘就是这样一个才能全面、优点很多的人,所以在本单位成绩突出、表现卓越,本来是很好的了。可他偏偏又是一个充满野心、不安“本分”的年轻人。他曾经很喜欢读法国19世纪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红与黑》,对其主人公于连非常佩服。平民出身的于连,从小不满现状,目光远大,幻想做个拿破仑式的叱咤风云的历史英雄人物,并利用种种机会向上努力,最后差点成功。姚湘很希望自己也能做个像于连一样的人,人生宁可风雨如磐,也须切忌平淡无味。
眼看再过两个月人类世界就要进入下一个千年了,眼看再过几年自己就该“三十而立”了,而新中国也已经年过半百了,可姚湘总觉得自己仿佛还是两手空空、一事无成,渴望建功立业的他,内心难免不焦灼,不动荡。
尽管姚湘豪情万丈、满腹才情,但数年来他却只能在地方行业小报里静静地、默默地奉献着,一直苦苦地等待着。他在等待着一个最佳的机会,他在盼望着能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他在寻找着他的“第一桶金”……
2
有句老话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姚湘很快就时来运转了。
就在姚湘去到橘子洲头“发思古之幽情”“念天地之悠悠”之后返回报社,按部就班照常工作不久,他便招上“桃花运”了,进入他人生情感道路乃至事业发展上的“第二春”。
因为他很快就认识了唐笑笑,笑笑又把他介绍给了罗金川。2000年销售人合药品“除血净”不但让他发了大财,还引起了人合老总严筱刚的注意,并亲自来到长沙,邀请他去公司总部工作。
如果说2000年是姚湘非凡人生的开端,那么,2001年是姚湘的又一个非凡之年。
自从那次严总来到长沙,表示欢迎姚湘去天津工作以后,2001年初,他又多次安排秘书赵鲜芸给姚湘打电话(她那动听的声音常常让姚湘心摇神驰),甚至他本人还亲自打给姚湘,热忱邀请姚湘加盟人合,频频抛来橄榄枝,大有求贤若渴的架势。
姚湘一直没好给妻子唐笑笑说,他的内心像哈姆雷特王子一样颇为矛盾:“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难题。”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给严总提了几个管理、销售上的合理化建议,严总欣然采纳之,并确实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也使得严总对他的才干更为欣赏。
到2001年2月初,农历蛇年开春时节,随着药品市场价格的巨大改革、剧烈动荡,人合的生死存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部门与人员被裁撤,不少高管纷纷跳槽或改行,加上财务不断告急,搞得老总严筱刚焦头烂额。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将局面勉强支撑了下来。
这天,严筱刚又给姚湘打了个电话,给他介绍了目前的形势与困难。其实,这些情况,在媒体工作并参与药品销售的姚湘亦略有了解。
严总说:
“2000年11月28日到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历史上非常重要、著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200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2001年经济工作部署作了重要讲话。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一年。特别是2001年7月1日,将要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伟大日子。为了向党的生日献礼,国家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减轻老百姓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回报社会、繁荣市场的积极政策。特别是在群众最不满意的医药、住房、教育、就业与再就业等领域。在此次会议上,上述内容便是一个重点。
“也正是在2000年11月2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三令五申之下,国家有关领导部门针对人民群众看病贵、买药贵的老大难问题,可以说下了很大的决心、狠心,决定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还广大消费者与患疗者以实惠。于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执行,开始新中国第一次药价大改革。
“从2000年底到2001年初,《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和改进药品管理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先后颁布,政府定价药品目录、药品政府定价办法、药品差比价规则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所有西药、中成药、中药,包括处方药、OTC药,都有程度不等的大幅降价。据统计,2001年全国药价比上年同期总体下降5%左右,部分药品下降了20%到50%,个别药品甚至下降了80%到90%。
“从此时短期来看,老百姓确实得到了大量实惠,看病买药少花了不少钱,一时间感谢政府的歌颂之声不绝于耳;而对于数以千计的国内药厂、药企、药商来说,则叫苦不迭,此番改革实在不亚于刮过一场15级台风,或者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猛烈寒潮。”
国家这么做,既有利又有弊,一则确实惩治、清除了医药行业的一些投机取巧、大发横财的不良分子;可是,“一刀切”之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许多奉公守法、质优价平的产品与企业也稀里糊涂地跟着遭殃受苦,乃至折戟沉沙。有时,一封夸大其词、捕风捉影甚至是栽赃陷害的匿名举报信,都可以毁灭一个药企。这就弄得大家更加杯弓蛇影,惊慌失措。药价大降,利润大跌,收入大减,他们的日子越来越捉襟见肘,大多数企业只好靠吃老本,勉强维持生存。有些厂家与公司的药品因为降价太多,甚至连成本都捞不回来,于是全线崩溃,只好宣布破产、倒闭,或转行或被收购。据说仅2001年内,全国就有数百近千家药企猝然、黯然消失在了茫茫人海当中。
就连赫赫大名的天津人合药业集团公司,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拳头产品“除血净”从每盒48元钱降低到了25元钱(因为无利润可赚,姚湘在湖南也没法再代理销售“除血净”了),而另一著名产品“心康复”更是从每盒36元钱降低到了区区5元钱!人合在2001年全年只好靠追讨往年欠款苟且度日。好在公司基础雄厚、树大根深,这才坚持没有倒下去。
中国药企顿时集体陷入“严冬”!
但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对真正的人才与优秀的企业而言,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有大量的机遇。药价大减,导致中国的医药企业重新洗牌,另起炉灶,再张旗鼓。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各民族药企采取了种种积极应对措施,进行大力改革与整顿,如裁撤冗员,节省成本,加强管理,规范体系,拓展销售网络,重视公关与宣传,提高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完善服务等,在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整个药业风雨前行,弦歌不息。
严总说:“在困难中也孕育着生机和新的希望。如今公司管理层人员大量走失,许多工作没有人做,也正是你的用武之地、用武之时啊!”严总的言下之意是,姚湘若是来了人合,只要干得好,自己完全可以给他不断升官,升很大的官,让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大量建树功勋的机会。
说得姚湘很有些心动。
严筱刚继续给姚湘分析说,中国目前的药价虽然略高,但与国际上比还是偏低的,所以应该很快又会慢慢涨上去。而处方药中的利润之大、效益之好、收成之佳,姚湘在经过1年多的参与销售之后,也应该是非常明白的。再说,中国人的健康(包括身体与心理两方面)投入,与整个国家的GDP根本不成正比,还是明显超低的。应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越高,健康方面的消费比例也要更加高才是;而吃、穿、住等消费还只是低层次的。随着中国GDP与国民素质的提高,医药行业的产值也会大力增加。也就是说,中国药企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药品的生产与销售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姚湘听了更加“心有欢欢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