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恐怖灵异 > 鬼医金匮全文阅读 > 第3章 进宫

第3章 进宫


紫哀殿上,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篮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吞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王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太宗皇帝赵光义坐在紫哀殿的龙椅上,受百官朝贺。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普、参政王炽出班奏曰:“有八百里加急边关奏报。”

八百里加急,边关难道出事了,赵光义想着这次的战争是他先挑起的,都是胜券在握的事,怎么会出纰漏。就连下面的大臣都议论纷纷,讨论着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呈上来。”赵光义向下面摆了摆手,一旁的太监下去将奏折捧起,恭恭敬敬的递给了赵光义。

赵光义翻看着手中的奏折,果然事情有变。赵光义目光向下一望,原本切切低语消失不见,赵光义威严的声音在整个大殿回荡:“又是辽军侵犯,不知众位爱卿有何高见。”征辽之事只有他和赵普知道,当初没有公布与众就是怕这些大臣反对。不过现在考虑的不是这些,还是先想想退敌之策。

“皇上,辽军如此猖狂,也太不把我大宋天威放在眼里了,辽军这次来势汹汹,如果没有陛下御驾亲征,恐怕无法平惜战火。”赵普上前一步向皇上行了一礼,将自己的建议说出,下面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臣复议。”

“众爱卿所言甚事,朕决定挥师北伐。”赵光义点头赞许了赵普的提议,“如此甚好,朕也是这么想的,那么大家想想派谁和朕一起出征呢?”赵光义威严的目光扫过下面的群臣,群臣在一接触到赵光义的目光后纷纷低头,只有赵普与赵光义此时目光交汇,赵普了然的一笑,皇上这次御驾亲征已经蓄谋已久,自然不用他费事太多。

“臣举荐一人可与皇上一起出征。”王炽也是上前一步向赵光义行礼,此时赵光义已经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先前与赵普对视一笑的目光早已收回。

“何人?”

“枢密曹刿。”王炽这句话说完之后下面的大臣纷纷议论,曹刿,正是现在正得宠的曹贵妃的哥哥,乃是当朝中最具军事天才的一位人物,按理来说王炽举荐曹刿本是极好的一件事,可是曹刿在军中素来独断专行惯了,现在皇上亲征,王炽举荐他,不是让皇上难堪吗?

赵光义沉吟半晌,这次计划虽已万无一失,可要是有曹刿一起出征的话,把握也更大一点,不过就是……

“皇上,这次御驾亲征本来就是要抽调各府各州的兵马,曹枢密素来有鬼将之才,这次正好陪皇上出征,也能博得封侯拜相的机遇。”赵普目光直视宋皇,示意宫中还有那位不安分的曹贵妃,这次大约能一并解决了。

“好,各位爱卿还有没有要举荐的人?”赵光义笑眯眯的看着下面的群臣,除了那几位平时常常奏事的大臣,剩余的几十位就好像木头一样站在殿内。

……就在群臣将这次征辽从各府各州抽调的将士人员商量的差不多的时候,一位身穿蓝色御史品阶服饰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上前一步说道,“并州府衙御史有事启奏。”

(注:御史,宋朝官员的一种制度,御史为皇上钦点给各府各衙的监察使,平时这些监察使都在京城中居住,可直接上朝面见皇上,如果各府各衙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比如山洪海啸,地震旱灾之类,不用通过三司六部审核可直接上报皇上。)

“启禀皇上,并州百姓发现一种奇花,可引来天降祥瑞。”并州御史说完之后一直抖抖嗦嗦的跪在那里,群臣此时纷纷在议论并州御史所奏是否属实。

“哦,不知是何物?”赵光义似笑非笑的眼神盯着跪在群臣里极为显眼的并州御史。

“鹤墨玉兰。”

“嘶~”

并州御史的话刚一说完就传来群臣倒吸冷气的声音,鹤墨玉兰,这种兰花对于大宋朝的子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鹤墨玉兰在民间被传成上天派来的使者,它能给人带来吉祥的祝福,虽不及传说中的祥瑞麒麟,但也差不离了。

“哦,鹤墨玉兰可是及其难以移栽成活,并州府台有心了,不过还是不用挪移这鹤墨玉兰了,省得劳民伤财。”赵光义听后并未对这种天降祥瑞之事放在心上,不过一边的宰相赵普却在那转着眼珠子也不知在想什么。

“皇上,如果能有鹤墨玉兰这种天降祥瑞之花助其军威的话,这次征辽一定会大获全胜。”王炽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开口反对赵光义的话了,虽然说的及其委婉,可还是听的赵光义直皱眉头。

“皇上,王参政所言甚是,如果皇上怕劳民伤财的话可以请浮生山庄的庄主杨林来栽培鹤墨玉兰这种奇花。”赵普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口堵住了欲要发怒的赵光义,赵光义看着赵普向他示意的眼神,虽不明白赵普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压了下去,而王炽丝毫不知道就在这一瞬间赵普救了他一命。

“宣杨林进宫。”

赵光义说出这句话之后下面又恢复了议论纷纷的声音,这杨林虽然不是什么在朝官员,但是曾得到宋皇赵光义的特许可以自由出入内宫,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杨林是个花匠,虽只是一个小小的花匠,可是却对这世间不管是什么品种的花卉都了如指掌,如今听到皇上要招杨林进京,下面的官员虽有不满,可也不敢直接表现出来。

宋皇赵光义与下面的朝臣商议了许久政事,直到日上三竿,小太监照例问出那句:“有事回奏,无事退朝。”而众大臣今天的朝事也商议的差不多了,该解决的也都以解决了,解决不了不能当面说的也都递了折子,所以在小太监一声“退朝。”之后,众位大臣纷纷下跪行礼口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后赵光义挥了挥手起身向后殿行去,而众大臣也纷纷打道回府。

赵普回到府之后,亲点起了这次的行军事宜,当翻到这次随行的军医名单,发现人数不够,打算暂时用太医充数。

被丞相这样一抽调,太医院的太医明显就不够用了,金太医借着这次太医院大幅度的人员调动,打算让他侄子进宫当药童。

太医院……

“侄儿拜见叔父。”太医院的花厅下站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向上首那位穿着太医朝服的太医行礼。

“好,好。不知你父母最近可好?”金太医看向厅堂中的少年不段点头,他这侄儿自小聪明,三岁就能熟读《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皇帝内经》等。七岁敢给人扎针行药看病,八岁那年随兄长度海远洋,去过欧洲几十个国家,直到去年才回来。可以说他的见识现下已经不下于自己,甚至已经超越了自己。

“家父家母一向安好,多谢叔父挂念。”那少年重怀中掏出一个木匣超上面做这的金太医递去,那金太医看到那木匣愣了一下,那少年急忙向自己的叔父解释。

“这是上次叔父要的千年雪参,家父多方寻找也只找到这些。”金太医哆哆嗦嗦将木匣,果然是上等的千年雪参。

“兄长有心了,这事我只跟他提了一下,他便记住了,不过这雪参极为稀少,更别说那千年雪参,要不是我最近新研制的方子须要它做药引,可皇宫又找不到,才拜脱兄长留意的。”金太医见自家侄儿不解的目光,也是向他解释了自己要研制新药的事,反正这事在皇宫中也不是什么大秘密,看那少年站在那花厅良久,想必也很累了,不由挥了挥手,吩咐一声,“好了,你下去吧,这皇宫很大,记得不要乱跑。”这金太医也知道皇宫很乱,深怕自家侄儿刚进宫就得罪什么权贵,也是小心叮嘱道。

金匮走在宫道之上,这已经不知道是金匮转过第几个门之后地宫道了,总之金匮迷路了,以前常听人说皇宫有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屋,金匮一直以为这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他曾在海外大陆游历时也未曾见过像皇宫这么豪华地迷宫。

没错,是迷宫,金匮在刚进宫不久是就看过这整个皇宫地格局了,确实是个迷宫,虽然皇宫地屋舍并没有传说中地有九百九十九间半,不过那种奇特地风水格局却使原本看起来不足百间地宫殿藏于这里,使得皇宫看起来大气磅礴犹如真的有九百九十九间半屋舍一样。

那是,金匮盯着面前宫墙之上被人刮去地印记,印记很新,甚至可以闻到那原本地血腥味,不过那令人作呕地尸腐之气已经在阳光地照射之下变得很淡,快要消散了。

想不到这里居然也会有这种东西,金匮笑着离开了此地,不知何时他地衣袖之中飞出一只血色地嗜血蜂,那嗜血蜂是金匮故意放出来追踪那沾染过这宫墙之上原本地血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