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萧从杨先生那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r
时近月末,空中月光也是晦暗不明,一道月牙挂在半空,空中群星闪烁,习习凉风吹过,远处房舍之中,隐隐透出点点灯光,树影重重,空气中充斥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r
手里小心翼翼的捧着书册,于萧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杨先生借给自己的并不是什么科举出题所采用的四书注疏之类,而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一本经典之作。r
南华经。r
南华经为传世道家三经之一,却并非科举出题的范围,被那些文人当作阴阳玄学之类的杂书。在南阳书院中,也只是置于书库之中,勉以充数。只是杨先生赠与于萧的这本南华经,书页已经被翻得很旧了,显然经常研读,并不像那些书生,只是把经书摆在书架之上,闲暇无事之时借以谈玄。r
“有上进之心是好的,不过上进心过重,就容易偏激,投机钻营,才华再高,也只是一个骨子里透着卑微的小人,南华经虽然并非科举经典,却是调心入静的上佳之选,什么时候你心彻底静下来,不再在乎名利之时,才可钻研真正的经世之学。”r
赠与于萧经书之后,杨先生在于萧临走之时,语重心长的向于萧说了这么一番话。不过这一番话倒是让于萧有些糊涂了,难道大家读书做学问,天不亮就起床,大清早的来书院受罪,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金钱名利吗?难不成大家都想错了?r
本来,于萧想向杨先生问清楚的,只是最后,见杨先生露出了疲惫之色,也就把这些疑问咽了下去,埋在了心底。r
每月的月末,于萧都会回家一趟,把一月的工钱拿回家给母亲添补家用,而这个月,不只是王总管良心发现还是怎么的,居然没有克扣工钱,比平日里多出了十几文钱,让于萧高兴了好一阵,便在城中买了一点糕点,三十日下午的时候,于萧把事情交代完,揣好银钱和糕点,也就出城,向曲水镇的老家走去。r
曲水镇离河阳县城有二十余里,大路沿曲水河蜿蜒而行,倒不用担心迷路,路上还经过一个几里方圆的小湖泊,有些好事的文人墨客在湖中游览之后,见湖水清澈见底,青天白云倒映其中,波澜不兴,湖面光滑如镜,特题名为明镜湖。r
不过于萧更留恋的不是什么水天一色,清风明月的美景,而是湖边游弋的三寸来长的银色小鱼,肉质细腻,吃起来很是适口,于萧小的时候,父亲还带于萧到湖边捕过鱼,初尝那种小鱼时鲜美的味道,也成了于萧心中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r
只是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r
午后的天空中,铺满了厚重的阴云,天地之间,都变得有些昏暗起来,充斥着一种沉闷的气息。曲水河中,河水缓缓流过,河边的芦苇一动不动的站立着,水面上,不时有几条银色的小鱼跃出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r
于萧在土路上走着,心中有些焦急,这次出来的急了,竟是忘了带伞,摸了摸背上的包袱,其中有给母亲买的糕点,还有杨先生送给自己的经书和裱起来的字,要是被雨淋透了,那可就让于萧后悔都来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