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鬼谷子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39章 中卷(18)

第39章 中卷(18)


解缙一看这下可坏了,万岁爷一旦动了怒,可不是闹着玩的,所谓“伴君如伴虎”,要是把皇上惹恼了,自己可就是惹火上身了。为了平息皇上的不平之气,他就对着朱元璋的背影轻松悠闲地吟了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

金钩一抛影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

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一听,顿时一腔怒气全跑到爪哇国去了,还连连夸赞解缙是一个奇才。

面对如狼似虎、喜怒无常的皇帝老儿,解缙运用的就是“谀言”,只不过他还善于在这“谀言”上包裹一件高雅、自然的外衣,从而在“私自涂掉皇上笔迹”和“钓技远在皇帝之上”两件事上,以炉火纯青的“拍马屁”法,举重若轻,将这两道难题立竿见影地给化解了。这足以表明他灵活机智、文思敏捷,善于把握进献“谀言”的时机与方式,才得以让朱元璋每一次都能转怒为喜,这不可不说是运用“谀言”的高境界。

子贡见人说法变五国命运

见人说法,本是佛教用语,意思是要佛教徒见了人就要讲解佛教的法术。此处我们借来说明游说者在游说他人时,要视对方的情况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游说方法。故鬼谷子有言:“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确实是对游说中语言技巧的经典总结。

春秋时,田常担任齐国司尉(武装部队总司令),一朝大权在握,便想犯上作乱。但又顾虑到本国的高固、国佑、鲍叔牙、晏婴等几位大臣反对,于是,他想了一个计策,调动全国的武装力量去攻伐弱小的鲁国,打算在战争中相机行事。

年迈的孔子得知此事后,便着急地对他的弟子们说:“鲁国是咱们的故土,那里还有咱们的父老乡亲,现在齐国要征伐我国,你们为什么不为国效劳,出面制止呢?”众弟子闻言,便纷纷要求前往,先是子路,后是子张、子石,孔子都没有同意。最后子贡要求前往,孔子便答应了。

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为其字,是卫国人。他博闻渊识,很有辩才,还擅长做生意,家财万贯。孔子深知他有纵横捭阖之才能,必可不辱使命,才把拯救鲁国的重任托付于他。

(53 孔子讲学图)

子贡先到了齐国,请求拜见田常。田常听说孔子的高足要来求见自己,便准许入见。子贡一见田常,便叩拜进言:“司尉啊,您要征伐鲁国,实在是犯了一个大错误!鲁国哪里是齐国的对手?鲁国的城墙低矮而不牢固,鲁国的土地狭小而不丰腴,鲁国的国君愚蠢至极而不仁义,鲁国的大臣个个都自私而无用,鲁国的军民又都厌恶用兵打仗,这样的国家和军队是不堪一击的,您打它又有什么意义?依我看,您还不如去攻伐吴国。吴国恰巧与鲁国相反,吴国的城墙高大而牢固,吴国的土地宽广而肥沃,吴国的国君明智而讲仁义,吴国的大臣个个忠心耿耿又大有用处,吴国的将士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而又受过严格训练的,这样的国家才值得您去攻伐并且胜利后大有意义。”

田常一听,脸色大变,愤怒地说:“先生你不是弄糊涂了吧?你认为困难的,在一般人看来是容易的;而你认为容易的,在—般人看来是困难的。你这样劝告本官,该不是别有用心吧?”

子贡脸不变色心不跳,不慌不忙地接着说道:“将军请息怒,请听我为您仔细道来。我听说一句名言,‘国内有忧患的时候,要去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时候,要去攻打弱国。’现在您如果想通过攻打弱小的鲁国来扩大齐国的疆域,当然容易获胜。然而,‘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打了胜仗之后的齐王一定会更加骄傲,而攻城掠地之后的大臣也必然会自以为是,这对首立战功的您会有什么好处呢?您不仅不能因为有了战功而封爵加禄,反而会日益与齐王疏远。您上使齐王骄横,下使群臣放肆,那么,想要成就大事就困难了。因为齐王骄傲就会放纵不羁,群臣骄傲就会互相争斗。这样,您上与齐王有矛盾,下与群臣有摩擦,那么,您在齐国的地位不就岌岌可危了吗?所以我建议您不如去讨伐吴国,因为吴国难以取胜,让将士们大批战死在疆场上,让朝廷的大臣们纷纷奔赴前线。这样,朝中没有强臣与您抗衡,国内没有下臣指责您的过错,到那时,能够制服齐王而控制齐国的,除了您以外,还会有谁呢?”

田常一听,恍然大悟,连声叫好。但他又担心地说:“可是,本官已放出风声派兵到鲁国去,如果离开鲁国转而去进攻吴国,难免会引起大臣们的怀疑。先生您看如何是好?”子贡说:“这有什么难的呢!您现在先命令将士们原地待命,我马上去见吴王,让他派兵来救鲁国,这样,您再让齐军前去迎战。”田常同意了。

子贡来到南边的吴国,对吴王说:“臣听说:‘王者有德行而不绝后于世,霸者有威严而不会遇强敌’;‘两边各有千钧的重量,但只要在一边加上一铢的重量,秤杆就会向那一边偏移。’现在力量强大的齐国,却要夺取弱小的鲁国,之后一定是与强大的吴国争霸,臣私下为大王您担忧啊!如果您能派兵去救鲁国,那么既可以借此扶助弱小的友好邻国,又可以打败残暴的齐国,还可以慑服强大的晋国,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利益吗?您这样做,名义是去救即将灭亡的鲁国,实际上是削弱强大的齐国,使您在称霸的道路上又少了一个强大的障碍。想必聪明的大王您对此是不会有什么怀疑的吧!”

吴王说:“您的主意倒是不坏。只是寡人曾经和越王打过仗,并在会稽灭掉了越国,现在越国上下正在加紧训练军队,有向寡人报复之意图。等寡人讨伐了越国以后,再按照先生您的意思去做吧!”

子贡又继续劝道:“越国的力量不如鲁国,强盛也不如齐国。大王您如果坐视齐国去进攻鲁国而不救,那么,等您打败越国时,齐国已经把鲁国给吞并了。况且您现在正好可以用救援弱国来树立名声,如果您进攻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那就称不上勇敢。勇敢的人从不回避困难,仁义的人从不放弃盟约,聪明的人从不失掉时机。现在大王您暂时不进攻弱小的越国,可以向天下的诸侯显示您的仁义;而为了拯救弱小的鲁国去攻伐齐国,还可以威胁强大的晋国,这样,诸侯就会相继来朝拜大王您,您的霸业由此就可以成功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大王您担心越国威胁的话,臣请求到东边面见越王,让他派兵跟随大王出征;这样做实际上是挖空了越国的兵力,而名义上却是追随诸侯讨伐不义的齐国了。”吴王一听此话,非常高兴,马上便派子贡到越国去。

越王听说子贡到来,立即派人清扫道路,并到郊外迎接子贡进城,还亲自护送他到国宾馆下榻,然后问他:“咱们这里是蛮夷小国,大人为什么屈尊光临呀?”子贡客气道:“大王过谦了!事情是这样:现在鲁国遭到齐国的进攻,在下奉孔子之命前来求救。在下已说服吴王去讨伐齐国而拯救鲁国,但他似乎有点担心贵国的报复,声称:‘等寡人打败了越国再去救鲁国’,看来,他攻伐越国是必然的了。再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报复别人之心而被别人怀疑,这是很愚蠢的;如果想报复别人而不小心让人知道了,这是太大意了; 如果事情还没进行,却先将风声透漏了出去,那就危险了。这三种情况都是办大事的祸患哪!”

越王勾践跪在地上向子贡拜了两拜,叩谢说道:“太感谢先生的指教了。寡人曾经自不量力,与吴王打仗,结果在会稽导致全军覆没。今天想起来还悔恨不已。现在寡人每天食不饱腹,寝不安宁,恨不能与吴王先战而后死,这样了结寡人平生之志愿。”于是再向子贡求教。

子贡向越王分析说:“吴王这个人,为人凶狠残暴,群臣都不堪忍受,国家也因为他连年发动战争而穷困凋敝,土兵们也极为不满,百姓们也怨恨朝廷;而朝中奸臣当政。如果大王您现在真的派兵去帮助他攻打齐国,可以消除他的疑虑;那么,他一定会放过贵国而去征讨齐国。如果他打败了,那是大王的福分,因为不用您动手,就达到了灭掉吴国的目的;如果他打胜了,那他一定会继续同晋国争霸,在下马上去拜见晋王,请他协助大王您一齐讨伐吴国,这样,就一定能打败吴王,实现您的梦想。”越王也非常高兴,同意按照他的计策行事。同时赠送给子贡一百镒(每镒等于二十两)黄金、一把宝剑、两支长矛。子贡婉言谢绝,辞别越王又转回到了吴国。

他再次拜见了吴王,并向吴王汇报说:“臣已恭恭敬敬地将大王的话转告了越王,越王显得十分害怕,说:‘鄙人十分不幸,很小时就失去了父亲,长大了又自不量力,得罪了吴王,导致越国的军队大败,自己甘受其辱,栖身于会稽,国家也沦为废墟荒原,幸而得到吴王的恩赐,才使鄙人没有最后失去宗庙社稷而有供奉祖先之地。大王的恩德,鄙人至死也都难以忘怀,哪里还敢图谋不轨呢?”’吴王听后,沉默不语。

过了几天,越王派大夫文种前来叩见吴王,文种拜谢说:“东海役臣勾践的使者文种,拜见大王,并问候各位大臣!现在听说大王要复兴大义,诛强救弱,征伐强暴的齐国,以安抚周天子的宗室,勾践请求带领敝国的三千名士兵,跟随大王出征。勾践本人愿意亲自披坚执锐,作为先锋,首先迎受敌人的箭矢弹丸,所以,特派贱臣文种,向大王献上祖先珍藏的盔甲二十领,还有罕见的屈卢铁矛和步光宝剑,作为大王的军需之用。”吴王大喜,便将情况告诉了子贡,说:“越王准备亲自跟随寡人去进攻齐国,先生您认为可以吗?”子贡说:“不可以!大王您带走了越王的全部士兵,使越国成为了一个没有战斗力的空国,还要让人家的君王跟随您去作战,这是不仁义的。您可以接受他进贡的礼物,同意他的军队随您出征,但应该谢绝越王跟随您作战。”吴王一听,此话也有道理,便谢绝了越王的请求,集合全国九郡的大军前去攻伐齐国。

子贡见吴国的军队已出发,便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吴国来到了晋国。他拜见了晋国君王,说:“臣听说:‘一个君王如果事先没有周全的考虑,就无法应付突然的事变;如果事先没有仔细分析彼此的军事形势,就不可能战胜敌人。’现在吴国即将要与齐国打仗,如果齐国打败了吴国,越国必然会随之大乱;但如果吴国打败了齐国,吴国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晋国了。”晋君听了很害怕,便请教子贡:“先生认为应该如何对付?”子贡说:“大王可以修造武器,休养士卒,加强戒备,作好同吴国打仗的准备。”晋王深表认同,子贡这才离开晋国,回到了鲁国。

结果,吴军和齐军在艾陵交战,齐军大败,吴军俘获了齐军七个将军率领的士卒。但吴王并不收兵,又去进攻晋国。齐、晋两军在黄池相遇,随即交战,晋军勇猛攻击,吴军大败。越王听说后,立刻渡江袭击了吴国。吴王接到战报后,马上率师返回吴国,吴军与越军在五湖相遇,打了三仗,吴军都遭到失败。吴都城门最后失守,越军包围了吴王的宫殿,杀了吴王夫差和太宰嚭。越国灭亡吴国三年后,在诸侯中称霸了三年。所以,子贡此次出使四国,既保全了鲁国,搞乱了齐国,又灭掉了吴国,巩固了晋国,最后使越国称霸一时,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命运,而他所凭借的只是自己一张利口,其手段不外乎以名利诱之。难怪子犹先生赞曰:子贡先生“真是纵横之祖,全不似圣贤之风”。

庄子论剑谏文王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公元前298一前266年)有一段时间非常喜好剑术,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王宫内供养有300多名剑客,昼夜在他面前表演击剑。一年下来,剑客死伤的就有100多人。

乐在其中的赵惠文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过错,依旧命令剑客相互争斗,以取悦自己。又过了数年,剑客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同时,由于赵惠文王沉迷于剑术,荒废了国事,眼见赵国一天天衰落了下来。

其他的诸侯国见到赵国的衰落,觉得有隙可乘,便都想落井下石,趁机吞并它。

太子悝看到自己的国家沦落到如此地步,便召集左右的人宣布:“有谁能够说服国王,使他停止观看击剑,我便赏赐他千金。”

左右亲信却异口同声地对太子悝说:“庄子可以使国王命令剑客停止击剑。”

太子悝久闻庄子之名,又见左右一致推荐庄子,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便立即派人带着千金去请庄子。

庄子辞金不受,和使者一起来到赵国。

太子喜不自省,亲自出门迎接,以上宾之礼接待他。

庄子对太子说:“太子有什么事指教于我呢?”

太子回答说:“听说先生睿智聪明,才奉送千金。先生却不肯接受,我怎么敢有劳您呢?”

庄子说:“听说太子请我的目的,就是想让我劝国王放弃他的喜好。假使我向上劝谏大王,违背了大王,不能成功,下又不能迎合太子的旨意,就会被处死,那么要千金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上能说服大王,下能迎合太子,那时我要求什么,还有什么不能得到呢?”

太子见庄子这么说,也就不再提起奉送千金的事了。于是便对庄子说:“大王所接见的,都是剑客,你怎么才能够见到大王呢?”

庄子回答道:“我扮作剑客就可以了,因为我也会用剑。”

太子说:“国王所接见的剑客,都是帽子低垂,冠缨粗实,蓬头垢面,穿着短小的衣服,怒目圆睁,出口相互谩骂,这样国王才喜欢。如果您穿着一身儒服去见国王,恐怕不太妥当吧。”

庄子便对太子说:“那就请您准备好剑客的服装。”

太子准备好服装,庄子穿上后,便同太子一起去宫内见惠文王,国王拔出宝剑来等待着庄子。

庄子昂首挺胸,走进殿门,见到惠文王并不下拜。

惠文王问道:“你有什么话可以指教我?”

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客,所以以剑术来与大王切磋。”

惠文王说:“你的剑法有何独到之处,怎样能够制服对手?”

庄子说:“我的剑法,十步以内便可击败对手,横行千里不会受到阻拦。”

惠文王听了,高兴地说:“这么说来,您是天下无敌了。”

庄子说:“用剑的方法应先示以虚空,给人以可乘之机,而后抢先出手,制服对方。请大王允许我试一试。”

惠文王说:“请先生先到馆舍休息,等我安排好击剑比赛,再来请先生。”

惠文王让选出的剑客持剑侍立于殿下,再派人请来庄子。

惠文王对庄子说:“今天准备请您和剑客对剑。”

庄子回答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

惠文王问道:“先生所用何剑?长短怎么样?”

庄子说:“我长剑、短剑都可以用。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大王听我说完,然后再试剑也不迟。”

惠文王说道:“那你就先介绍—下三种剑吧。”

庄子回答说:“我的三种剑,乃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惠文王听了,好奇地问道:“天子之剑是怎么回事?”

庄子说:“天子之剑,以燕国的燕羚石城作为剑端,齐国的泰山作为剑刃,晋国、卫国作为剑背,周朝、宋国作为剑口,韩国、魏国作为剑把;以四夷包裹,以四时相围,以渤海环绕,以恒山为系带,以五行相制,以刑德来判断,以阴阳为开合,以春夏来扶持,以秋冬来运作。这种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上可决断浮云,下可绝断地维。这种剑一旦使用,便可以匡正诸侯,降服天下,这就是天子之剑。”

(54 庄周梦蝶)

惠文王听了,茫然若失,神情呆滞,过了一会儿才问道:“诸侯之剑,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