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鬼谷无双全文阅读 > 第1章 序章 楔子(一)

第1章 序章 楔子(一)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王侯事业,起始于欲。

然而这个时代,能够满足****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战争。

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战争,却也没有任何人会拒绝战争。所以,有些被****折磨的人,他们拒绝不了战争。

同样,他们也习惯于半推半就,喜欢战争。

战争就像是一枚潜伏不发的毒药,时刻提醒着所有的人,全神戒备。春秋王室式微,天子已经无力号令群雄,而诸侯争霸,不可避免的来临。

各国诸侯为了达到目的,广纳人才,纵横间以期翻云覆雨。这也同样成就了那个时候一代学者不朽的传奇。学者游走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以至到了战国时期,乃至百家争鸣。

鬼谷子,云梦山仙人,隐居周阳城清溪鬼谷。鬼谷为云梦山内一谷,传闻幽径迷雾,不知踪迹,却又坦荡平原,犹如寻常巷陌,更有百姓人家,恍若桃园。

诸子百家言谈之中,鬼谷的传闻近妖,这引起了诸侯列国的注意。他们毫不吝惜耗费打量财力,多次派遣人员探寻,然而,终不得要领。云梦山深谷众多,险境丛生,单名一字‘鬼’一谷也不知何处,最终诸侯各国无疾而终,却对鬼谷望而生畏。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鬼谷那一处山谷,因人而名,或鬼谷子因谷得名,具已无从考证。

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儒学,道家,墨家,法家最为显赫,加之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并称为“九流”。

在这当中,数儒家最盛,弟子也最多,孔子弟子三千,中有七十二杰,每一个都身怀异术,有着经纶之才。而墨家则更似组织,纪律严明,攻于匠心,以侠之大者为推崇,领袖称为巨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鬼谷一派,即为纵横家一支。

作为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的神秘显赫,和其派系的弟子一样令人摸不到脉络,琢磨不出头绪。出自鬼谷的弟子,皆是六韬三略,神算鬼神莫测,怀拥通天彻地的本领。

先有苏秦与张仪,后有孙膑和庞涓,乃至跨度四五十年,又出毛遂,徐福。

自第一代鬼谷弟子出山以来,鬼谷的面纱也被渐渐揭开,为人所知。事实上,鬼谷的弟子,并非少得如世人所闻,仅仅寥寥几人,。

有的弟子不喜世俗争斗,终身侍奉都在鬼谷子身边,半步不离。有的则出世为龙,翻江倒海,弹指一笑****。

不过令人称奇的是,能够出师的,或者愿意出山的,不偏不倚,每一次却又刚好只有两人,仿佛上天写定了剧本,相生相克,不至天道崩塌。

鬼谷的规矩,出山必成双。

这是不是鬼谷子精明的算计,没有人会知道。但倘若鬼谷的两人,没有对方的存在,天下间也就没有了对手。

二人转的价值,需要通过对方来体现,没有了对方,自己便什么都不是,再多的才华,也只是才华,是看不见的。

乱世出英豪,时势造英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因而,太平盛世固然有名臣良将,但也仅仅只是名臣良将。

坊间有关于鬼谷子各型各色的传言,妖魔鬼怪化的,得道成仙的,但这些传言无一例外触及到了一点,所有关于鬼谷子的传言,都毫不犹豫地默认他已活过了千年,更经历了夏商周这几代王朝。自然,有人愿意相信,有人嗤之以鼻,这也属于无从考证的说法。

不过,传闻作为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徐福,却有着不同常人的仙风道骨。他被秦始皇派遣东渡寻岛,也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鬼谷子的已不可预见的年纪和神秘。

秦始皇掌权,首尾十年,统一六国。至此乱世结束,华夏也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真正统一。

徐福东渡,一去不复还,留下许多民间的传说,和没有考据的些许事迹。而此刻法家一家独大,不提诸子百家,单论儒家的命运。

为达专制,始皇帝下令焚书坑儒,众多贤者死于非命。而鬼谷一派在这个时候,和许多学派一起,也泯灭在于洪流之中。

秦朝的****,最终演变成了楚汉之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自刎乌江,刘邦鬼使神差,获得了这场狂欢角逐的胜利,称帝是为汉高祖。

争夺秦后天下的两人,项羽本是兵家,刘邦也只是一个有相人之术的****无赖,并非什么鬼谷一派。然而,乱世鬼谷必出的规矩,却总令人向往,只在楚汉争霸期间,没有丝毫的踪迹,多少会有些令人失望。

冷笑话谁都会说,老天也不例外,根据野史记载,自刘邦撕毁盟约之日起,乌江江面,每日必见有一叶扁舟泛游,从未断绝。

舟上垂钓的人,斗笠蓑衣未曾变过。不用船桨行驶,只随波逐流,无论天地如何变色,都安如泰山,风雨无阻。偶尔有鱼儿上钩,他也从不起杆,犹如石雕石像,没有情绪没有感情可言。

史书有文,此人身份为乌江亭长,游散多年,见了项羽走投无路,特来支救,却没想被项羽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回绝。

不需要太多的猜测,这位乌江的亭长正是鬼谷一脉的传人。

他打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项羽,说厌恶至极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平生所学,鬼谷异术,毫无疑问,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救得了项羽。但他也很清楚的明白,在这个时代,项羽即使勇不可挡,谋略出众,千古无人能出其左右,却也难敌刘邦,这个走在历史轨迹上的事实。

“文终候”萧何,“文成候”张良,“国士无双”韩信,此三人,便是这个事实的理由。

刘邦曾言,“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只不过后世也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此处不提。

双拳难敌四手,一智难服千众,即便项羽兵家极致,神勇千古无二,纵使强横一时,西楚霸王,也难逃对方算计。

史料记载没有任何错误,因为史料本就根据亭长口述而成,只不过,他做了一点小把戏,改了目的。

亭长行至此处,乌江舟游,确实要救人。救人没错,但是所救的人非项羽,却唯有虞姬。

鬼谷不出世则已,亮剑必是两人。

两人定站江河两岸,棋局两边,挥剑三军,纵横天下。乌江亭长已占了其一,而另外的一人,实为虞姬。

虞姬的兄长,虞子期,是项羽楚军帐下五大将之一,对于自己的小妹的事情,知根知底,看得天下形势,明白项羽想要得了天下,小妹的相助至关重要,于是就有意让虞姬与项羽接触。同时,虞子期也知道,虞姬的能耐,绝非他这种武夫可比的,他的心思,小把戏,徒增笑耳而已。

要成为将领,又怎么只有勇武?但在小妹虞姬的面前,虞子期却当真无处遁形,只因虞姬身份太过隐晦。

一介武夫,虞姬给虞子期的评价,这是一个毫不留情的评价。

可笑虞子期战场上杀敌陷阵,面对自己这个小妹却无可奈何。除了对小妹的溺爱,虞子期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驳,因为他知道虞姬拥有的理由总会比他更多。

这天下间,倘若真要找一个能够胜过虞姬才情一筹的人,也怕只有她的师兄,无名无氏。

无名无氏的意思,没有名字,没有身世背景,一片空白,死无牵挂。老天爱开玩笑,世间再和谐的事情,也总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虞姬的这个师兄,无名无氏,但偏偏又有一个名字,一个得之可兴天下的名字,小妹称他为师兄,而虞子期称他为卧龙先生!

虞姬作为虞子期的小妹,自然对一方霸主项羽多加注意。初观项羽,她自觉项羽此人的器宇轩昂,不凡于世。但正如其师兄所言,项羽虽勇谋无双,又兼有天时,地利,人和,但却独缺少了气运。

气运是一个就连鬼谷一派都不曾弄清楚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可又令人不得不去在意。气运往往决定了整个历史的走向,而虞姬在项羽的身上,找寻不到哪怕一丝气运起芽的征兆,显而易见,这意味着项羽的命运无法被更改。

同样的事,虞姬能够看到,她的师兄何尝看不到?

暴秦将倾,天下必将大乱。

虞姬自己心里清楚,她和师兄二人之间,注定会有一场不知生死的战斗,一场讲论宿命的战斗。

隐居的人,大多不在意尘世间的得失,然而对于鬼谷人而言,失败,意味着太多,是鬼谷中人所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生来就是为赢而生,为大场面而生,也为厮杀饮血而生。鬼谷之中,看破此处的人,大多留在了鬼谷,不愿去触碰宿命,隐居一世。

鬼谷中能够出山的人,或许未必在鬼谷弟子当中最为出色,但这两人,无人会想输给对方。原因简单而易见,赢过对方,意味着另一人成为对方的阶下囚,师门情分,缘尽于此。

史书记载,虞姬一舞,俘获项羽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