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全文阅读 > 第58章 太空召唤:建立SpaceX创新大军(16)

第58章 太空召唤:建立SpaceX创新大军(16)


  2005年11月,在他们初次登岛后的6个月,SpaceX团队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发射火箭了。马斯克和他的兄弟金巴尔也来到了岛上,和其他团队成员一起住在夸贾林的宿舍里。11月26日,少数几个人在凌晨3点就起床了,他们往火箭里注入了液态氧。然后,他们躲到了约3英里外的小岛上找掩体,而SpaceX团队的其他成员则在夸贾林岛上距离其25英里的控制室内监视着发射系统。军方给了SpaceX6个小时的发射时间。所有人都希望第一级能够成功升空,达到约6850英里的时速,然后进入第二级,在空中点火并达到1.7万英里的时速。但是,当进行发射前检查时,工程师们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液态氧气罐上的一个阀门无法关闭,这导致液态氧以每小时500加仑的速度蒸发到空气中。SpaceX团队赶紧修理了阀门,但火箭因损失了太多燃料,无法在发射期限内进行发射。

  发射任务中止后,SpaceX从夏威夷调来了液态氧补给,准备在12月中旬再次发射。但大风、阀门故障及其他问题导致发射再次受阻。就在SpaceX准备进行下一次发射时,某个周六的晚上,工程师发现火箭的配电系统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新的电容。周日早上,他们把火箭放平,分成两段,这样技师就能进入内部拆下电路板。有人发现,明尼苏达州一家电子产品供应商周日照常营业,于是他们派出一名员工乘飞机去买了一些新的电容。周一的时候,他在加州的SpaceX总部测试这些电容是否能够通过各种热度和振动测试,之后他又乘飞机回到岛上。在不到80个小时的时间里,电子设备已经恢复正常运转,被重新装回火箭里。SpaceX的30人团队在身处逆境时紧紧团结在一起,鼓舞了岛上每个人的士气。传统的300人火箭发射团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坐着飞机去解决问题。但SpaceX团队的能量、智慧和资源依旧没能克服他们缺乏经验的劣势和困难的条件。之后又有更多问题出现,阻碍了发射进程。

  2006年3月24日,终于万事俱备。“猎鹰1号”矗立在方形发射台上,准备点火。它冲上云霄,下面的小岛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小点。马斯克穿着短裤、平底人字拖和T恤衫,在控制室内踱着步,观看着发射过程。大约25秒后,他们发现发射并不顺利。“灰背隼”引擎的上方失火,本来垂直向上飞的火箭突然开始旋转,最后失控坠落到地面。“猎鹰1号”直接落到了发射场上。大多数残骸掉进了距发射台250英尺的暗礁中,火箭搭载的卫星设备把SpaceX的车间屋顶撞得粉碎,幸好卫星还算完整。一些工程师带上潜水管和潜水装置跳到水中寻找火箭残骸,并把找到的所有残骸装到两个冰箱那么大的板条箱中。“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成功发射火箭的公司可能也是一路捡着残骸挺过来的,”马斯克在事后分析报告中这样写道,“一个朋友告诉我,飞马火箭发射了9次,只有5次成功了;阿丽亚娜火箭发射了5次,只有3次成功;阿特拉斯火箭发射了20次,只有9次成功;‘联盟’号火箭发射了21次,只有9次成功;‘质子’号火箭发射了18次,只有9次成功。在直接体验了进入轨道有多难之后,我对那些坚持制造火箭的人充满了敬佩之情,他们是当今太空发射事业的中流砥柱,”马斯克在文章的最后写道,“SpaceX将继续努力,无论上天入地,不成功誓不罢休。”

  马斯克和其他SpaceX主管把这次坠毁归咎于一名技师,但他们未透露姓名。他们说,这名技师在发射前一天进行火箭检测工作,没有拧紧燃油管上的一个配件,导致配件破裂。有问题的这个基础配件是一个铝制的B型螺母,通常用来连接两条管道。这名技师正是霍尔曼。在火箭坠毁之后,霍尔曼飞回洛杉矶,与马斯克当面对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致力于“猎鹰1号”的生产,当马斯克把责任推到他和他的团队身上时,他感到愤怒异常。霍尔曼知道,他肯定拧紧了那枚螺母,NASA的观察员也检查了他的工作。当霍尔曼愤怒地冲进SpaceX的总部时,玛丽·贝思·布朗试着让他冷静下来,让他别去找马斯克。霍尔曼根本不听劝阻,二人在马斯克的房间里大吵起来。

  对所有残骸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证明,那枚B型螺母是因为在夸贾林的含盐空气中存放了几个月而腐蚀了,所以才会破损。“火箭的一侧因为覆盖了一层盐所以生锈了,你必须把它刮掉,”米勒说,“但我们3天前做过静电点火测试,一切都是正常的。”为减轻50磅的重量,SpaceX尝试用铝制部件代替不锈钢。当过海军的汤普森曾见到航空母舰上的直升机采用了铝制零件且一切正常。米勒曾看到停放在卡纳维拉尔角的飞机40年来依然完好无损,该飞机也采用了铝制B型螺母。多年以后,一些SpaceX的高层依然认为处理霍尔曼和其团队的决定不正确。“他们是我们最棒的伙伴,归罪于他们,只是为了给世人一个交代,”米勒说道,“这真的很糟糕,我们后来发现这只是因为不走运而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