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全文阅读 > 第31章 PayPal黑帮大佬:发动国际金融革命(4)

第31章 PayPal黑帮大佬:发动国际金融革命(4)


  几周过去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加盟,公司的前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们获得了银行牌照和共同基金许可证,并和巴克莱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1月,X.com的小型软件开发团队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不但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银行账户提供担保,还有三个共同基金供投资人选择。马斯克自掏腰包,拿出10万美元供工程师进行性能测试。1999年感恩节前夜,X.com正式向公众开放。“我在那里待到深夜2点,”安德森说,“然后我就回家去做感恩节晚餐,几个小时后埃隆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到办公室接替其他工程师。为了确保一切顺利,埃隆在那里连续待了48小时。”

  在马斯克的指导下,X.com尝试了一些激进的银行理念。客户只要注册该服务,就能收到20美元的现金卡,如果将该服务成功推荐给朋友,还能额外收到10美元的优惠卡。马斯克还取消了各种零星的手续费和透支罚款。

  X.com开发了一个个人间支付系统,只需在网站上输入对方的电子邮箱地址,你就可以转账给他们——这是一项非常超前的革新。这个想法旨在变革发展缓慢的银行体系——银行的大型电脑主机系统完成一个支付周期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并创建一种灵活的银行账户,此时人们只需点击几下鼠标或电子邮箱就可以转账。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在公司成立之初的那几个月,就有20万人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在X.com上注册了账户。

  不久,X.com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便出现了。麦克斯·列夫金(Maxlevchin)和彼得·蒂尔(Peter Thiel)创办了一家名为Con·nity的公司,旨在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线上支付系统。这两个聪明的年轻人向X.com租了一间粉刷一新的杂物间,设法使Palm Pilot掌上电脑的持有人能够通过红外端口来支付。位于大学路上的这间小小办公室——在X.com和Con·nity之间——成为一场互联网金融革命的狂热中心。“这么多年轻男性在这里辛苦地工作着,”阿肯布兰特说,“那里臭不可闻。我仍然记得那种味道——吃剩的比萨散发出的气味和体味、汗臭味混杂在一起。”

  X.com和Con·nity之间的情谊很快便戛然而止。Con·nity的创始人把公司搬到了沿街的一间办公室里,他们同X.com一样,也着眼于被称作PayPal的网页和电子邮件付款服务。为了能在产品性能上与对方相匹敌,并吸引更多的用户,两家公司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又快又强者将最终获胜。促销活动花费数千万美元,防御黑客攻击又花费了数百万,这些黑客把网上银行业务看作诈骗活动的新战场。“这就像互联网版本的脱衣舞俱乐部的撒钱游戏,”杰里米·斯托普尔曼(Jeremy Stoppleman)说,“你要尽快把钱花掉。”他是X.com的一名工程师,后来成为美国点评网站Yelp的CEO。

  赢得网络支付这场赛跑,让马斯克有了展示自己敏捷思维和职业风范的机会。他不停地制订计划,不断打击PayPal在诸如eBay等拍卖网站上建立起来的优势。他带领X.com的员工们雷厉风行且不择手段地执行这些策略。“他并非温文尔雅之人,”阿肯布兰特说,“我们每天工作20个小时,而他工作23个小时。”

  2000年3月,X.com与Con·nity终于决定不再彼此消耗而是形成合力。Con·nity拥有看似最热门的产品PayPal,但因为每天要花费10万美元去奖励新用户,导致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维持运营。但X.com恰恰相反,他们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和更加成熟的银行产品。马斯克牵头拟定了合并条款,并成为合并后新公司的最大股东,新公司的名字仍是X.com。合并完成后不久,X.com又从德意志银行和高盛集团等投资人那里获得了一亿美元融资。此时的X.com吹嘘自己已经拥有超过100万用户。[3]

  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啮合方面收效甚微。一批批的X.com员工将计算机显示器、桌椅和电源线打包在一起,再推到街对面的Con·nity办公室,与新同事一起工作。但这两个团队却都看对方不顺眼。马斯克继续维护X.com品牌,而大多数人则偏爱PayPal。在公司技术基础设施的设计方面,双方产生了较多的分歧。列夫金领导下的Con·nity团队更喜欢诸如Linux等开源软件,而马斯克则对微软的数据中心软件青睐有加,认为它更能维持高效。这类争吵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愚蠢,但对于工程师来说却相当于一场宗教战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视微软为邪恶帝国,而认为Linux是更能服务于人类的现代软件。两家公司合并两个月后,蒂尔宣布辞职,列夫金也因为技术分歧,扬言要出走。马斯克不得不独自运营一家支离破碎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