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全文阅读 > 第41章 太空召唤:建立SpaceX创新大军(6)

第41章 太空召唤:建立SpaceX创新大军(6)


  米勒是个高高瘦瘦、长着一张方形脸的小伙子。他为人随和,在大学里得过且过,没事就教教朋友如何制造烟幕弹。最后他终于安定了下来,成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优秀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最开始他在休斯飞机公司从事卫星研究。“那不是火箭,不过也差不多。”随后他又去了TRW天空与电子设备公司(TWR Space&Electronics)。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星球大战计划引起了太空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幻想着制造出各种动力学武器和可能引起的各种混乱。米勒在TRW公司实验了许多种推进剂,负责TR-106型引擎的开发。这是一种以液态氧气和氢气作为燃料的大型设备。业余时间里,米勒喜欢和来自反应力研究学会的几百号业余火箭爱好者聚会。反应力研究学会成立于1943年,致力于推进火箭的建造和发射。周末的时候,米勒会和学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去莫哈韦沙漠,改进他们自己研制出来的非专业设备。米勒是学会的杰出成员之一,擅长制造一些能够真正运作起来的机器,还会实践一些不被TWR公司保守上司认可的激进设想。他引以为傲的成就是一台重达80磅的火箭推进器,它可以产生1.3万磅的推力,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由业余爱好者制造的液体燃料火箭推进器。米勒说,“那些火箭现在还挂在我的车库里呢。”

  2002年1月,米勒去约翰·加维(John Garvey)的车间闲逛。加维已经从麦道飞机公司离职,准备自己制造火箭。车间位于亨廷顿海滩,他在那儿租了一间工业厂房,规模相当于可以停放6辆车的停车场。当时他们正在捣鼓那台80磅的火箭推进器,然后加维说一个叫埃隆·马斯克的人可能会来车间看看。业余火箭爱好者的社交圈子联系很紧密,正是坎特雷尔建议马斯克去看看加维的车间和米勒的设计。一个周日,马斯克来到车间,他穿着一件时髦的黑色皮风衣,看起来活像个身价不菲的杀手,同行的还有他已经怀孕的妻子贾斯汀。当马斯克开始发问的时候,米勒正扛着那台80磅的火箭推进器,准备把它放到一个支架上。“他问我,这玩意儿的推力有多大?”米勒说,“他想知道我是否制造过更庞大的设备。我说做过,之前我在TRW公司制造过一台可以产生65万磅推力的火箭推进器,每个细节我都一清二楚。”米勒放下火箭推进器,准备好好回答马斯克的质询。“这么大一个火箭推进器要花多少钱?”马斯克问道。米勒告诉他,TRW公司花了大约1200万美元。马斯克又问:“好吧,如果让你自己制造的话,需要多少钱?”

  结果米勒和马斯克聊了好几个小时。米勒邀请马斯克下周末到他家里做客,继续讨论之前的话题。马斯克意识到,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对制造火箭细节了如指掌的人才。在那之后,马斯克把米勒介绍给了团队中的其他专家,让他参与他们的会议。专家们的专业水平给米勒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拒绝了比尔(Beal)宇航技术公司和其他航天巨头提供的职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近乎疯狂的想法。而马斯克不同,他似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他淘汰了那些唱反调的人,最终留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工程师。

  米勒在马斯克的表格中增加了新型低成本火箭性能和成本方面的参数,并在其他团队成员的帮助之下,重新完善了这一构想。不同于波音公司、洛克希德公司、俄罗斯人和其他国家发射的大型火箭,马斯克制造的火箭不会搭载大型卫星,而是瞄准低端卫星市场。借助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电子技术,它最终将成为理想的更小载荷的新兴火箭。他的火箭直接瞄准太空产业的一大理论,即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大幅降低每次发射的成本并定期进行发射的话,将会为商用和科研使用有效载荷打开一个全新市场。马斯克对于他的想法能够走在潮流的最前沿很得意,并努力成为航天新时代的主力。

  当然,这些都还仅仅存在于理论层面,但很快就将付诸实践。PayPal已于2月上市,股价暴涨55%,马斯克知道eBay也想收购这家公司。在忙于构思如何制造火箭的同时,他的身家已经从几千万暴涨到了几亿美元。2002年4月,马斯克不再满足于仅仅是个宣传噱头这一想法了,他决定成立一家商业化的太空公司。他将坎特雷尔、格里芬、米勒和波音公司的航空工程师克里斯·汤普森(Chris Thompson)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想开一家太空公司,如果你们想入伙,那我们就开始干吧。”(格里芬本来想要入伙,但马斯克拒绝了他住在东海岸的请求,因此他婉拒了这一提议,而坎特雷尔在这次会议之后观望了几个月就走了,他认为这家公司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