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寒易望着满头银发的刘墉,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凉意,自从他踏进房间起,他就莫名的发寒,房间里有点阴凉的,不知道是夜晚的原因,还是本来房间里就是这样阴凉的,再加上刘墉那一头银发,让人感觉更加发寒了,项寒易心头有一种从头凉到的寒意,以往只有见到死尸的时候才有这种感觉。r
但是眼前的刘墉分明是个活人,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刘墉会给他这种感觉,虽然刘墉脸上挂着微笑。但丝毫没有减轻项寒易心中的凉意。r
忽然,项寒易有点想早点离开这个房间的感觉,因为整个房间给了他一种坟墓的感觉,这种念头刚起,项寒易自己也吓了一跳,难道是因为自己这几天经历太多的死亡的原因吗?项寒易早点不是这个原因,他觉得这个房间有点蹊跷。r
“刘大人,关于半路郎中离奇死亡一案,我有一些线索。”项寒易开门见山的说道。r
刘墉仿佛早意料到项寒易由此一说似的,他悠然的坐了下来,说道:“下官愿闻其详。”r
项寒易本想借此借口离开这个阴凉的房间,但此时看到刘墉从容坐下,丝毫没有回府的倾向,随即说道:“刘大人,此处人多口杂,太过喧闹,而且我怕隔墙有耳,所以。。。。”项寒易说完故意顿了下。r
项寒易的意义已经非常明确了,他本以为刘墉会立刻起身回府商谈半路郎中一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刘墉始终没有离开的意思,只见刘墉俯首一笑道:“项大人,你过滤了,如果此间算是吵杂之地的话,那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次安静之处了。”r
项寒易顿时被刘墉的话弄得满头雾水,酒楼之处怎么可算得上安静之处呢,要知道酒楼里人多口杂,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刚才项寒易还没进酒楼,很远就听到酒楼里传出的吵杂声了,现在刘墉居然睁眼说瞎话,居然还说酒楼是世间唯一一处安静的地方,这叫项寒易如何不气愤,将半路郎中的案件视同儿戏,项寒易再好的修养,也忍不住了。r
项寒易拍案而起,怒声道:“刘大人,此事关乎半路郎中和二愣子两条人命,岂可儿戏,望刘大人三思。”r
项寒易话中有话,摆明了如果刘墉不认真的话,就要将此事走上朝廷之举。r
刘墉闻言,脸带微笑,丝毫没有因为项寒易的怒火而紧张,相反,刘墉绕过桌子走到项寒易身边,将项寒易轻轻地按在椅子上,说道:“项寒易,请勿发火,下官所言句句实情,难道项寒易没发现自从房门关上,就再也听不到外面的吵杂声了吗?”r
项寒易闻言,也是一惊,听刘墉这一提醒,他发现确实如此,房间里确实很安静,要是平时,项寒易肯定认可,但是现在,他好歹是钦差大臣,代表着皇恩浩荡,又怎可在下官面前失势呢,项寒易嘴硬道:“我也认同这房间的隔音效果确实不错,但酒楼毕竟人多口杂,难保没有人在做隔墙之耳。”r
“哈哈。”刘墉放声大声道:‘项大人,这个你更加可以放心,此间房间就算有人将耳贴在门上,恐怕也听不到里面一丝声响。“r
“真有这回事?“这时,边上的梁子闻言也不相信,只有一纸之隔的门窗,隔着纸都听不到里面的响动,这说起也不敢让人相信。r
项寒易见连梁子都这么说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在一旁冷笑。r
刘墉见状,知道项寒易不信,随即笑道:“这位兄台,如果不信,你大可道门口一试。”r
此时,项寒易正有此事,经刘墉一说,随即向梁子使了个眼色,梁子一见,连忙跑了出去,随手将门关上。r
梁子一到门外,连忙将耳朵贴在了门窗的纸上。r
不知道等了多久,里面就是没有声音。r
梁子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曾被项寒易戏耍的经验,心中萌生怒意,想必是项寒易故意戏耍自己,在里面故意不发出声音吧。r
想到此,看着自己傻乎乎地贴着耳朵的样子,哼的一声,随即踹开了房门。r
“寒意,我已经出去了,你干嘛不发声啊。”梁子有点怒意道。r
“什么?”此时项寒易惊讶得张大了嘴巴。r
“什么和什么啊。我叫你们说话啊,你们不说话,我在外面试什么啊?”梁子说道。r
“梁子,你说什么,你的意思你在外面一点声音都没有听到?”项寒易惊讶的问道。r
“废话,你们不说话,你叫我怎么听啊。”梁子怒意未消的说道。r
“梁子,你过来看。”项寒易指着脚下的一地碎瓷片说道。r
梁子这才注意到,刚才在桌子上的茶具此时都已经成了地上的碎瓷片了,从那细小的碎瓷片看来,刚才摔得时候肯定很用力,否则不可能碎成如此,难懂刚才项寒易并没有耍自己,而是这个房间真的有古怪?想通了个中道理,梁子不由得惊呆了。r
“项大人,下官没有说谎吧?”刘墉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