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鬼才魏忠贤全文阅读 > 第22章 阴而毒——市井无赖变身为政治无赖(2)

第22章 阴而毒——市井无赖变身为政治无赖(2)


  明神宗朱翊钧死后,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王安立即被朱常洛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是一个可以代替皇帝批阅奏章、草拟诏书命令的要职,由此可见朱常洛对王安的信任。

  王安采用自己的食客中书舍人汪文言的意见,规劝朱常洛推行了一系列好政策,又拿国库里的钱救济边民,同时还起用了邹元标、王德元等直臣,博得朝廷内外的称赞。

  朱常洛执政期间,郑贵妃一党势力衰落,郑贵妃再也不敢放肆地出头露面寻衅滋事了,但她的野心并没有消除,她利用朱常洛好色的弱点,在他身边安插了自己的八名心腹美女。

  可叹朱常洛短命,即位一个月便被郑贵妃安排的女人、泻药和红丸给害死了。

  这时,魏忠贤便给李选侍出谋献计,挟持朱由校逼封皇太后,以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

  这个阴谋又是被王安识破的,他很快通知了给事杨涟,杨涟联合大学士刘一燝等直臣及时赶到乾清宫。这时,王安骗过了李选侍,把朱由校强行抱了出来,择日即位,从而挫败了李选侍与魏忠贤等人的移宫阴谋。

  王安为人忠直且有谋略,这是他受到明神宗、明光宗和明熹宗三个皇帝宠爱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他遭到魏忠贤和客氏嫉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原因。

  5、曾一门心思巴结王安

  “朕之所以能够有今日,全依仗您和外廷臣僚在移宫时的大力支持。今后,内廷主要靠您,外廷就要靠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周嘉谟等廷臣了。”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对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感激涕零地说。

  “陛下,要开辟新朝的新局面,一定要重用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周嘉谟等正直的功臣和官员。”王安说,“另外,陛下要发内府银援助军需,裁抑近幸,提防小人,搜求和选用贤臣,勤政为民。”“爱卿所言极是。”朱由校吩咐内侍道,“你给朕找一把空白的扇子来。”

  “是。”

  稍时,一把空白的扇子送来。朱由校转身伏案在这把扇子上写下了“辅朕为明仁之主”七个字,转身对王安说:“您开辟新朝,功高盖世,朕无以为报,今特书此扇,以表达朕对您的感激之情。”

  “谢主隆恩!”王安慌忙伏身跪拜。

  此后,朱由校对王安言听计从,于是,大明朝出现了天启初年“东林士盛、中正盈朝”的局面。

  “如今,内廷有王公公主持,真是我大明江山之幸啊!”大学士刘一燝、韩爌以及吏部尚书周嘉谟等人,以为内廷唯有王安足可信赖,引为知己,与他倾心共事。

  王安也倾心和他们合作,凡是内阁、吏部有所奏请,没有驳回的。

  朱由校刚登基时,首辅方从哲正被弹劾,刘一燝便逐渐执掌朝政,与韩爌相处得非常好。又念内廷只有王安全力保卫新天子,于是刘一燝大力支持王安。

  王安也倾心帮助他。刘一燝所奏请的,王安没有不听从的。一时间,王安与刘一燝合作发内库银币,抑制小人,搜罗遗逸人才,有德行、名望的人得到任用,朝廷内外都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们都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方从哲离职后,朱由校几次要任命刘一燝担任首辅,刘一燝却推辞不愿担当,空留着首辅的位子等待叶向高。

  “刘一燝企图阻止叶向高出任首辅!应该让他离职!”等到叶向高到来后,魏忠贤就指使人进谗言说。

  “这不可能,刘一燝保卫国家,功劳卓著,怎么能够离职呢?”朱由校并不相信谗言,并一再安慰、挽留刘一燝。

  而刘一燝坚决卧床不肯上朝。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刘一燝连续十二次上疏辞职,朱由校这才让刘一燝乘着驿车回家。刘一燝一心要将首辅的位置让给叶向高,是因为叶向高为人光明磊落,品性端正,心怀天下,喜欢扶持培养好人。

  朱常洛即位前,叶向高已经离职六年。朱常洛曾特别下诏召回叶向高。不久,朱由校即位,又下诏催促叶向高回京。叶向高多次推辞,都没有获准。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叶向高才回到朝廷,再次成为首辅。他说:“我服务皇上祖父八年,奏章都由我草拟。即使是皇上想实行它,也派遣中使宣布。如有不同意的事情,185我都极力争取,皇上的祖父也多半能听从,不想让宫中拟旨。陛下虚怀若谷,谦逊有礼,信任首辅,然而,偶尔也有因流言而滋生的疑义。希望陛下能够慎重地对待诏书,所有的事情都命令我等草拟上报。”朱由校高兴地答应了。不久朱由校采纳叶向高的请求,发放国库银二百万两,作为东西方战争的急需。

  除了王安、刘一燝和叶向高,周嘉谟也是朱由校登基时中正盈朝时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万历末年,齐、楚、浙三个派系执掌朝政,控制贬调、提拔官吏的权利,吏部都做不了主。等到泰昌、天启相继登位后,周嘉谟主管选拔权,只任用那些有才干的人。周嘉谟大规模起用被废免的官员,朝廷之中全是年长而有德望的人。一向被称作三大派系的首领和结党乱政的人,也渐渐自行引退,朝中的污浊之风也为之一清。此后,周嘉谟极力陈述吏治衰败,请求指定让巡抚、按察使、监司等部门办好这件事。原来,报告官员的政绩,大多用四六骈体语,不能反映实情。周嘉谟就请求用六大项作为评定官员的标准:一为操守,二为才干,三为心术,四为政绩,五为年限,六为相貌。各自按实注明,不要用空洞的言辞装饰。小皇帝朱由校认为很好,都加以施行。

  朱由校执政之初,满朝廷臣都是贤能英才,全国人民都高兴地希望国家得到治理。此时,君臣之间,内廷与外廷之间的合作达到了三朝以来最理想的状态。

  在王安的支持下,邪恶的官员被迫引退,东林党派正直官员的势力呈日益增长之势,这样,天启初年就形成了“东林方盛”的局面。在赵南星担任吏部尚书的天启三年下半年至天启四年上半年,尤其如此。

  许多在万历时期被排斥出朝的官员,陆续被召回朝廷。著名的有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王之寀、乔允升、叶向高等人,他们掌握了许多关键性职位。

  如赵南星先拜左都御史,旋即晋升为吏部尚书;孙慎行出任礼部尚书;邹元标还朝后,先后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和左都御史,不久后致仕,死于家中,接任左都御史的是高攀龙。

  除了赵南星、孙慎行、邹元标、高攀龙等老东林人士,以及因有顾命护驾之功的少壮派杨涟、左光斗外,其余一些东林新锐如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人也纷纷进入重要部门。

  天启二年(1622年),移宫案中的少壮派功臣杨涟被晋升为礼科都给事中,天启三年任太常少卿,第二年进左副都御史。而朱常洛崩驾、朱由校即位时,杨涟才是个七品的给事中,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升到副部长,可见当时吏治的清明。左光斗也在此期间,从七品御史晋升到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

  这些人或是同年,或是师生,他们意气相投,在朝野颇有清誉,一时间,正人君子们掌握了人事、监察、名教大权,形成了“中正盈朝”的局面。

  东林官员敢于揭露邪恶的官员,并同他们作斗争。天启二年(1622年)王纪代替黄克缵成为刑部尚书。这时正在议论“红丸案”的事情,王纪同侍郎杨东明一道共同上奏,说:“方从哲只知道有贵妃,不知道有皇帝、父母。李可灼进献药丸,皇帝驾崩,反而用皇帝的恩示来安慰他,送给他银币,这哪里还有国法?不逮捕李可灼,不能叫天下人心服;不逮捕崔文升,不能叫李可灼心服;

  不剥夺方从哲的官职俸禄,不能够发泄天地神人的愤慨。”奏议发出,大家非常肃敬。

  此时,百姓们以为大明朝的朝政清明似乎可以期待了。

  然而,这众正盈朝的局面太过短暂,很快就被迅速飙升的魏忠贤搅了个天翻地覆。

  几乎目不识丁的魏忠贤,却极有权谋鬼才,他歹毒阴险,与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狼狈为奸,逐渐控制了内宫,并逐渐操控了贪玩的朱由校。

  6、为什么要谋害顾命太监王安?

  朱由校登基以后,魏忠贤勾结客氏,虽然夺取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等内廷最重要的位置和部门。但从总体上说,他的地位和权力还不可能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因为当时宦官二十四衙门的大权,主要还是掌握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手里,大部分人还是听王安的指挥。

  “老魏呀,如今,你已经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你要再往上升,王安可就挡了你的道喽。将来,你我要控制朝廷,必须先除掉王安!这样,内廷的人才能够完全听从你我的号令。”客氏对魏忠贤说。

  “王安可不好对付呀!他经历过三案的风波,曾是先皇当太子时的伴读,深得先皇信任。对先皇和当今陛下忠心耿耿。先皇继位以后,任王安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不负重任,积极劝先皇行善政,发银济边,起用有名望的正直忠臣邹元标、王德完等人,中外翕然称贤。大学士刘一燝、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辽东经略熊廷弼等人,对他都很敬重。王安有胆有识,遇事能持正。当初西李选侍恃宠殴辱朱由校生母王氏时,王安就很气愤,多次为王氏鸣不平。他见西李选侍时从来不叩头。先皇在红丸案中驾崩后,王安积极扶持陛下。他挺身而出,把陛下转移到慈庆宫,全力保护陛下的安全。可以说,王安深得先皇和当今陛下的信任和重用。在三案中,是郑贵妃、李选侍和我魏忠贤的死对头!在移宫案下,立下了大功!要除掉王安,我也于心不忍啊。”魏忠贤紧皱眉头说,“当初,是王安点头,我才得以进入东宫。在移宫案中,我不得不充当了李选侍的急先锋,我曾拉着陛下的衣服不松手,陛下一定因为这件事记恨于我。我又曾在移宫前带领众太监盗宝,事后,幸亏王安保护,才捡回一条性命。要除掉王安,我于心不忍哪!”由于王安毕竟救过魏忠贤一条命,起初魏忠贤还觉得有点不忍心下毒手,心里有些犹豫不决。

  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落入王体亁的手中,魏忠贤也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客篡权活动加强,王安非常着急。于是,他联络外廷的东林党秘密给朱由校上疏:“如不遏制魏、客,他们将控制朝廷大权!”

  朱由校对王安说:“魏忠贤本是你的属下,你直接责问他就是。以后,对他要严加管教。奉圣夫人只是朕的乳母,你不必过虑。”

  王安找魏忠贤训话:“你以前多次因为我的提携保护才有今日,以后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小心从事,不可造次!”魏忠贤皮笑肉不笑地对王安说:“王大人,以后我一定严格约束自己,虚心接受您的教诲和批评!”魏忠贤表面说得好听,背后依然故我。

  王安因过于正直,时不时不想约贪玩的朱由校。久而久之,朱由校也对他生厌。因为王安成了他嬉戏玩耍的障碍。这一点也成了魏忠贤钻空子、谋害王安的重要由头儿。朱由校即位以后,还是个16岁的孩子,他平日不近妃嫔,专喜欢与众小内侍玩耍。太监王安189屡次进谏都不听。王安只得私下禁止那些小内侍,不得每天邀请皇上恩宠玩耍。王安自恃是老臣,知无不言。久而久之,朱由校也生了厌倦之意。魏进忠在一旁就产生了替代王安的野心。朱由校对王安的厌倦,是日后坐视王安被害而无动于衷的真正原因。

  魏忠贤自平妖(白莲教)之后,朝廷都说他赞襄有功,加赐他蟒玉表里羊酒。从此,魏忠贤更加横行无忌,把几个老内相都不放在眼里。

  魏忠贤与客氏经常聚会显然是不适宜的,客氏身边有一个关系非同一般的侍者叫卜喜儿,是客氏的相好。平时,客氏和魏忠贤这间如果有什么消息要传递,都依靠卜喜儿。

  这一切都被王安看在心里。一天,王安因件小事,找借口把卜喜儿押解回原籍真定,目的是为了切断客魏间的沟通。

  临走前,卜喜儿前去向客印月辞别,大哭一场。

  起身时,客印月赠给他许多金银,又从身上脱下一件汗衫来,与他穿在贴身道:“你穿这件汗衫,就如见我一样。你且忍耐些天,等我奏过皇上后,再叫你回来。”

  奸刁狠毒的魏忠贤,却派人在半路上把卜喜儿暗杀了,同时剥下客印月给卜喜儿穿的那件汗衫,拿到正在思念卜喜儿的客印月面前,对她说道:“我实话对你说吧,老王安恼他与我们一伙,只说190发他回籍,谁知王安叫人在半路上将他杀了!我先安排人送他去,他临死时叫人把这件汗衫儿寄予你,代他报仇。”

  魏忠贤这一招果然奏效,激得客印月咬牙切齿,发誓:“我若不碎剐了这老贼,我把个客字儿倒写了你看!”

  7、王安被喂狗了!

  虽然对王安约束自己感到反感,但朱由校一直念及王安对他父亲朱常洛和对他的一片忠心,感到应该继续信赖、重用王安。

  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初,朱由校下诏:“王安对朕的父亲和我忠心耿耿,功勋卓著,今特下旨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钦此!”

  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为内廷二十四衙门的最高首长。相当于内相,实际上比外廷首辅的权力还要大。王安按照当时官员接到委任状时必须上疏辞谢的惯例,上疏表示推辞。

  “臣愿领罪,不领官。”王安的推辞之语让朱由校大为不满。他说他愿领罪,显然是指他没有约束好朱由校。当时,王安心中的确对朱由校不满,因为他看到朱由校在客、魏的指使下,一再颠倒功罪,不能知人善任,先撤换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辽东局势日趋恶化;继而又赶走杨涟,使诸位大臣不安于位,纷纷要求去官回家,心里有气,所以才说“臣愿领罪,不领官”。王安这话本是出191于一时气愤,而且主要是针对客、魏而言的,并不是蔑视、对抗朱由校。

  “大胆王安,竟敢在朕面前耍大牌!”朱由校不明是非,以为王安不尊重自己,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把王安的辞呈扔到一边,未置可否。

  “陛下,您提升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体现了您对他的信任和情分。然而王安自高自大,欺君年幼,目无君上,抗拒朝廷,实在是大逆不道!”一贯善于钻空子、找机会的魏忠贤得知此事以后,为了达到替代王安的目的,马上在朱由校面前火上加油,污蔑王安。因为王安曾对客氏企图控制后宫的行为提出批评,所以客氏对王安也恨之入骨。这时,她出于强烈的报复心理,拼命上蹿下跳,一心要置王安于死地。

  客氏利用自己奉圣夫人的特殊身份,三番五次在朱由校面前造谣生事说:“王安在暗地里从来不把皇上放在心里,诬蔑皇上年幼无知,缺乏主见。”甚至把魏忠贤偷她的人参献给王安那件事,颠倒黑白,反而说成是王安主动强迫魏忠贤干的,千方百计激怒朱由校。

  同时,客氏加紧与魏忠贤密谋如何尽快害死王安。

  “过去西李选侍就是因为没有先下手除掉王安,结果自己吃了大亏,弄得一败涂地,封后未实现,皇贵妃也没有捞到手,最后被192赶到哕鸾宫去过凄凉的日子。多可怜啊!”就在这个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急不可待地跳出来,兴风作浪。他早对掌印太监这个要职垂涎三尺,便学着魏忠贤对付魏朝的办法,欲置自己的恩人王安于死地。

  王体乾吓唬客氏说:“王安在内外都很有影响,外边一旦有人救他,皇上一回心转意,仍然用他,你我就会像西李那样,留下后患,最终吃他的亏!”

  客氏觉得王体乾说得很有道理,立即再去劝说魏忠贤,并且十分诡秘地对魏忠贤说:“王安一直视你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不除掉王安,早晚被他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