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古典侦探:苏东坡断案传奇全文阅读 > 第408章:第一章 千年古玉(1)

第408章:第一章 千年古玉(1)


“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词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土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裤。”这首《五禽言》诗之一乃是苏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

http://www.136book.com

据说宋代鄂州、黄州一带,老百姓把布谷鸟的叫声听成为“脱却破裤”。初来黄州的苏东坡颇为不解。某年春的一天,他过江前往鄂城,由于先前一天夜间下了一场大雨,鄂城西山的山溪涨满了水,只见一个农夫挑着空箩筐,穿着一条破裤,连裤腿也不卷,便从溪水中小心翼翼淌了过去。巧在这时,溪边林中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那农夫闻听得,猛地冲着树林骂将起来:“该死的瘟鸟,只知叫‘脱却破裤’!”苏东坡甚是诧异,于是问道:“你为何不脱掉裤子,以免湿了裤脚?”那位农夫便脱下破裤与苏东坡看,只见他臀部和大腿上伤痕累累、血肉模糊。那农夫告知苏东坡,因他欠了东家的租子,今早送了一担谷子去,兀自不够,东家发了脾气,当即命人脱了破裤,一顿好打,竟致这般。苏东坡恍然大悟:那农夫不脱裤子淌水,原来是怕冷水刺痛了伤口疼痛呀!那时,苏东坡穿了两条裤子,急忙脱下一条送与农夫。待回到黄州后,他便写下了此诗,流传后世。

且说大宋神宗元丰五年二月某日,东坡雪堂西南山上,建有一座亭子,石椅木栏,亭角飞挑,此亭是苏公雇人建造,并名为“快哉亭”,(注:苏公的弟弟苏辙有《黄州快哉亭记》一文,云:“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合,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那快哉亭内有数人,或坐或立,谈笑风生。他等正是谪居黄州的苏轼、临江书院的齐礼信先生、刘冰谷先生、郭氏药铺掌柜郭遘、春秋古董行掌柜欧阳飞絮、花灯铺掌柜叶来风。亭外又有苏仁并一些随从家仆,窃窃私语。

只见苏公斜身靠着亭柱,手中一把酒壶,甚是畅意。郭遘手持一个酒杯,品得一口,临风而立,目酣神醉。齐礼信立在亭内石桌旁,正挥毫书写,一侧刘冰谷用手压住纸张,唯恐被风吹动,望着齐礼信笔走龙蛇,满目羡慕之情。欧阳飞絮与叶来风在一侧言语甚么,而后那欧阳飞絮自怀中摸出一件物什,递与叶来风。那叶来风接过来,细细端详,不由啧啧称奇。

那厢苏公、郭遘见得,急忙过来,叶来风看罢,将物什递与郭遘,郭遘接过物什,惊诧道:“好精美的一块美玉。”苏公凑上前来,原来是一块玉佩,玉身晶莹白腻,玉质坚实,雕琢成一朵梅花形状,琢工颇为精美,最为奇特的是梅花蕊中赫然有两小团红色,宛如两滴鲜血嵌在白玉身中,动之欲滴,栩栩如生,但隐约有一丝诡异。

欧阳飞絮见苏公神情专注,颇有些得意,问道:“苏大人以为如何?”苏公不答,翻转过来,见得梅花玉身后刻有一个字,细细辨认,是一个“曹”字,字体硕长又宽阔,笔画迂曲流畅。

叶来风思忖道:“似是个‘曹’字。”欧阳飞絮连连点头,笑道:“正是个‘曹’字。但字体怪异,似是金文体。”苏公点点头,道:“正是金文体。”欧阳飞絮疑惑道:“古之金文体有多种,却不知这是哪一种金文体?”

www.136book.com

那厢齐礼信挥毫完毕,与刘冰谷同来看梅花玉佩,齐礼信笑道:“这一‘曹’字,当是指玉佩主人,莫不是三国曹操曹孟德之物?”刘冰谷望着齐礼信,思索道:“莫不是昔日赤壁大战,曹操败北,遗落下此物,传至今日?却不知欧阳掌柜从何处得到此玉?”欧阳飞絮闻听,颇有些疑惑,问苏公道:“此玉果真是曹操之物?”叶来风在一旁摇头道:“汉代盛行隶体,到了三国时,隶体渐没,衍成楷书,怎的会是金文?”

苏公捋须点头,眯着双眼,道:“自治玉之态并金文推断,应是战国古玉。”欧阳飞絮闻听,甚是惊喜,道:“如此说来,这玉颇值得些铜钱?”苏公笑道:“欧阳掌柜是古董行家,却来诱我说?”欧阳飞絮脸色有些尴尬,呵呵笑道:“不瞒大人,飞絮识得这是一块希世好玉,但其年代如何,一时难以断定。”

苏公思忖道:“依我看来,玉上的字当是楚国金文。”叶来风疑惑道:“楚国金文形体多扁平,笔画短且多弧笔,颇为松散草率,这字分明有别于此,似不是楚国金文。”苏公笑道:“叶掌柜所言甚是,战国早中期,楚之金文依然有如春秋时金文的硕长形体,笔画迂曲流畅,但到了战国晚期,则松散草率多了,甚有差异。”叶来风思忖道:“如此说来,这玉端是战国早中期之物?”

136book.com

苏公点点头,叹道:“好一块梅花血玉,其价足足值得三百两银子。却不知欧阳掌柜从何处得来?”众人闻听,惊诧不已,又不免有些羡慕。欧阳飞絮笑道:“是在朱家庄收得。”齐礼信惊奇道:“便是在我庄中?”欧阳飞絮点点头,道:“便是前几日,从齐先生家中拜访回来,无意间在贵庄的一户人家收得。”齐礼信闻听,颇有些惋惜道:“不知欧阳掌柜出了多少价钱?”欧阳飞絮喜笑颜开,伸出三个手指头,道:“三十文钱。”

众人都惊叹不已,有的说欧阳掌柜慧眼识珠,有的说欧阳掌柜会做生意。齐礼信追问道:“却不知是哪户人家?”欧阳飞絮连连摇头,道:“飞絮不识得,那厮不过是一个小孩,兀自拿着这玉在泥土中玩耍。”众人都感叹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