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古典侦探:苏东坡断案传奇全文阅读 > 第469章:第一章 胭脂信笺(1)

第469章:第一章 胭脂信笺(1)


冷斋夜语云:东坡守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谒大通禅师,大通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褪。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136 书屋

且说大宋神宗元丰五年五月初六,约莫申酉时分,东坡雪堂升起缕缕炊烟,院中众人正忙碌着丰盛的晚宴,堂中坐着五个人,正说着闲话。堂右厢两人,正是主家苏东坡,下方坐着郭记药铺掌柜郭遘,左厢坐着三人,依次是黄州太守徐君猷、通判孟震、黄州才子石昶水。

136book.com

这时刻,却见苏仁双手端着一个木盘进得堂来,那木盘内热气腾腾,却是十余个粽子。苏公急忙起得身来,笑道:“昨日端阳佳节,东坡亲手包得些许粽子,尚余下些许,热来与诸位一尝。”苏仁将木盘呈上,徐君猷、孟震、石昶、郭遘各取了一个,小心去了粽绳,剥开粽叶,露出带枣杏的粽肉来,散发出一股清香。众人津津有味吃着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历史悠久,到了宋代,吃粽子甚为时尚,民间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杨梅粽”、“杏仁粽”等多种粽子。

136book.com

那石昶水,遮莫三十岁,身高七尺余,浓眉俊目,身着白净长衫,手中一把折扇,扇面上书有篆体“黄州石昶水”五字。石昶水是黄州有名的风流才子,甚有才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却无意功名仕途,袭了祖上的家业,倒也过得清闲自在,他为人洒脱风流,常与一众好友混迹于酒楼书坊、青楼妓馆之中,因他出了名的怜香惜玉,颇得黄州歌妓的喜欢,坊间姑娘戏言他为柳七第二。但石昶水为人颇为孤傲,尤其不喜与官场中人往来,苏公虽是落魄之人,但终究是官场中人,故而苏公来黄州三年,石昶水仰慕甚久,却没有往来,此番央求郭遘引见,是因他有事相求。却不想逢着黄州太守、通判都在这里。石昶水心中不悦,但既来之,则安之,只是坐在一旁,默然无语。

孟震吃着粽子,瞥了一眼石昶水,笑道:“苏大人可曾听得黄州市井的一桩盛事?”苏公一愣,望着孟震,摇了摇头,笑道:“东坡有多日不曾到城中去了,也没有听得甚么盛事,孟大人且说来一听。”孟震笑道:“乃是评花榜,苏大人可曾知晓?”苏公闻听,呵呵笑道:“果然是市井盛事,我记得去年不曾举办此事。”郭遘在一旁道:“这事每两年一次,前年在清明之后,今年在端阳之后,便定在五月初八至十二日。”苏公连连点头,笑道:“如此说来,前后有五天,闲时我定要去凑个热闹。”郭遘笑道:“今日石公子前来,其实便是为了此事。”

苏公“哦”了一声,望着石昶水,笑道:“不知石公子有何见教?”石昶水稍有些犹豫,笑得尴尬,吱唔着说:“昶水此来,是有求于苏大人。”苏公捋着胡须,笑道:“原来如此,不知东坡有何能帮公子之处?”石昶水微有迟疑,嗫嚅道:“事情是这般:今年花榜之事非比往年。”徐君猷闻听,颇为好奇,捋须笑道:“有何不同?”

石昶水冲着徐君猷拱了拱手,回答道:“往年花榜,约些好事者,大家聚在一起,探讨商榷一番,便定出名次来,前后也就一两天时间。今年则不同,首先,推行考评晋级之法。”苏公一愣,笑道:“想必那考评之法,如同那科考殿试一般?考试而评定。却不知何谓晋级?”石昶水点点头,道:“苏大人所言正是,这考评之法参仿殿试,首先推举出三名主评。”徐君猷扑哧一笑,道:“恁的可笑,怎的还有主评官?”

石昶水瞥了徐君猷一眼,无奈的点点头,说:“往年是众人聚而评定,人多嘴杂,今年则是由推举出来的三位风雅名士来做品题主评,整个花榜只由这三人评定。”徐君猷瞄了苏公一眼,笑道:“石公子莫不是想请苏大人去做主评官?”石昶水摇了摇头,道:“这三人已然推举出来了。”苏公笑问道:“却不知是哪三位?”石昶水道:“第一位是黄州名士贾曲宗贾先生。”孟震诧异的问:“贾曲宗是何许人?”

徐君猷笑道:“本府倒是听说过这贾曲宗其人,此人本是官宦之后,自恃有些文采,甚为清高,可惜时运不济,数次落榜,终未入仕。他兄弟三人,分烟析产之后,这贾曲宗便整日混迹于勾栏瓦舍、饭庄酒肆,不思正业,今将四十,依然尚未婚娶,先辈留下的家业也败落得只剩下了一处小庄园。不过这贾曲宗写得一手好字,又善填词谱曲,只是往日的清高已然消磨殆尽了。”

石昶水点点头,叹道:“不想太守大人如此熟知贾先生。”徐君猷淡然一笑,道:“这贾曲宗在黄州小有名气,本府焉能不知。”孟震追问道:“还有哪两人?”石昶水道:“第二位便是佳人斋的掌柜冯汜冯掌柜。”徐君猷呵呵笑道:“这冯掌柜,本府也恰巧识得。”石昶水奇道:“大人如何识得冯掌柜?”徐君猷笑道:“本府常听得家眷说及佳人斋,不免好奇,询问方知,原来是家胭脂花粉店,掌柜便是冯汜。”郭遘笑道:“这佳人斋内卖的都是上等胭脂花粉,顾主多是官宦大户人家的内眷,以及青楼名妓。不比我这药铺,无论富贵贫贱都是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