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是五十年代生人,这一代人,对党和共和国的感情深厚,其对党的信仰的虔诚和共和国事业的忠诚程度,可以凌驾于个人生死之上。老民虽然是所有警察眼中的道德楷模,金盾英雄,却很少有人愿意步他的后尘,像他一样去做一个英雄。原因很简单,老民警一生铁骨铮铮,正义凛然,浩气满乾坤,一辈子却没什么积蓄。老伴儿本来是棉纺厂的工人,常年的工作,使她患上了椎间盘突出,每每疼起来,老人家汗如雨下,气喘如丝,恨不得把自己一头撞死。老人的腰椎间盘还没治好,又被检查出脑肿瘤,几番病痛的折磨后,老人捡回了一条命,却让家里落得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老太太常常望天悲叹,她不明白,他们一家生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门,可为什么生活的这么苦这么难?r
老民警的儿子遗传了他的骨气和精神,在市局文保分局担任侦察员,据说因为铁骨铮铮,浩气凛然,勇于坚持原则,得罪了不少人——时下的人伦审美观点中,坚持原则的人都是妨碍别人升官发财的人——就是不招人待见的不识时务的傻逼。所以,老民警的儿子在单位人际关系很紧张,备受冷落和排挤。老民警自己穷一辈子不怕,看到儿子事业上不进步、不如意,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老民警心里有些不踏实了,半年前,儿子又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是儿媳妇看不惯他们家男人的窝囊样,受不了这窝囊日子。在儿子的前程问题上,老民警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老民警终于向现实低下了他高贵的头,去找儿子的单位——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相关领导,请求组织上给他儿子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老人并不是空着手去的,而是东拼西凑借了五千块钱,装在红包里,在分局局长的办公室,颤巍巍的双手递给局长,局长不接红包,他急的几乎要老泪纵横了,他心里清楚,局长收了红包,可能办事,也可能不办事,但是局长不接红包的话,一定不会帮他办事。局长尊重老人一生铁骨铮铮,不忍心让他难过,就接了红包。r
老民警凑的这个红包里,就有高子良二百块钱。最初老民警借钱的时候,高子良并不知道老民警的用意,直到文保分局局长亲自来到所里,委托文所长把五千块钱的红包还给老民警时,高子良才知道老民警借钱为儿子求官去了。老民警的钱虽然退回来了,他儿子的工作的确变动了,从侦查大队调到后勤处办公室,负责文案起草工作。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工作调动对他儿子的前程没有多大的帮助,老民警听了调动后,乐的嘴都抿不上。高子良问他:“老爷子,这有啥好的呀?”老民警笑呵呵的拍了拍高子良的肩膀,说:“有啥用?呵呵,跟你一样,在领导身边工作呗!”r
老民警有一个孙子,今年已经四岁了,早应该送到幼儿园去。可惜开发区分局成立不久,还没有分局自己的幼儿园,老民警住在老城区,幼儿园多是民办的,充其量只能达到看管孩子的作用。在孙子的前程上,老民警价值观又一次发生了转变。r
既然孙子的命运,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作为爷爷,他要帮孙子提提速——他的做法是,要送孙子去贵族幼儿园,原因很简单,他要让孙子从人生启蒙的时候,就身处在达官贵人的子女群中,为孙子的人生经营好他最初的一次人脉积累。r
贵族幼儿园的入门费需要很贵,因为老民警是永安市劳模,幼儿园给予了特殊照顾,只收十万元入门费,老民警为了凑这笔钱,卖了祖上传下来的唐三彩和字画,还差六万元。迫不得已,他们决定借高利贷。全家人盘算好下一步的经济开支,准备把家庭收入的五分之三划在孙子的学习和生活上,剩下的五分之二用在还高利贷上。r
高子良无意中发现老民警借高利贷的事情,心里替老人难过,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到头来连自己家里的生活问题都不能妥善解决。高子良在和文所长聊天的时候,顺口说了这件事情。文所长听了后,怔了一会儿,打开办公桌抽屉,拿出一沓钱,数了数,大概只有八千块钱,递给高子良,高子良知道,文所长准备捐助老民警呢,正准备接住钱的时候,文所长忽然把钱收了回去,摇着头,笑了笑,说:“高子良,你还是没开窍。”高子良不明就里,就问:“我哪里不开窍了”?文所长点拨高子恋:“钱就这么给你了,对你来说还有意义吗?既然想帮别人,你就自己想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自己琢磨去吧。”r
高子良又不傻,立即明白文所长说的是什么意思。那段时间派出所扫黄打非,高子良主动和老民警一组,手底下过了不少“嫖娼”的活儿,高子良搂草打兔子,雁过拔根毛,不到一个月,就帮老民警凑够了六万元。高子良把钱给老民警的时候,老民警哭了,他坐在椅子里,静静的任泪水在他的老脸上洒落,双手紧紧地揪着裤腿——他在挣扎,他在和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原则挣扎。r
高子良见老民警不收钱,知道老民警顾虑文所长会过问,高子恋:“这奖金是文所长发给你的。”老民警在所里这几年,领过劳保、领过降温费、领过取暖费,领过年货,唯独没有领过抓嫖抓赌后的提成奖金。不是文所长不给他发,而是老民警没来所里之前,就有英名被传诵——他原先工作的派出所,集体分了抓嫖抓赌后的提留款,却被他给告到了市局,害的全所人员把钱上交不说,所长和教导员还分别受了处分。所以,老民警在文所长眼里,是一根刺,也是个定时炸弹,指不定啥时候他会把自己看不惯的———人人都不该做——人人又都在做的事情给捅出来。这两年,老民警生活日渐艰辛,他也曾想过,希望单位能帮他解决下问题,可是碍于面子,他实在说不出口。r
高子良看透了老民警的心思,帮老人解决了钱的问题,也把老民警变成了自己亲密的朋友。老民警知恩图报,一直想找机会报答文所长。刚才他见到高子良和雷强私下里谈话做笔录,心里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不就是那些事情吗?r
高子良的话还没说完,老民警就说:“你别说了,王大同是什么人,我比你们更清楚,他上面是啥情况,我也知道一些,文所长想扳倒王大同这种人,用常规的办法,连门儿都没有。”老民警叹了口气,继续说:“也就是文所长了,再没人敢跳到体制外,冒着脱警服的风险,出格的办这种事儿,这年月,各个都想当官,早忘了自己是个警察咯,文所长啊,是好样的。”老人顿了顿,忽然笑了,说:“呵呵,他呀,这一步走的很危险,走的也很巧,警察嘛,就该这样子,办案子不敢冒险,只想当官,那还算什么警察?”r
老民警平日里不议论这些事情,心里却比所有人都看的明白。老民警拍了拍高子良的肩膀,接着说:“这是欲擒故纵呀,兜文所长是流氓警察,呵呵,这就好了,那就不会有人注意,文所长在悄悄干那些警察应该干又不敢干的事情咯”。r
“你指的是办王大同么?”高子良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