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官场密码全文阅读 > 第212章 省长与副科之间的距离

第212章 省长与副科之间的距离


郭黎明见李中远火烧火燎的样子,说:“中远,根据我接到哩通知,木有你。”

李中远红着眼,喝了不少的酒,说:“黎明,你说我是咋了?活儿也木少干,工作自认还行,信访年年都是市里四无乡镇,咋了投票就不中了?想不通!是不是领导们锅里木下我哩米呀?”

郭黎明一听,就知道李中远怀疑凤歧鸣没有考虑他提拔的事儿,就笑道:“不会,投票这一关就是凤书记也难掌控。”

李中远说:“你不知道,据我听说,这一次信访办主任只要进了前六名,后面四关就不用过了,直接提拔成副科级。”说着说着,泪就流了出来。

郭黎明还没听说这个消息,责怪道:“那你咋了不早说?这些事儿你应该提前给参加投票哩人说一下!只要知道了,木人坏你事儿哩!特别是凤书记,你更应该说一下!”

李中远哽咽道:“我害怕别人知道了跟我竞争。”

郭黎明叹了口气,说:“你到政府时间晚,好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再说有时候你说话不注意方式,无意中得罪了人,活儿虽说不少干,人也木少得罪,所以得票少了些。这次你肯定失误了!早些说一下,那些在中间摇摆哩人肯定会投你票。”

李中远说:“现在晚了,说这些话还有啥用?我也不耽误你复习了,走了。”

第二天上午考试的内容果然是些领导们讲话的内容,尤其是龙开疆讲话的内容居然占了五十分。郭黎明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答得也很顺利。下午三点开始面试,郭黎明出身农村,对武莜这些官场上的高层人物,至多是在他们到梓圩下乡时,以党政办主任的身份陪着吃顿饭而已,并无更多的交往。凤歧鸣深知郭黎明的软肋所在,就提前给面试主考官打了招呼。凤歧鸣在武莜官场的人脉很广,考官们也都很给面子,给郭黎明的面试分数打得很高。接下来的述职,郭黎明自不必说,述职报告写得妥帖而不夸张,上级主管部门县委、县政府两办人员平时对郭黎明的印象也不错,工作也不错,给郭黎明也打了高分。接下来的常委会投票,凤歧鸣在投票前夕,领着郭黎明拜访了杨弈清。杨弈清原来就在梓圩当过书记,对郭黎明本就很熟悉,连说没问题,没问题。晚上,凤歧鸣还是带着郭黎明到杨弈清家里,给杨部长和主管干部的副部长各送去了一万块钱。送完,凤歧鸣笑着说:“叫你跟着,就是为了叫你知道,我木有私吞你哩钱。”

郭黎明笑道:“你说这话叫我咋回答你哩。”

凤歧鸣笑了笑,说:“回家吧,不用担心,这次县委调人,党委书记意见应该算数。”

郭黎明听了,方才把心放了下来。

第二天,县委常委开了投票会议。最终把前几项得分总合起来,并进行了公布,郭黎明、王清分别排第一、二名。由于空缺职位有限,只取前三名。乡镇信访办改称群工站,群工站站长果如李中远所言,享受副科级待遇。外乡那些在第一轮投票中进入前六名的信访办主任,后面的四关不用参加,直接改任群工站站长,并且不占乡镇的三个指标。接下来,县委组织部开始把拟提拔名单报到市委组织部审批。

郭黎明有些诧异,问凤歧鸣:“咋了这回动人还要经过市委组织部?以前木听说过。”

凤歧鸣笑道:“现在哩事儿你还木看清楚呀?只要是行使权力哩事儿,上级都想插一杠子,多一道审批程序,人家就多一份发言权!听说外乡好些提拔起来哩人并木有按照党委书记意思走,而是上级直接压下来哩!你不知道我这次也顶住多少压力,省纪委都有人给我打招呼了。”

郭黎明也隐约听说梓圩政府一些还没有排上提拔队伍、资历嫩一点的,为了提拔,不惜重金,动用一切关系,运作到了省纪委,省纪委的领导亲自给凤歧鸣打了电话,本想着是那些人故造声势的,凤歧鸣亲自说了出来,看来是真的!提拔一个副科级干部,真的要找关系找到省纪委,省纪委的领导们也真能放下架子,亲自找一个正科级的乡镇党委书记说情?郭黎明想起了鲁望岳提拔时候,省长夫人亲自坐镇武莜县委,督促王国胜提拔鲁望岳成了团县委副书记,这样一比较,看来省纪委的人打招呼也是可能的!心里不由得冷了下来,脸也跟着难看起来。

凤歧鸣见郭黎明的脸色变得难看了,笑道:“你放心,无论是谁打招呼,假如县委给两个指标,一定是你跟王清哩。反正我也不怕,大不了适当时候再找人家给人家说说好话。”

郭黎明不想再说什么,只是感激地看着凤歧鸣。

凤歧鸣笑了笑,说:“忙去吧。”

拟提拔名单送到市委组织部后的第三天,就传来了一个叫人好多人都吃惊的消息:那些通过上县人劳局办的班,身份从工人转成干部的人是实践生,不属于正规的干部身份,不得提拔。

这个消息对郭黎明来说没什么影响,王清却是个实践生,被踢出了提拔的序列。

这一变更打乱了凤歧鸣对梓圩提拔干部的整体布局,立即调整了思路,给组织部汇报了,把第三名替补进了提拔序列里面。

王清勤勤恳恳在梓圩干了十多年,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加上武莜县委组织部长表哥杨弈清,工作加上关系,原以为提拔已成定局,谁知道最后却因为这个原因落选了,见了郭黎明,就说:“黎明,像我们这号儿实践生,不说外县,就是咱县不早就有好多人都提拔了吗?咋了轮到我了,上级市委组织部就开始审查了?听说外县哩就不审查。表哥说,这一回市委组织部之所以把对武莜审查哩特别严格,是因为咱县木有跟市里搞好关系。”

郭黎明说:“谁也木想到会这样儿来一下!再等等,说不定还会有转机。”

王清说:“有啥转机呀!这一回提拔跟我身份一样哩就有十几个,他们不停劲儿联系我,叫一块儿上市委组织部上访去。”

郭黎明说:“白去,去了,惹县委领导们心里不高兴,恐怕对下一步提拔更不好。”

王清说:“我也这样想,可不去不行,这几个人都赌了咒。”

郭黎明说:“非去不可哩话,白出头儿。”

王清十几个人翻阅了好多如《党章》这样的资料,力图为一举推翻市委组织部的结论,准备得很足。一行人到了市委组织部,不说自己是上访,而是请示干部政策。

王清问干部科科长:“《党章》第一句话就说‘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哩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哩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哩领导核心’,既然是领导核心,为啥工人身份就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既然当不成领导,又咋能体现‘工人阶级是我们的领导阶级’?何况我们现在已经是干部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