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官场风口浪尖:你有阴谋,我有阳谋全文阅读 > 第46章 被篡改的政府会议纪要文件(2)

第46章 被篡改的政府会议纪要文件(2)


  这也正常,毕竟,甄伟东已经退居二线,安全着陆。小事,也就罢了。这种事,是有风险的,犯不着。林晓麦记得,退下来的当晚,甄伟东曾经语重心长的说过一句话,这人哪,在官场混,就好比开飞机,飞的有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下落时有多平稳。

  甄伟东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林晓麦也别无他法,只能干等,耐心地等。

  双管齐下,应宏权告知林晓麦实情后,转而,又给蔡建莉打了个电话。他和林晓麦谈的是董芳婷供出她一事,和蔡建莉谈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城投发展集团一事。应宏权和蔡建莉的来往,源于五年前,当时,正逢新区城投集团改制。应宏权买通了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宋永林,私下篡改了政府会议纪要文件,偷梁换柱,把城投集团改为城投发展集团,巧妙地转移了巨额的国有资产。并邀请东大商学院副院长,知名经济学家蔡建莉,担任城投发展集团的独立董事兼首席顾问。说穿了,在资本运作上,蔡建莉是他的幕僚,军师。今天中午,从宋永林的口中得知,冯容海昨天的行踪,有点诡异,先是去市政府,后回家,不到半个小时,紧接着,又去了市工商局,单独会见了市工商局局长朱国光。这里面,必有猫腻。起先,应宏权也吃不透。回家后,仔细琢磨一番,心中也就有了更深层次地担忧。冯容海不会是发现了那份被篡改的政府会议纪要文件,有什么不对劲吧。在这件事上,应宏权自认为做的天衣无缝,五年的时间过去了,都没人察觉,无人过问。难不成他冯容海,还真的长有一双火眼金睛,盯上了这份文件,并识破。要是这个“大窟窿”真的被抖出,那可是天皇老子都保不住自己。到时候,别说是自己,就连宋永林,甚至是叶仁军,都难辞其咎。毕竟,叶仁军是副市长,是国有企业改革小组的组长,篡改这份文件之事,他也是知情人之一,或者说,他也是参与者,既得利益者,只是没有直接伸手。没有他点头,授意,宋永林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胆子,搞这么大的动作。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是,胆子大,也是有前提的。没有足够的权力做支撑,胆子再大,有些手,你敢伸,也没资格去伸。

  应宏权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因此,特意嘱托蔡建莉。让她出面,去探探冯容海的底。他去市工商局,到底是为了什么,调查城投发展集团,还是另有他事。打探清楚了,在能未雨绸缪,有所准备。

  冯容海接到蔡建莉的电话时,正准备下厨做几个小菜。平时,他对吃的方面,不讲究,或者说,没时间讲究,经常是拿方便面对付着。不过,今天是除夕,先放下工作,做几个小菜,喝点小酒,也算是犒劳犒劳自己。他原打算着把老丈人,丈母娘,还有前妻黄琳以及女儿冯萱,请到家里来,也算是吃个团圆饭吧。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过年呢。一个人,看着窗外的灯火通明,繁花似锦,内心的孤独感,不自觉地倍增。

  蔡建莉先是给他发了条短信,说是想见个面,冯容海没回。紧接着,就追来了电话。冯容海本想拒绝,但听说蔡建莉已经在楼下了,只好把她请上来。这么多年以来,他对蔡建莉的感情是复杂的,即便是断绝了联系,某些时刻,某个瞬间,也会不经意地想着她,念叨她。每个人,心中的某个小角落,都会储藏着某个人,某段往事。而蔡建莉,就是冯容海心中那个角落的全部。想忘,忘不了。想见,不能见。但是,重新见面之后,他发现蔡建莉变了,或者说,是自己变了。彼此变的陌生,尴尬,无所适从。冯容海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蔡建莉和应宏权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师生那么简单。如果不是,又会是什么关系呢。莫非,她和应宏权,和城投集团,也有着某种牵连。他正想着,被蔡建莉的敲门声打断了。

  蔡建莉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风大衣,在匀称地身材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有风度,有气质。里面配着V字领的绒衣,深邃的乳沟,若隐若现,再加上披肩的长发,和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地体香。一下子把冯容海的思绪扯到了20年以前,这种熟悉的体香,曾令他想入非非,魂牵梦绕。

  女人,如同一块磁铁,年轻的时候,靠外貌去吸引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取而代之的是气质和魅力。

  “来啦。”冯容海愣了愣,才说。

  “容海,你就不请我进来坐坐,不会是改变主意了,准备轰我走吧。”蔡建莉莞儿一笑,俯下身脱掉鞋子。

  就在一刹那,冯容海的眼神,定格在了那条幽深而绵长的乳沟上。毕竟,他也是个正常的男人,又正值壮年。和前妻黄琳离婚后,差不多有好几年的时间啊,没碰过女人了。看着蔡建莉这个曾经被自己捧在手心的尤物,能不冲动嘛。随之,他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了,曾经和蔡建莉翻云覆雨,偷食禁果的场面。恨不得扑上前,一口将她吞下。

  “怎么……怎么可能呢……欢迎还来不及呢。”冯容海语无伦次地说。

  “怎么,容海,大过年的,你一个人在家!”

  “你不是也一个人嘛?”冯容海反问道。

  蔡建莉叹了口气,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凑合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吧。看来,这关键时刻,还是老同学派的上用场。”

  “建莉,你先坐,我去做饭,很快。”冯容海指了指厨房说。

  “你会做饭?”

  在蔡建莉的印象中,冯容海对女人虽体贴,但是,却有一股子大男子主义。恋爱那会儿,憧憬将来时。她曾经傻傻地问过冯容海,结婚之后,他会不会帮忙着做家务。没想到冯容海却格外地较真,答道,男人的职责,是出去闯荡,养家糊口。家务,那是女人的天职。当时,蔡建莉只骂他没情调,连哄女人都不会。不过,内心却是高兴的。她喜欢冯容海的这种直率,不像有些男人,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心里面却满肚子的花花肠子。

  “没办法,孤家寡人的,要是没两下子,岂不是要饿死。”冯容海笑了笑,进了厨房。

  他并没有一开口,就询问蔡建莉的来意,不合适。她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不过,即便她不说,冯容海也能猜中七八分,她是为了应宏权而来。

  半个小时后,冯容海端出了五道菜,清蒸螃蟹,青椒炒肉,红烧鲫鱼,醋熘土豆丝,外加一个西红柿蛋汤,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厨房和客厅,隔了一道屏风,冯容海绕过屏风时,傻眼了,原本凌乱的客厅,变的整洁,有序,蔡建莉正在整理着茶几上的废旧报纸。

  “建莉,你是客人,怎么……”

  “容海,你跟我还客气啊。”蔡建莉笑了笑,转而问,“怎么,饭菜都准备好啦?”

  冯容海点了点头,说:“先吃饭吧,这些先放着,等会儿我来理就行了。”

  “你要是会整理,也不至于乱成这个样子。容海啊,这一个家庭啊,没个女人,是不行的。”蔡建莉用绳子系好废旧报纸,才起身,跟着冯容海到了餐桌前,顿时傻眼,“容海,看不出来,你真有两下子。”

  “几个家常菜而已。”

  “容海,我们认识也有个二十几年了吧。我可从来没吃过你做的饭菜,今天可算是荣幸之至。又是除夕夜,这样吧,家里有没有酒,喝几杯,热闹热闹,怎么样?”

  “酒倒是有,不过都是东州本地酿的烧酒,酒精度很高。”

  “喝本地烧酒,才有过年的感觉嘛。”

  酒过三巡,蔡建莉两颊微微泛红,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地动人。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情此景,冯容海又想起了,20年以前,两个人也是在酒后,第一次偷食禁果的场景,历历在目。在他记忆中,蔡建莉不胜酒力,或者说,压根儿是不会喝酒的,顶多半瓶红酒。可是,现在已经是半斤烧酒下肚,她依然清醒得很。可见,这些年,有了身份,有了地位,应酬也就多了,酒力也见长不少。酒量,有天赋,许多人,把酒量归结于遗传。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全对。就拿冯容海来说,两斤白酒,不成问题,主要是因为遗传。他出身在海边,父辈经常出海打渔,为了取暖,都会带上个几斤的高浓度烧酒。因此,冯容海能有这么好的酒量,也不稀奇。不过,一般的场合,他是不沾酒的。酒,会乱性,一乱性,就容易犯错误。不过,一大批人,尤其是在官场和商场混的人,好酒量,是硬生生的吐出来,锻炼出来的。无酒不成席,酒是饭局的调和剂。上了酒桌,就得喝酒。喝了酒,有些事,才能开口去谈,才能谈拢。但是,真正的交际高手,除了有酒量,更多的是酒胆。酒胆,就代表着气场。你一上场,自然就有了一种震慑力。其他人,酒量再好,也不敢和你较劲。

  不到半个小时,两个人就干点了一斤烧酒。蔡建莉抽出一支女士烟,点上。

  “建莉,你怎么……”

  “怎么也会抽烟是吧?”蔡建莉淡淡地笑了笑,说,“容海,其实在我们这个圈子,也是有压力的。我是商学院主管行政的副院长,经常要和官场和商场上打交道,他们个个都是人精,压力能不大吗?”

  冯容海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容海,听说,你真的对新区城投集团动手了?”抽完一支烟,蔡建莉问道,亮明了来意。

  “是的,有什么不妥嘛?”冯容海反问道。

  “容海,其中的利害关系,我先前就跟你分析过,你终究还是动手了。”

  “建莉,之前我也跟你说过,这是我的职责!”

  “容海,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坦诚相告。”

  冯容海又点了点头。

  “这起案子你准备查到什么样的程度?”

  “建莉,你这话,我可就有点听不明白了,什么叫查到什么样的程度。有问题,不管是谁的问题,都必须要去查。至于到什么样的程度,不是我能决定得了的,而是要看案子本身。”

  “如果说案子和应宏权有关,或者是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你也不手软?”

  “那是当然!”

  “容海,我还是奉劝你一句,查到差不多的时候,就停手吧。要不然,对谁都没有好处。”

  冯容海吞下整整一杯白酒,也点上烟,抽了几口,抛出了憋在心中良久的疑问,说:“建莉,有个问题,我也一直想问你,你和……你和应宏权到底是什么关系?”

  “容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建莉,如果你们真是单纯的师生关系的话,为什么你会三番五次的帮他说话,替他出头。”

  “容海,你的意思是说,我重新和你联系,是为了应宏权!”

  “建莉,坦率说,我应该把你想成是这种人。可是,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我,会不会也会有这方面的疑问呢。”

  两个人围绕着这个话题,你来我往,争执了近半个多小时。冯容海有冯容海的立场,蔡建莉也有蔡建莉的目的。始终达不成一致地看法,尿不到一个壶里面。

  “建莉,在这件事上,我决心已定。”冯容海没有半丝妥协的意思,转而又说,“今天是除夕夜,我希望我们老同学之间,能坐在一起,好好的吃顿饭。只谈私事,不谈公事。”

  蔡建莉陷入了沉默,大约过了五分钟,才站起身,表情复杂地说:“容海,看来今天我不应该来见你。你没变,和20年前以前,还是那么的固执,是我变了。”

  “建莉,我……”

  临走前,蔡建莉递给冯容海一张名片,意味深长地说:“容海,以后再有机会,也许我们只能坐下来,谈谈公事,不掺带任何私人感情的公事。”

  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就大相径庭。城投集团,在冯容海看来,是公事。到了蔡建莉的眼中,却成了私事。既然谈不拢,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彼此都是为了利益,冯容海是为了大局利益。而蔡建莉,是为了私人,或者说,某个小集团的利益。更深层次的说,一个是为精神,一个是为物质。

  当下的社会,我们碰上的,恰恰是一个物质饱满,精神却贫瘠的时代,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肩膀上都肩负着庞大的未来。都为不可预知的“满足感”拼斗着。但是,所谓的“满足感”,早被商业化和利益化,稀释的面目全非。这是一个只有人教我们如何成功,如何有高明的手段索取利益,而没有教我们很好的保持自我的时代,一个病态的时代。

  蔡建莉离开后,刚刚泛起暖意的房子,又瞬间降温,变的冰冷,充斥着冯容海的体内。他分不清,这种寒意,是温度导致的,还是蔡建莉的所作所为,带来的。显然,话里话外,蔡建莉已经默认了,她和应宏权之前,非同一般的关系。她今天上门的目的,除了继续游说,也是来试探自己的。

  冯容海带着醉意,冲上一杯浓茶,靠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思绪随着天花板,旋转着,旋转着,直到脖子发酸。才垂下头,点上烟,驱赶着周遭的寒意。片刻之后,他垂下头,眼神定格在了蔡建莉的名片上。蔡建莉除了担任东大商学院副院长一职之外,同时,还有着十来个头衔,不是某个协会的会长,就是某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十来个头衔占据了名片的正反两面,冯容海翻到背面,傻眼了,罗凤新区城投发展集团首席顾问。他揉了揉眼睛,确定无疑,的确有“发展”二字。这样一来,所有的事情,也就解释的通了。蔡建莉和应宏权,关系确实不简单。而且,这种关系,早就五年前,就建立了。

  如果说,蔡建莉重新和冯容海联系,纯粹是为了个人利益,也不全是。要不然,第一次见面时,她也就不会劝他离开罗凤新区,离开那淌浑水。只要冯容海点头,她就会帮忙着打点关系。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她对冯容海,是有感情,不想和他发生正面冲突。只是没想到,冯容海却如此的执拗,硬是咬住城投集团不放,最终还动了手。今天来之前,蔡建莉做好了两手准备,先是劝导,实在不行,只能用杀手锏,留下名片,让冯容海自己去悟。其实,这张名片,蔡建莉是刚印制的,特意添上了“罗凤新区城投发展集团首席顾问”一职。目的,就是为了给冯容海暗示。希望能看在当初的情谊上,适可而止。

  但是,最终,蔡建莉等来的,依然是坏消息。过完年,正月初七,机关上班的第一天,新区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林晓麦被带走。这次,采取行动的,不再是公安分局,而是廉政办。这也是廉政办挂牌一来,第一次公开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