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简单,凭老田和他的交情。”
“按级别,老田是他的下级。论亲疏,雯雯也不是老田的亲生女儿。这里面,隔着好几层的关系,邹主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办了,你就觉得没任何的问题吗?”
“能有什么问题,我看,是你有问题。在纪委系统得的时间久了,整天疑神疑鬼的,好像全东州,就你一个清官似的。”说完,吴新风嘟了嘟嘴,便摔门而去。
丁国凯本想冲出去理论,想想,还是作罢。这家庭,本就是最不讲理的地方,尤其是和进入更年期的女人理论,就更不是明智之举。吵来吵去,闹来闹去,最终,还是得男人低头,认错。与其浪费时间,吵个不可开交,还不如静下心来,揣摩揣摩邹文怀的用意。邹文怀能卖田亚洲这个面子,也算正常,毕竟,他们有私交。官场上,就是如此,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帮着帮着,彼此就抱成一团,上了一艘船,进了一家门。但是,邹文怀如此上心,办的如此神速,干脆,就不正常了。况且,这还是间接关系。思来想去,想必,邹文怀一定是有所图。那到底是图什么呢,是他和田亚洲之间的利益交易,还是另有所图。如果另有所图,看中的又是什么。不会是自己吧,想着,丁国凯的心猛地抖了一下。邹文怀是宋永林的人,宋永林在查处城投集团的态度上,是摆明的,上线,是不能查。底线,是不能深挖。而这件事的主角,除了城投集团,就是廉政办。而自己,又是廉政办的副主任。那么,关系就变得微妙了。邹文怀解决了女儿丁雯的工作问题,虽说自己不知情。但在外人看来,这种事,能和自己无关嘛。如此一来,自己和邹文怀便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至少,可以在冯容海面前,混淆视听,干扰正常的工作。等到一换届,宋永林成了新区正式的一把手,党委书记。到时候,事情可就更棘手了。时间拖得越久,对查案越不利。说穿了,廉政办不是和某个人,某个利益集团在斗法,而是和时间在赛跑,在规定的时间内,你到不了终点,就只能退回起点,重新来过!再往深处刨,邹文怀是为了自己,为了屁股底下那张宝座。宋永林和钱仁昌,在打党委书记的主意。而他,看中的是管委会主任这把交椅。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邹文怀这一招,是在借势。借宋永林的势,同时,还想借廉政办的势。借势是一门大学问,官场上,稍有成就者,都是借势高手。他们敢借,能借,会借,巧借。借着借着,往往能借出一片新天地。先是借用他人的肩膀为平台,拉大旗作虎皮,慢慢地,他也成了老虎。许多领导的亲信和秘书的升迁,靠的就是借势。
想罢,丁国凯准备给冯容海打个电话。考虑再三,还是放下手机。显然,这个时候,主动找他,是不合适的。他顶住压力,当着几百号人,拍了板,做了承诺。宋永林等人一定会死咬住不放,找他的麻烦。搞不好,还会闹到市里面。有一点,邹文怀和田亚洲,说的没错,毕竟,冯容海在新区党委班子中,名列第五,上面还有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再往上,还有市领导。这么大的事情,是没有决定权的。一不汇报,二不请示,想当然的大包大揽,破坏了游戏规则。那些游戏的制定者,以及遵循规则的人,能视而不见,能坐视不管吗?
的确,宋永林赶到现场,得知情况后,勃然大怒,当场,就向冯容海发起了飙,开起了炮。
容海同志,你还有没有半点的组织纪律性。这么大的事情,不要说是你,连我这个管委会主任,都做不了主。你这么做,只会让局面越来越糟糕,形势越来越复杂。我知道,你一直认为城投集团有问题,死盯着不放。但是,你也不能为了查案,而采取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来给自己造势,让整个新区管委会来给你背黑锅吧。你要明白,你站在这里,代表的是组织,而不是你个人。
宋永林嘴上虽这么说,其实,心里面是赞成冯容海的做法的。集体上访,事前,又没有任何的征兆。老百姓硬要讨个说法,权宜之计,只能先点头。当务之急,是疏散人群,否则,时间一长,人只会越来越多,甚至一些看热闹,瞎起哄的人,也会加入。要是,媒体再一介入的话,事情可就闹大了。至于,要不要处理,该怎么处理,从长计议。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那个组织者,策划人,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软硬兼施,让他把头缩回去。如此一来,上访者便成了一盘散沙,想要再闹事,就难了!这种事,对于宋永林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况且,城投集团那档子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不能再一味的压着,捂着,盖着,是该动动刀子了,最起码,象征性地动动刀子是需要的。要不然,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如何动刀子,宋永林也想好了,既然出了那封匿名举报信,那就让城投集团的办公室主任董芳婷,扛上所有的责任。为此,他之前就已经让秘书赵洋,向应宏权转达了这个意思,应宏权也已经点了头。这样一来,上访事件就不再是坏事,而是好事。用些手段,把上访事件,转化为政绩,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宋永林气的不是冯容海的处理方法,而是处理方式。冯容海脑子一热,擅作主张,突然跑出来,抢了头功,这不等于把他的权力架空了嘛。官场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人前使阴招,背后捅一刀,归根到底,是为了权力。权力代表着话语权,拍板权。冯容海却来个越俎代庖,太不像话了。
对于宋永林的责备,冯容海没有过多的反驳。他明白,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自己的确是有错的,错在违反了游戏规则。这种规则,虽然未成文,但许多时候,却是最高的准则,甚至于,凌驾于法律之上。木已成舟,让宋永林发泄发泄也好。反正,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要收回,就等于毁了政府的信誉。宋永林不可能,也不会去走这步棋。在宋永林看来,冯容海的话,只代表他个人。但是,在上访者心中,他的话代表的是组织。冯容海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不过,宋永林的如意算盘,也有打错的地方,也有失算的时候。不知哪个好事者,把上访事件的来龙去脉,现场照片,放到了东州论坛上。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市里,传到了市长吴哲的耳中。当天下午,吴哲便给他打来了电话,表扬了冯容海处理突发事件的做法,同时,还下了指示,彻查城投集团。之前,在城投集团这个问题上,市长吴哲有过多次的暗示,如此的简单明了,还是头一次。最令人心寒的是,用到了“彻查”这个词语。查和彻查,不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更是本质上的区别。查,是试探性的,最多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走个形式。实在不行,就找个人做替罪羔羊。彻查,是动真格,抡大棒子,目标瞄准的不是一个人,而且一群人,一个利益集团。惊慌失措的听完市长吴哲的指示,宋永林心里乱成一团麻,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没了主意,只好请示老领导叶仁军。
他眼中的大事,到了叶仁军那里,却成了小事。叶仁军让他稳住,不要惊慌,吴市长的话只不过是在装腔作势,做做样子而已。毕竟,发生集体上访事件,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影响恶劣。他这个做市长的,自然需要鲜明的态度,把话说得严重些。同时,叶仁军还向他下了一道旨意,为了大局,让应宏权尽快把补补偿款这个窟窿堵上。
直到周日中午,冯容海才给丁国凯打来电话,说明了情况,还点到了市长吴哲对此事的态度。昨天下午,市长吴哲在给宋永林打电话时,冯容海正在他的办公室。吴市长的一句彻查城投集团,仿佛给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官场上,许多事情,包括查处腐败,自上而下,比自下而上,操作起来,要容易许多。上面发号施令了,阻力和压力,自然会变小。
末了,冯容海问道:“老丁,你不会误以为,上访事件和我有关吧?”
“老冯,如果有关,也是和我们有关,和廉政办有关。”
两个人会心地笑了笑,此时,无声胜有声。彼此的默契,不言而喻。
“老丁,看来,我们的假期要报销了。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真正地对城投集团动刀子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董芳婷采取必要的措施。”丁国凯心领神会,道出了冯容海下半句要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