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怪咖心理学全文阅读 > 第3章 恋物癖——重口味的物品有人爱(1)

第3章 恋物癖——重口味的物品有人爱(1)


  内内去哪儿了?

  应该有不少女性朋友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

  啥情况呢,没错,就是发现自己洗好的晾在外面的内内悄无声息不见了……

  笔者的朋友中也不乏这种遭遇者。

  罗密和珺是高中时候的同学,其实在毕业之后因为各自工作的关系,已经很难有空再见面。前不久,两个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有聚到了一起。

  当然,珺算得上美女。S形的身材,白皙的脸蛋儿,披肩的长发,挺翘的……

  可以说,珺是那种男人打眼一看到就忍不住侧目的女人。

  本以为老同学见面,肯定是聊不完的人生大道理,哪成想,一见面,珺开口就跟罗密说:“奶奶的,老娘最近丢东西了!”这话说得罗密一愣,然后就笑着打趣她说:“你这家大业大的,丢点东西算个啥?”

  在同学中,珺的老公事业做得不小,人也不错,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罗密还受邀参加了婚礼。

  听到罗密这么说,原本大剌剌性格的珺居然难得地脸红了一下,然后显得很是羞窘。看到她这样子,罗密的兴趣一下子也来了,笑着说:“哎呦?看起来丢的是很重要的东西嘛!说说吧,是不是把你们家那位给丢了?”

  珺白了罗密一眼,没好气地说:“去去去,这么多年没见你了,嘴巴这味儿还是那副德行,一点儿都没变!”

  闻言,罗密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这个占便宜的机会,连忙做感叹状摇头晃脑地说:“天啊,真没想到,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当初我嘴巴的味道啊……”

  哈哈,和老同学这么开开玩笑真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尤其这老同学还是一个十足的美女。

  当然,罗密说完这句之后就差点受到遭K的待遇。没办法,她也只能求饶了。

  在罗密一再追问下,珺终于还是很难以启齿地跟罗密说了她丢的到底是什么了。

  原来最近的一段时间,珺发现,有好几次自己清洗过的内衣以及丝袜,嗯,还有小内内神马的总是无故就丢了。

  起初的一两次她还以为是自己忘记了放在哪里,最后却是发现,的确是被人给偷走了。

  最后,珺一张俏脸儿气得煞白,恶声恶气道:“你说吧,怎么有这么下流的人啊!”

  罗密笑着安慰她几句,道:“我说老同学,你这个嘛,应该是遇到恋物癖的人了哦。”

  一听到罗密说“恋物癖”,珺也来了兴致:“恋物癖?啥是恋物癖?”

  然后罗密就对珺仔细地解释了一番什么是恋物癖。珺听得眼睛都直了。饶是过来人的她都觉得太重口味了。

  当然,在听完了罗密的讲述之后,对于偷了她小内内的那位也不像先前那么生气了。

  其实,恋物癖指的就是,在强烈的性欲望和性兴奋驱使下,做出反反复复去收集异性使用过的物品的举动。

  几乎仅见于男性。这类恋物癖患者,罗密通常都称呼为“内内爱好者”。

  这类“内内爱好者”们所恋物品,大都是直接同异性的身体有过接触的东西,比如:乳罩、丝袜、内裤,等等,然后通过抚摸、嗅闻这些东西,或者同时伴以手淫,又或者是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要求性对象持此物品,由此来获得性的满足。

  也就是将用所恋的物质当成用来给自身性刺激的重要来源,以此来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

  当珺听罗密说到这里的时候,眨着她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用很古怪的目光看着罗密,然后悄悄地低声问罗密:“那……这么说的话……是不是那些喜欢使用情趣物品的人也是……”

  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罗密真是忍不住地笑出声了。哈哈,看来她家那位看起来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居然还有这个喜好呢!哈哈!

  嗯,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其实,在性爱中使用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不属恋物癖。

  听罗密给出确切的答案之后,珺明显是松了口气的样子。哈哈。

  其实,恋物癖这种症状大都是开始于青春期,患者的群体大多数是男性,这类病患若是处于严重期,极有可能会引发患者不惜用非法手段,比如偷窃或者抢劫等一些方式去获取异性的物品,所以,若是具有这种倾向的朋友,最好能够在初期很好地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控制。

  因为长时间以此来对自身进行性刺激,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到正常性爱的质量,甚至对正常性爱不感兴趣。

  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认知,最好是及早进行治疗,正确理解、正确对待恋物的心理和现象,及早去进行正确地纠正,因为年龄越小,纠正的难度也就越小。

  通常的恋物癖病患所恋的对象一般包括比如:鞋子、丝袜、制服、内裤、手套、胸罩,等等,或者是迷恋由某些特定的材质所制作的服装和随身用品。

  当然,除了物品之外,恋物癖患者的恋物对象也可能会是人体的某些部位。

  比如:发丝、美腿、美足、鼻子、胸部、生殖器官,等等。

  其实与恋物相关的唤起性刺激的现象,大部分人身上都普遍存在。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恋物变成对自身的性,或者社会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个时候才被视为问题。

  所以,若是这类疾病不治疗,会对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个方面是,患者许多的行为,比如偷取女性内衣内裤等这些物品,又或者是在女性面前突然暴露出自己的阴茎,还有偷窥女性等一些行为,其实在给女性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同时,也会给患者自身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若是这样的行为被他人发现,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病患自身的声誉以及工作,更有甚者将会因为没有办法,无力承受这些巨大的社会压力而选择走上绝路。

  另外一方面就是前面所说的,对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久而久之往往会导致婚姻变得不幸,还有可能导致后代出现类似的问题。

  心理研究所

  性心理障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的形成往往和病患小时候的经历密切相关。

  所以,这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关键还是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两条腿走路。

  将药物治疗作为治疗的基础,目前在我们国家,在性心理障碍治疗方面已经十分专业,所以,病患首先要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在你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且敢于与它直视的时候,也就是摆脱恋物障碍的开始。

  最爱尸体?——恋尸癖

  提起“恋尸癖”这词儿,多数宅男宅女们能想到“禁播”这俩字,因为在世界恐怖电影史上,对于恋尸的影片啊神马的,观众所给予的态度永远都是嫌恶心。

  “恋尸癖?这么重口味的东西?”

  “别提了!我吃饭呢!”

  “我的胃都要吐出来了!”

  就是那些明明心里看着倍儿兴奋的家伙们,表面上也装出一脸鄙夷的样子,然后掐着鼻子摆摆手。当然,大部分嫌恶心的人是真的,毕竟死者为大,当一个尸体躺在面前的时候,不把活人吓死才怪。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嘴上不说,心理却已经泛起阵阵波澜了。

  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突破这“禁播”的标尺,收藏这种道德伦理加三观尽毁的影片。为的不是寻求主观上的刺激,而是满足自己客观的生理需求。

  不过,说归说,如果你没有恋尸癖,那么就算我借你八个胆子,你也绝对不敢半夜挖老祖宗坟去……在作者的职业生涯里头,遇到有恋尸情结的患者还真不少。其实他们主要是纠结在对尸体的好奇心和自己的控制欲上,像那种所谓偏激的真正“恋尸癖”患者为数不多。

  有些病患,被外界称为是“变态”,说起他们,大家总是一股人人喊打的劲儿,而恋尸、盗尸,就更加不用说了。

  尸体是人尊严的最后体现,当然,尊严这个层面上老祖宗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是值得注意的。“谁也不能掘人家祖坟!”再加之鬼神之说,尸体的神秘感大增。在国外,恋尸癖患者很多,由于很多地方都是完整的尸体葬在墓地,所以,盗尸屡见不鲜。换到国内就不一样了,之所以大家不敢盗墓,完全是因为中国的“鬼”比较高科技,提起盗墓就想起了鬼,再怎样恋尸的人,估计在初期盗墓的时候都吓尿过几回裤子。

  可是,总有些人要逆“意”而行,将老祖宗和鬼神之说都放在一边,这些人,我们称之为盗墓贼。而和盗墓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我们称之为盗尸贼。

  说到盗墓贼,你一定不会将他们与江洋大盗联系起来,偷死人的东西,只不过干扰了尸体的休息。而提起盗尸贼,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时时刻刻想吐的想法。这么惊悚的事,远比看个恐怖片更过瘾。盗尸贼对尸体充满了好奇心,而这种病态的好奇心发展下去,就会一发不可收,如果接触不到尸体,这种好奇心会受到压抑;一旦接触到尸体,好奇心便会大幅度提升,他们普遍对活生生的身体不敢兴趣,支配欲强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恋尸癖”!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鬼鬼祟祟来到了后山的林子里,那里面有几座新坟。

  当他掘开坟墓后,发现里面躺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少妇,他不禁咽了咽口水,心理在挣扎,是挖还是不挖呢!说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他是个盗墓贼?你错啦,他要偷的可不是陪葬品,他要偷的是这个“人”,这尸体刚下葬不久,还没有发生腐败,看着眉清目秀一“尸体少妇”,他挣扎了半天才将尸体拖了出来,拖着尸体回家的路上,尸体随着惯性动了动,吓得小伙子险些失禁,差点以为少妇的“阿飘”!小伙子是既兴奋又害怕,看着貌美如花一女尸,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对尸体进行了猥亵。这种恐惧兴奋各一半感觉,让小伙子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这毕竟是一尸体,这么配合的一尸体,让小伙子对“她”宠爱有佳。他甚至还给尸体买了新衣裳,时不时还来个模特展示。

  之后,不幸的是,毕竟那是具尸体,保存不当,女尸迅速腐烂,房间里也充斥着一股腐烂的臭味,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只有将尸体拖回坟地,然后再次下葬。

  没了尸体,小伙子的日子可不好过了,他感觉自己萎靡不振,万不得已,他又一次提着工具去掘了别人的坟墓。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的胆子也大了起来,都说熟能生巧,没多长时间,小伙子就从墓地里拖出了一具尸体。

  由于新坟墓碑上没刻字,小伙子用手电筒一照,地上躺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叔”。这让小伙子有些失望,只能将“大叔”拖回了家,犹豫了两天后,他对“大叔”实施了鸡奸,不巧的是,“大叔”的空墓被家人发现,然后报了警。

  空坟造成了全村人的恐慌,有人说是“大叔”复活了,自己散步去了;还有些人说“大叔”得道升天了,成了神明。没过几天,小伙子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警察叔叔来他家里一看,好家伙,床上赤身躺着一具尸体,查证后,果然是“大叔”。东窗事发,小伙子被警察叔叔给带走了。死者家人觉得难以置信,这种恐怖的事,竟然真的发生了。

  像小伙子这样的“恋尸癖”患者,实质上属于性变态的范畴,他们普遍对于自己活体的伴侣不感兴趣,反而对待死去的人,有着强大的好奇心。不少学者认为,这样的“恋尸癖”,其实暗示了人类内心对死亡的好奇,他们希望依仗尸体的刺激来感受濒临死亡的感觉。

  事实上,有着恋尸情结的人,对于尸体的理解,不过就是一个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东西”,他们通常不会受自己道德、理智约束,在面对尸体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很大程度上降低。

  恋尸者普遍将人和生命视为物,这两种东西的价值不过就是对物品的衡量,还有很多恋尸癖患者在得不到尸体时,甚至不惜去制造尸体,这种病态反应,造成了他们漠视生命、无法正确认知生命。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当然我可没说她就是恋尸癖。平常的时候,这货经常会拿一些上好的水果,然后包装好,等着它静静发霉,在她的认知世界中,这样的东西是艺术。我曾经大着胆子和她住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中,我经常能发现,冰箱里面的罐头已经过期很多年了,无意打开盖子,整个世界便都弥漫着一股生猛的臭味。

  吃早点的时候,她也经常会拿出一些恶劣至极的“艺术品”摆在面前,这种严重影响食欲的东西,在她看来,是用来消食的佳品。

  当然,伴随着这样重口味的早餐,“配菜”就更加生猛了,我不止一次在听到这货在我吃饭的时候讨论尸体,那种惟妙惟肖的形容,恨不得将尸体上有几条虫都形容出来,而我就差把满胃的酸水都吐出来了。

  据我的分析,我这个朋友只是对那些“特殊”的东西有好奇心,这种所谓的好奇心,不过就是对新鲜事物的一种另类认知。当然,这种认知也是比较偏激的。

  她执着地将自己定位成恋尸癖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她所好奇的东西,和尸体一样,都是会腐烂的,这种现实情况下,很少接触的情景,最终对她的吸引超乎想象。

  后来,由于面包发霉招来了许多小强,而我这朋友向来最怕这种东西,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她只得放弃了这一行径。

  由此可见,只有受到另一个冲击的时候,病患才能放弃本身的冲击。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冲击疗法,只能说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命中注定。

  他们心理上不会在意别人称呼自己为变态,甚至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值得激烈争论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恋尸癖”患者心理压力大,害怕别人的指责,于是,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在内心不断的挣扎后,逐渐让自己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而自身的恋尸情结也会加重。

  恋尸癖虽然被认定为变态,但他们除了认知上的变态,一般情况下,他们展示给陌生人的是与常人无异的状态。但是,一旦他们独处时,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就会大大减退,对尸体的好奇感也会尤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