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宫斗:春全文阅读 > 偶遇(2)

偶遇(2)


秦如菀躺在我的床上,两道浓浓的眉毛揪紧着,干涸的唇瓣有些裂了。我用热毛巾给她润了润脸,她许是感觉到了温暖,脸上的紧促逐渐平和下来。我见她身上湿透,便脱了她那身旧得掉色的衣裳。r

我抬了抬她的手臂,她的嘴角却轻溢了一声哀鸣,似雏鸟般轻叫。我惑然,撩起她的袖子一瞧,竟然满身是伤,像是用藤条一类细长的东西打上去的。画珠端了盆热水进房,亦见了那些伤痕,心疼地说:“娘娘,这孩子真是可怜啊。”r

我叹息,问:“你打听到她是什么身份吗?”r

画珠点头,说:“娘娘料想的没错,她也是护军参领秦继昭的女儿,只因为她的生母出身青楼,所以她在秦府就像个下人一样生活。这次是跟着秦如蓉入宫的,但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被罚跪在雪地里。”r

秦如菀惊醒了,一见这陌生的地方,缩着身子望着我。画珠含笑地瞧着她,说:“这是皇后娘娘,娘娘仁慈,不必害怕。”r

“皇后……娘娘?”秦如菀那双点漆的小眸子将我看了个仔细,见我眉目慈善,这才放松了戒备。r

我吩咐画珠,道:“去取些点心过来。”r

画珠端了两三碟糕点,摆放在秦如菀的面前。秦如菀想必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糕点,眼眸沉了沉,却不敢有所举动。我笑了笑,亲自取了块梅花糕给她,道:“饿了吧?这梅花糕可好吃了,外头可是吃不到的。”r

秦如菀犹豫了一下,颤颤地伸了小手出来,接了梅花糕放到口中尝了尝,脸上瞬间流露出一抹纯真的笑容。我细细瞧她,其实她的模样生得极为端正,脸颊娇嫩白皙,晶莹如玉,眉不描而弯,唇不点而红,犹如新月生晕,尽显天然之美。r

她食量小,才吃了一点便已裹腹,睁着漆漆的眸子望着我隆起的小腹,充满好奇地盯着看。稍时,她忽然冒出一句话:“我可以摸摸他吗?”r

我点了点头,她笑如桃李,小手轻轻地抚了一下,感慨道:“蓝姨说,我娘怀着我时,也是这样摸摸我的。”r

我又见她手腕附近的瘀伤,试探地问道:“你身上的伤是谁打的?”r

她听闻,又忽然之间与我拉开了距离,惊吓地缩成一团,咬着唇不说话。我笑了笑,凑近她,说:“你不用怕,告诉我,我给你做主,以后就没有人敢欺负你了。”r

她缄默,思量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说:“是小姐。”r

我吃了一惊,她口中的小姐应该就是秦如蓉。我只以为秦如蓉傲慢了些,却不料她小小年纪,却这般心狠手辣,居然对自己的亲妹妹能下这么重的手。恰逢此时,宫门口传来声响,随后顺子站在房外回禀,说:“娘娘,秦姑娘求见。”r

我见秦如菀面露忧色,便吩咐宫女小心陪伴,然后叫上画珠去见一见这位秦姑娘。我统御的后宫,绝不允许再发生私刑和人命,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也有生存的权力!r

画珠扶着我去西殿,走至门口却顿了顿,见秦如蓉孤身前来,不由低声一叹,说:“娘娘,这丫头倒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居然敢一个人过来。”r

“走吧。”我淡淡地说,提步入内。r

秦如蓉盈盈福身,说:“如蓉见过皇后娘娘。”我示意她入座,她亦不露半分胆怯,举止大方地坐下,说:“如蓉听说娘娘将我的一个婢女带到了凤翔宫,所以如蓉特地过来领她回去,多有冒昧,望皇后娘娘宽恕。”r

我笑睨着她,同为姐妹,却是天壤之别。画珠说的没错,这个秦如蓉假以时日必会是个厉害的人物,仅这般年纪就能瞧出端倪了。我声色未动,斜斜瞟她一眼,才说:“皇宫不是普通的地方,赏罚皆有宫规,就算奴婢犯了错,自有尚刑司处置。可我却见你那个婢女浑身是伤,你有何解释?”r

她不卑不亢,从容应答:“如蓉不需要解释。她并非宫中人,自然不受宫规约束,她犯了错,我当然能罚她。”r

我微微一怒,道:“既入了宫,就受宫规管制,难道芸妃不曾与你说过吗?何况,她是你的姊妹,你竟然没有一点点的手足之情吗?”r

她目光坚毅,豪言道:“普天之下,尚有仕农工商四等人。人伦纲常,莫不是讲亲疏嫡庶,她出身低贱,皇后娘娘岂能让如蓉与她称姊妹?”r

我见她自恃极高,已然是目中无人,便道:“你既然这么说,那就回去吧。至于如菀,我自会让你父亲来领她回去。”r

她亦跟我话不投机,多说无益,于是福了福身,道:“如蓉先行告退了。”r

画珠见她走远了,才叹说:“娘娘,这可真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丫头跟芸妃还真像呢,不,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

我心中感慨,化作一叹,朝画珠说道:“明儿让顺子将如菀送回去,告诉秦继昭,就说我与如菀投缘,认她做了妹妹,让他往后善待如菀。”r

画珠疑了疑,道:“奴婢有些糊涂了,娘娘不过跟那孩子只有一面之缘,却纡尊降贵认了妹妹,奴婢怕会有流言。”r

我感喟道:“看着她,我就好像看着佩儿一样,她跟佩儿是一般年纪的。或许是跟她有缘,你只管去办吧。”r

次日,顺子奉命带秦如菀回了秦府,回来告诉我说,秦继昭感念我的恩宠,往后自然不会亏待她了。自玉离师傅诵经念佛后,后宫仿佛真的祥和了不少,太皇太后的凤体也好转了。r

年关将近,弘烨自腊月二十六就封玺了,一切公务暂歇,要到正月初一才开始临朝开玺。这几日,他多数在凤翔宫中陪我,偶尔也去延禧宫,但从不在延禧宫过夜。顺子手持长杆,往宫门两侧挂上弘烨御笔所书的桃符。我赏了半晌,弘烨的字挥斥方遒,在这冰天雪地里,大有破雪迎春之感。弘烨另有几副联子,命张四德送往后宫各处,后宫除旧迎新,自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