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江助理给秦海浪送来几件简单的灶具,秦海浪就能喝开水,煮着吃方便面了,他感到很幸福、很满足,心里乐开了花。她让他结束了将近一个月干吃方便面、喝自来水的生活。他发自内心很感激她。都说南方人抠门,他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哪里都有大方的人,江助理就是最好的例证。
秦海浪一头扎进《平凡的世界》里,跟着小说中人物同呼吸同命运。看到高兴的时候,不由得哈哈大笑。看到悲伤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
用了十天时间,秦海浪把《平凡的世界》一至三部贪婪地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他觉得,自己跟孙少平的命运很相似。他要挣了钱,也要像孙少平一样,给家里箍几眼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出面子石窑。
他每天除了看小说,就是期盼着有意外出现。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说不定哪天,天上真会掉馅饼,这个馅饼兴许会砸到他的头上。
江助理回到公司,把秦海浪的情况向父亲做了如实汇报。江银庐长叹一声说:“终于找下一个能靠得住的库管员了。”
江静月说:“让他当库管,有些浪费人才。”
“你觉得他是个人才?”
“如果好好锻炼锻炼,堪当大任。”
“哦,你对他评价这么高?”
“有时间,您去看看吧。看了您就知道了。”
过了半个月,秦海浪终于盼来了江助理,而且,从白色小轿车里走下来了总经理江银庐。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江银庐打量着眼前这个小伙子,留着小平头,上身穿一件白半袖,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高挑的个头,肤色略微发黑,一看就是一个农村后生,但眉宇间好像有股子灵气。
秦海浪热情迎上去:“江总经理好,江助理好。”
“你好。”父女俩异口同声说。
江总经理走进库房,库房里货物摆放得整整齐齐,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库房窗子上的玻璃擦得铮亮。他不由得夸赞道:“小伙子真爱好啊。”
院子里也收拾得很整齐。江总经理走到那块地跟前,问道:“地里种了什么?”
“种了白菜、豆角、南瓜,栽了茄子、西红柿。”秦海浪介绍说。
“种子是哪儿来的?”
“都是从附近农民手中买来的。也有房东给的。”
“哦。”江总经理话题一转,问,“对库管的工作还满意吗?”
他回答:“满意。”
“年轻人,都喜欢红火热闹。”
“我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也觉得很热闹。”
江助理能听懂他说的话。江总经理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问女儿:“他说什么?”
“是这样的,我给他买了一套《平凡的世界》,让他没事干的时候看看书。”女儿给父亲解释道。
江总经理问他:“你喜欢读书?”
“嗯。”他点点头。
“拿点经济管理方面的书让他看看。”江总经理对女儿说。
“嗯。我可以把公司的书先借给他。”江静月说。
秦海浪觉得江总经理和江助理快要走了,赶紧挽留说:“我还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说吧。”江总经理说。
秦海浪不好意思地说:“今天下午,我想请您俩吃我擀的面条。”
江助理惊讶地说:“你会做饭?”
“简单的会一点。”秦海浪说,“还有四颗鸡蛋,我给您俩做面条点鸡蛋。”
江助理问:“没擀杖和案板,你怎么擀面条呀?”
他说:“这些我都买齐了。”
江总经理说:“谢谢你的盛情,你好好照顾好自己,我们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江总经理坐进车里。江助理踩一脚油门,车开走了。
秦海浪站在门口,好半天缓不过神来。他没有挽留下江家父女,这也是他意料到的,不过,他是诚心挽留江家父女俩的。
江静月本打算尝尝秦海浪做饭的手艺,可父亲执意要走,她也就跟着父亲回了公司。
江银庐觉得总经理就要像总经理的样子,不能接受员工的任何好处。这样便于管理公司。按人之常情,吃顿饭也不算什么,可这是在公司,公司就要有公司的规矩,一切要按制度办事。
一个星期以后,江静月再次来到库房,说是查看货物,顺便也带了一些书,有《经济学概论》《营销学》等。江静月介绍说:“《营销学》是一门新型的科学,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比较流行。我国的大专院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对经商的人来说,这本书可是法宝啊。”
秦海浪听她这么一介绍,心里有了读这本书的欲望,恨不得马上就看完这本书。他感觉到,他跟她的差距,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差距,而且,在知识方面,也有很大差距。他心里暗暗下决心,凡是江助理关注的,他一定要关注。他把她作为榜样,打定主意一定要跟她好好学习。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江助理夸赞道:“你的工作干得很出色。”
秦海浪嘿嘿一笑,说:“如果江助理能吃我擀的面条,那才是对我的最大奖赏。”
“我吃你的面条,是对你最大的奖赏?我是不吃也得吃了?”
“我想让江助理尝尝陕北的面条。”
“好吧,这顿饭,我就在你这儿吃。”
江助理答应在他这里吃饭,他赶紧在水龙头上洗了手。舀了一碗白面和了起来。他在桌子下面的纸箱子里找出一根葱剥好。又削了一颗洋芋,切成小方疙瘩,放到洗菜盆里,接上水。洗了几个豆角、一个茄子和一个西红柿。平时炒菜,为了节省油,他只倒一点点,今天招待江助理,他倒了好多油。油锅红了,他把切好的葱和花椒粉快速放进油锅,刺啦一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弥漫在房间里。紧接着把洋芋和豆角疙瘩放进锅里。过一会儿又把茄子疙瘩放进去。秦海浪笑着说:“我给你变个魔术。”
“你还会变魔术?”她站起身,走到炒锅前。
秦海浪指着炒锅:“你看着,放了茄子以后,汤变得黑乎乎的。我有办法让它变得鲜亮起来。”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个变法。”
秦海浪把切好的西红柿放进锅里,转眼间,锅里的汤果然变得鲜亮起来。
江静月哈哈一笑,说:“你还真行啊。”
“这都是听我妈说的,至于什么原因,我也没考究。”
“你还真是个有心人哪。”
“江助理兄弟姐妹几人?”
“我还有个弟弟,现在上湖南大学。”
“哦,上大学真好。”
“你怎么不考大学?”
“考了三次,没考上。”秦海浪把和好的面放到案板上揉了几把,拿起擀面杖听听嗵嗵擀了起来。擀好后问她,“喜欢吃面条,还是面片?”
“什么都行。”
“要不给你吃揪面片?”
“什么是揪面片?”
“就是把擀好的面切成宽条,然后用手揪成面片。”
“那就吃揪面片吧。”
秦海浪麻利地把擀好的面用刀子切成条状,把一条条的宽面条再揪成面片。这时,锅已经开了。他把揪好的面片放进了冒花开水里。还有几条没有揪,他直接把它揪在了锅里。
一碗香喷喷的揪面片递到了江助理的手里:“尝尝咸淡,这里有盐。”他把一个盛盐的小罐头瓶放到她面前。
江助理尝了一口面条,夸赞道:“嗯,真好吃。”她又吃了几口,“你的手艺真不错。谁教你的?”
他说:“我妈这么做,看上几次,也就学会了。”
“你老家经常吃揪面片吗?”
“嗯。”
“不错不错,挺可口的。”不知不觉一碗就吃完了。
秦海浪接过碗,又给她盛。她赶紧说:“少盛点,本来已经饱了,你做的揪面片太好吃了,就再吃点吧。”秦海浪又给她满满盛了一碗,递到她的手里。她说,“太多了,我吃不了的。”
他说:“能吃了,多吃点,我高兴。”
“万一吃不了呢?”
“吃不了就剩下。”
“那多可惜啊。”
“没关系,不就一碗面条吗?”
江助理吃了半碗,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吃得太饱了。”
他说:“吃饱了不想家。”
“想家?”
“你不也不是本地人吗?”
“吃饱吃不饱,与想家有什么关系?”
“陕北人都这么说,好像只有家里才吃的最饱最舒服,所以,吃不饱自然就想起了家。”
“看来这句话在你那里很流行,说给南方人听,一时半会儿还真听不明白。”
“我也思考过这句话的来历,那时候陕北人为了生计,许多人都选择了走西口,到口外去揽工,挣点钱养家糊口。”
“走西口是不是陕北民歌中的‘走西口’。”
“对对对,就是那个走西口。你也知道陕北民歌‘走西口’啊?”他激动地说。
“听过几首,还蛮好听的。你能不能给我唱唱‘走西口’啊。”
他腼腆地一笑,不好意思地说:“一个小伙子,当着一个姑娘的面唱‘走西口’,多不好意思啊。”
“唱首歌,有什么不好意思啊。”
“这是一首情歌。”
“情歌好啊,我最爱听情歌了。”
“如果江助理不介意,那我就唱两句吧。我拦羊嗓子回牛声,唱出的声音很难听,唱得不好,不要笑话。”
“没关系。你唱吧。”
秦海浪站在江助理面前,仰起头,吼开了陕北民歌《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实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
江助理面带微笑正听得起劲。秦海浪停了下来,说:“我就会这两句,其他歌词忘记了。”
每次见江助理,秦海浪都感到很拘束,这次近距离地接触以后,他的紧张情绪没有了。而且,他还敢站在她面前,唱陕北民歌“走西口”,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江助理不但在他这里吃了揪面片,还听他唱了几句陕北民歌。她说:“你回忆一下歌词,等公司联欢的时候,你要好好地表现哟。”
他说:“公司联欢,我咋敢唱呢。”
“别害怕,都是公司职员。”
“那好吧。”他应承道。
江助理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哎,上次你不是说给我吃面条点鸡蛋吗?怎么没见鸡蛋啊?”
“上次没有新鲜蔬菜,只有四个鸡蛋,我只能给你做面条点鸡蛋了。”他端起一只碗,给她看那四个鸡蛋,“鸡蛋还在这里。下次来给你做白面点鸡蛋。”
“好的。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他跟着她说。
江助理走了以后,秦海浪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他一边洗碗,一边高兴地哼着“走西口”。心想,能给江助理亲手做一顿素臊子揪面片,那是他最大的荣幸,一来感恩的心有所表示,二来也展现了自己的手艺,三来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他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江助理争气。一定不能辜负她的期望。
洗完碗,拿起《营销学》看了起来。看了几页,他觉得,这书远不如《平凡的世界》有意思。江助理亲自送来让他看,自然有看的道理。看在江助理的情分上他硬着头皮看起这本书来。
江助理心情愉快地驾着车回到公司,满面春风地上了楼。
江银庐坐在老板椅上,手中拿着一支铅笔,好像思考着什么。女儿风风火火走进来,兴奋地说:“爸,那个农村后生做的揪面片真好吃。”她还在回味着那顿揪面片。
父亲问:“你说什么?”
“我到库房去了,吃了秦海浪做的揪面片,还真不错,有时间您也去尝尝,跟咱家乡的做法完全不同。”
“上班的时候,怎么能随便吃员工的东西呢?”
“这有什么,库房就他一个人,又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再说了,他一个孤零零的,像个照庙的和尚,不跟他拉近点距离,他要不干了,哪找这样的库管员呢?”
“嗯,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爸,有机会您还是吃顿揪面片吧。”
“好吧,你吃了人家的,买上十斤面送给人家,也算是补偿吧。”
“好的。爸,您说……能不能把他调回来?”
“看看看,我说吃了人家的口软你还不信。刚吃了一顿揪面片,就要给他调整工作。”
“这跟吃揪面片无关,我是觉得这个秦海浪比较特别,放在库房有点浪费人才,搞管理说不定是一把好手。”
“把他调回来,他要是搞不了管理呢?”
“那也别怪咱们,是他自己干不了,再让他回库房去。”
“你有时候想的挺周到,有时候却跟孩子似的,显得很幼稚,没听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吗?把他调回公司,再让他下去当库管,他能接受的了吗?”
“这就由不得他了。”
“他不情愿的事情,让他干,他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塌塌实实地去干了。人啊,从苦到甜容易,从甜到苦,没有一定修养和境界的人很难做到。他毕竟是一个来深圳打工的农村后生,你怎么就知道他能搞管理呢?记住,管理公司千万不能感情用事。”
“这个我知道。”
“知道就好。你给他把经济管理方面的书送去了吗?”
“今天刚给。”
“等看了书,你跟他谈谈,看他有什么想法。”
“好。”
“找一个库管不容易,暂时让他在那里安心工作,没找下合适的替换人员,轻易不要惊扰他。”
如果说当库管员枯燥乏味,那么,读这本《营销学》让秦海浪感到更枯燥乏味。用了半个月,才勉强看完了这本书。他一时还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只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式地看了一遍。书里的好多概念,他都是第一次接触。有些地方,他压根就没看懂。从注解上可以看出,这本书牵扯到许多经济方面的知识,他之所以没有读懂,是因为他对经济方面的书读得太少。他又拿起《经济学概论》读了起来。
这天,秦海浪正在院子里看书,听见有人敲门。他打开大门,江助理出现在他的眼前。“江助理,快进来。”他热情地招呼道。
“这个给你。”她把一小袋面粉递给了他。
“这是什么?”
“给你带点面粉。”
秦海浪立刻明白过来,江助理是怕落下人情,吃了一顿揪面片,今天是来给他还面粉的。他马上与江助理有了距离感。以往江助理关心他,他很感动,也很高兴。今天,他既不感动,又高兴不起来。好像小小的一袋面,反倒成了他们之间的一座山,一道墙,把俩人又隔了开来,本来拉近的距离又推到了远景上。
“你怎么了?”她见他愣神。
他说:“没什么。”
“你好像有心事。”
“你拿面粉干什么?”
“给你缴伙食费啊,怎么?不欢迎?”
“不是不欢迎,是您太见外了。”
“我怎么见外了?”
秦海浪板着面孔说:“吃顿面条,就给带面粉,这……”
“这有什么,拿来面粉,你好给咱再做揪面片啊,不能只吃你的呀。”她说。这句话让秦海浪感到很温暖。她拿来面粉,原来还打算在他这里吃揪面片,这下他又高兴起来了。看来是他误解了她。
江静月名义上是送面粉,实际想跟秦海浪好好聊聊。她开始关注这个陕北后生了,很想了解他的过去,但又不好刨根问底。只好聊他来南方的情况。她问:“来南方两年多,你都干过些什么?我知道,在招聘你的时候,你曾经简单地说过,那是为了应付招聘,说的不一定是心里话。我现在想听你的真实情况。”
秦海浪嘿嘿一笑,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怎么?不愿意告诉我?”江静月说。
“不是不愿意,是没啥好说的。”
“我们现在是朋友聊天,不谈工作,你就放开说吧。随便说,不要拘束。”
秦海浪一听江静月把他当朋友看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说:“江助理高抬我了,我哪敢跟江助理做朋友。”
他要再次靠实一下她的话,看是不是她说错了话。江助理马上警觉到,他会不会把“朋友”理解到岔道上去,便补充说:“我说的朋友,没有其他意思,就是彼此可以说说真心话,仅此而已。”
秦海浪沉思一会儿说:“既然江助理这么信任我,把我当普通朋友看待。”他怕江助理误解他,在“朋友”前有意加了“普通”一词,把彼此的距离故意推远一点。他认为这样做,对他绝对有好处。他想,她对他好,是她的事情,他头脑一定要冷静,绝不能屁颠儿屁颠儿高兴得昏了头。他心里很清楚,她是总经理助理,他是仓库保管员,这是现实,老板和打工仔隔着一条天然鸿沟,谁也不可能逾越,他也一样。他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个开明的主人,才有可能了解他的一些情况,遇上一个品行差的老板,肯定不会管他的死活。既然江助理想了解他的情况,他也就打算把到南方的所有情况一股脑儿地全告诉她。他说:“我来南方,是父母逼的。”
“父母逼的?我听不明白。”江静月觉得有些蹊跷。
“唉,本来家丑不可外扬,既然江助理没把我当外人,我就实话实说了。”他把逃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给江助理讲了一遍。“唉,不讲这些不愉快的事了。你如果不烦,我给你讲我上初中时发生的一件事。”
江助理说:“好,我愿意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