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鄂国素有插茱萸、饮菊酒、吃花糕、登山赏菊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赏菊节”。但这一天人们上山却不是为了赏菊,而是为一睹美人风采而来。一年一度的“花神祭”正是在重阳举行,地点定在成州城郊七里处的香山。
香山五峰是鄂国知名的山脉,它众壑纵横,棉亘蜿蜒,峡谷幽深,青松拢翠,最高的那座主峰名为“天峰”,它直插云天,山顶云雾环绕,如梦似幻,而最矮的那座山峰名为“菊丘”,只因此峰一到秋天便开满了菊花。菊丘的半山腰处有一宽阔的小坡,坡边有一凉亭,名曰“秋亭”。
九月的成州阳光明媚,正是秋菊开得最艳的时节,秋亭四周漫山遍野的开满了筒状秋菊,红的,紫的,白的,黄的,粉的,各色各成一片,五彩纷呈,不是春光却胜似春光,刹是好看。
秋菊默默地向大自然馈献着它们的芬芳,山风习习而过,朵朵花儿摇头晃脑地迎着从山下络绎不绝而来的行人,其形憨态可掬,惹得路人莫不驻足眺望。
秋亭对面的天峰之顶却伫立着一紫一青两道身影,只见那站在前面的紫衣男子长身玉立,眉飞入鬓,风仪傲然,如幽潭般深邃的双眸一片寂然,正无言地望着香山脚下熙熙攘攘的人流.
“主子,时辰差不多了……”身后的青衣男子催道。
“秋色催人悲啊!不知不觉竟已站了这么久了?”紫衣男子轻叹一声,回过头去,拍了拍那青衣男子的左肩,“那就走罢!”
二人遂施展轻功往山下而去,两道身影一纵即逝。
那紫衣男子正是“花神祭”主考官之一,鄂王第四子童剑秋,人称“风流王爷”的宁王。青衣男子即为他的贴身侍卫景韫。
待到童剑秋及景韫二人赶到秋亭之时,秋亭对面的空地上早已搭好了高台。高台长十丈,宽八丈,地板之上铺着一层红色褥子,四周飘着粉色轻纱,美轮美奂,只等着各位佳人上去一展才华。
亭周人山人海,大家都叫嚣着让佳人们快快上场。
原本坐在秋亭中的另外三名主考官一见童剑秋便蜂拥而上,争相拍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