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神二字,代表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号,更是意味着无上的光荣与地位,不是谁都能承担的起的。江湖上人才辈出,新老交替,各领风骚数十年,这剑神也是换了无数个。
四十年前,江湖上公认的剑神,便是天罡六合剑-徐青卓。徐青卓本是一介书生,自小寒窗苦读、悬梁刺股,本来想考取个功名光宗耀祖,谁料想进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劫匪,浑身的盘缠被抢了不说,人还被吊在了树上等死。也许是命不该绝,当时的空山派掌门路过此地,救下了只剩一口气的徐青卓,带回空山疗伤。这徐青卓受了刺激,觉得读书无用,还是学武之人才能在这天下有立身之地,便留在了空山,拜了空山掌门为师。
这徐青卓天赋异禀,本来是中途出家,没想到却是个练武的奇才,几年时间就把空山派的剑法学了个精通,更是自己悟出一套天罡六合剑,纵横江湖,难逢敌手,为人最喜欢惩奸除恶,帮扶弱小,是以江湖中人冠以剑神称号,算得上是一个大侠客。
但二十年前,风正凌横空出世,这人出现的莫名其妙,剑法也是莫名其妙。风、徐二人偶然相逢,切磋了几招,这徐青卓居然甘拜下风,认为风正凌的剑法不是人间剑法,自此,剑神的名号就归了风正凌。
这风正凌为人处世却是极为怪异,亦正亦邪之间,生杀予夺全凭个人喜好,在江湖上横行了几年之后就消失不见,侠义行为没做几件,倒是惹了一大堆人不满。所以,江湖中人认可风正凌的剑法,却不认可他的为人,很多人还是觉得徐青卓是当世剑神的第一人选。
御凌霄就是徐青卓最坚定的崇拜者。
“怎么,你不会没听过我师父的名号吧,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一个经常跑江湖的家伙,倒像是一个世家的公子。”御凌霄看了看满脸愕然的风剑然,以为他孤陋寡闻,或者被师父的名号吓到了。
风剑然当然是站在风正凌这一边,听到这御凌霄这样说,顿生不满“我怎么听说,这剑神是叫风正凌,不叫徐青卓,而且两人还曾经比试过。”后面的话没讲完,但是意思很明显,两人比试的事情当然是人尽皆知,虽然已过了二十年,像这种大高手之间的故事,肯定会流传下来,成为美谈。
御凌霄没想到风剑然会这样说,作为徐青卓的弟子,虽然还没有学艺,两人相处又很短暂,但是御凌霄和徐青卓的身世倒是极为类似,都是饱读诗书,又觉得读书无用,脾气秉性相投,感情很深。这御凌霄当然听说过两大剑神比试的故事,上下打量了风剑然一眼,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风?这江湖上哪有风姓的世家,这人又极力维护风正凌,莫非……
风剑然看到御凌霄瞪大了双眼,从他的不可思议的神情中知道他已经猜出了自己的身份,就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我的天,世间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御凌霄咋舌,但转念一想,自己可不能灭师门的威风,还是说道“风大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两家的师父当年并没有生死相博。只是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武功心法切磋,我师父认输是不假,但也不能说明你师父的武功就比我师父高。”
风剑然心道这小子还真是心大,自己的生父生死不明,居然为了一个认识几天的师父有闲心在这里和我犟嘴,我师父是什么来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会知道,那徐青卓就是再练一百年恐怕也摸不到我师父的脚边,还比什么武功高低。当下不悦道“你这家伙,我好心好意帮你,你却满口胡言,试问天下谁人不知我师父风正凌的名号,你师父不过是我师父的手下败将,这事人尽皆知,你还狡辩什么。”
手下败将四个字极为扎心,御凌霄本来就憋着一口气,听到这句话,立时来了脾气,啪的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也是怒道“什么狗屁风正凌,你还真以为你师父天下无敌,翻来覆去就会一招以气驭剑,浑然不像一个武学大家,怎么配叫剑神。不服气,咱俩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谁更胜一筹!”
风剑然同样拍桌而起,喊道“比就比!”
两人顿时拉开架势,怒目圆瞪,就要动手,两人大眼瞪小眼看了一会儿,发觉其中有些问题。
“动手啊!”
“你先出手,我让你三招。”
“屁话,我让你先出手。我让你十招”
“我让你一百招!”
“……”
这两人哼哧哼哧吵闹半天,突然异口同声的骂道“草!难道你不会武功?”
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这两个人的师父都是天下闻名的大剑客,武功之高,通玄入道,旁人难以企及,如果这两个人学到一点皮毛,那刚才面对黑衣人也是手到擒来,怎么会被追的和丧家犬一样。
两个人又是同时咋舌,心道奇哉怪哉。这御凌霄倒是说过,徐青卓之所以不教他武功,是怕他回家之后露出马脚,但是这风剑然一直跟着风正凌,怎么会学不到剑神的剑法,这一点,着实令御凌霄惊讶。
到底是少年意气,刚刚一起经历生死的两个人马上就翻了脸,都是恶狠狠的想教训对方一番,为自己师门正名。但是目前的情况两个人打起来,全然不会有高手风范,肯定会像街头无赖一样张牙舞爪,传出去辱没师门名声。两人都是聪明绝顶之辈,稍微一想,同时有了主意。
风剑然笑道“你我二人目前水平相当,各自的师父也是天下名家。不如……”
御凌霄接道“不如我们定个期限,各自回去学艺,到时候比试一番,定个高下。”
“好!那你说,定多长的期限?”风剑然道
御凌霄摸着下巴说道“三年如何?一年太少,学不了什么东西,十年又太长,我怕你跑了,到时候找不到你,就定个三年之约。”
风剑然拍手道“好!三年之后,我们就在这里,谁若是不来……”
“谁就是乌龟王八蛋!”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两人说罢,击了一掌。一时间,窗外大雨骤停,天地恢复晴空万里。
京都之内,风起云涌
皇宫富丽堂皇,到处金砖碧瓦。石狮铜鹤,彰显天家贵气。水榭亭台,又显得诗情画意。但人在宫内行走,却感受不到舒心痛快,全然因为这里是皇权所在,亿万黎民生死,也不过是这里面的那个人一念之间。
金砖碧瓦之下是身披铁甲的守卫,石狮铜鹤一旁是持刀舞棒的御林将军。无论是谁,面对几百层的高台石阶,和石阶两旁的铁甲钢盔,也要低眉细语,恐惊扰了御座之上的那个人。
只是御座上的那位,却一门心思的在玩弄手里的翠鸟,百官俯首,看向的居然是站在御座之下的另一个人。
那人长得矮胖,声音倒是极高“我听说,那平原郡的监察御史御晖死了?”
百官之中,站出来一个,躬身道“回禀丞相大人,那御晖确实死了,下官听说,是被冤魂索命。”
“哦?”那人皱眉不解“这御大人不是天下少有的清官廉吏吗,怎么会有冤魂索命?”
那出来应答之人说道“恐怕是传言有误,看来这御晖并非是什么清官,而是一直靠诬陷打击别人的手段,故作清明罢了。”
这两人对话之间,宫殿之内,并无第三个人敢言语,均是低头倾听,只有御座上的人在逗着手里的鸟儿“叫!叫一个给朕听听!嗨呀,叫了叫了。哈哈哈哈哈……”
矮胖之人正是当朝宰相赵蚡,这人不仅是百官之首,并且还是当朝皇帝的亲娘舅,权力之大,非同凡响。这赵蚡也不管皇上在干什么,而是又问道“听说,朝廷的运粮船在滨江口遇到了河匪?”
依旧是刚才回话之人,回答道“回丞相,那些人并非是河匪,而是当地的江湖帮派中人。据说是想问朝廷的运粮船收过路费用。”
“放肆!”赵蚡甩了甩袍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帮子草寇居然敢打朝廷的主意,活的不耐烦了吗?都给我杀了!”
御座上的人听到杀了二字,终于放下了手里的鸟儿,拍手道“杀了!杀了!”
百官一听,立即齐声道“陛下英明!”
赵蚡笑道“既然吾皇已经下旨,那么就把那些草寇都剿了吧。”转身又对着皇帝说道“陛下,臣认为,不仅仅是这些滨江的草寇,那些个江湖中人,都该杀!这些人不种五谷,不做生意,整天就想着犯上作乱,实在是可恨。不如把他们都一起剿了,也好还天下一个清静。”
皇帝正要说好,百官之中终于又站出来一个人。
“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
赵蚡听到有人敢对反对他说的话,马上恼怒起来,仔细一看,居然是当朝博士,董伯舒!这博士一职,虽然品级很高,却是个教书育人的清闲职位,平时并不过问朝廷政事。只是这董伯舒乃是当朝太子的老师,一直以来,虽然只是辅佐教导太子,不管闲事,但是一旦发表意见,众人也都会听一听。
看见赵蚡满脸怒意的瞪着自己,董伯舒并不在意,而是恭声说道“陛下,这些号称江湖人的人,人数众多,分布于五湖四海之间,而且好勇斗狠,难以掌控。陛下如果派兵去围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并且,这些人里面有一些人颇有手段,搞不好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再则,这江湖之中有一些门派,依教而建,比如万佛寺、三清山等等,还有一帮子香火信徒,剿灭他们,可能会引起暴乱。”
赵蚡本来恼怒,听这董伯舒说了一番,觉得有些道理,开口问道“那你说怎么办?就任由这些暴民乱我法令?”
那皇上也跟着问道“是啊是啊,你说怎么办?”
董伯舒笑道“这些人之所以难管,是因为散沙一片,不像我朝廷,等级分明。而且这些人互相之间本就不服气,不如我们朝廷下令,设立武林盟主之职,让他们选一个盟主出来,这盟主管他们,我们只需要管好这个盟主就行了。这样一来,朝廷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借用这些江湖人的力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皇帝听了,又是拍手叫好“武林盟主,武林盟主,这个好,这个好!”
百官之中有几人心想,这天无二日,世无二主,天下出了另一个盟主,你还叫好?但终归不敢在这里发表意见,只是不想招惹是非,这里说话的几个人,都不是好惹的,还是装聋作哑的好。
赵蚡听到武林盟主可以号令江湖中人的时候,眼睛也是一亮,斜斜的瞟了皇帝一眼,转而说道“那就依董博士所言,朝廷下令,设立武林盟主。”
百官听他说完又是齐声叫好。
书回前夜,这风正凌出了御史府,失望之间,一时不知道该去往何处,正想着要不要回去找自己的徒弟,还是等自己的徒弟过来找自己的时候。一柄短箭破空而来,发出呼啸之声。
风正凌闪身躲过,这短箭射在了他面前的墙上,短箭带有响哨,看来并非是想暗算风正凌。果然,短箭上绑着一块白布条,隐隐上面有些字迹。
风正凌走上前去,将布条取下,只见上面写着:天人相问,秘在酆都!八个小字,字迹清秀,倒像是出自女子手笔。
酆都?风正凌心道自己似乎听过这个地方,只不过他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是哪里。天人相问,不就是指自己这个天外来客和人间之人的问答吗?难道意思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在这个酆都??
风正凌环顾四周,也不见是何人扔来的这个短箭。想到自己的徒弟也该让他自己历练历练了,老是跟着自己,万一哪一天自己不在了,也难以在这个号称江湖的地方立足,因此打定主意,决定去这个叫酆都地方看一看。当下启程,随便找了一个方向一直前行,寻摸着先碰到个人问一下这酆都怎么走再说。
风正凌走后不久,那幽冥之中的两个人也狼狈的走出了御史府,在一切重归寂静之后,黑影里面又闪出了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说道“这风正凌出手,想必那幽冥也不会好过!不过要让他们打起来,还要找机会再加一把火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