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风云两汉行全文阅读 > 风云两汉行

风云两汉行


  西汉,长安。

  时值初春二月,嫩寒微锁,朔风兀自轻荡。

  清晨的薄雾,在熹微晨光中,逐渐消散。但城中千家万户,瓦顶上的残雪犹自未消,娇阳下,白雪反光映出一片十分耀眼的金黄。

  沿西门进城,行过数街,就到了西市。此时西市刚摆开不久,担猪的,赶羊的,挑菜的,仍沿着西门往城里来。卖熟食,开面馆的,大早就起床开店,扫干净地板后,开始迎接,第一位贵客的到来。

  当朝阳摆脱东山的束缚,冉冉升起时,西市的吆喝声,就进入到了高潮。

  “卖鱼咯,好新鲜的鱼!”

  “刚出炉,热腾腾的面饼、蒸糕嘞!”

  ……

  人群、车马,络绎往来。夹道上,几乎水泄不通。过了一阵,忽见人群之中,挤出一个青衣华服、腰佩香囊的少年。

  那少年十八上下,朗目星眉,肤色麦黄。身材不算伟岸,但阳光下,轮廓清晰。

  “西汉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得还算不错!”少年哈出一口热气,回眸身后闹市,自言自语。

  言语有些怪异。

  少年松了松筋骨,又继续慢跑,跑了几里路程,来到一条小溪旁。溪岸上,栽种着许多杨柳杏花。微风一荡,杨柳轻摆曼舞,杏花也在枝头颤动。

  眼见此景,少年忍不住道:“‘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词,倒是贴切此时的意境。”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句诗好像是宋祁《玉楼春~春景》里头的两句。宋祁是宋朝的词人,而此时,却是汉朝。

  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杨隋李唐之后,才轮到赵宋王朝。汉代的街市上,怎会有人吟诵宋词?倒是奇怪!

  而这一切,还得从那位吟词少年说起。

  少年姓甄,单名一个“宸”字,是当朝大司马甄邯独子。可五年前,他却不叫甄宸,也不是甄邯之子。确切来说,他还不属于这个时代,而是属于距这个时代,两千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

  当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水电站管理员,每天负责查查电表、水表,过着极其乏味的生活。

  在五年前,六月份的某夜,风雨大作,雷电交加。雨越下越大,水电站上游的河水,受雨水汇集的缘故,猛涨了数尺。上游水流激荡,汹涌澎湃,拍打挤压着拦坝大堤。为了防止大坝受损,唯得开闸放水,减轻压力。

  就在甄宸按往常一样,按下闸门开关时,不知怎的,闸门却毫无反应。

  这问题可就大了,要是开不了闸,时间一久,说不定会冲坏大坝。

  本来水电站中还有七八个守夜的员工,抓阄猜拳也不一定轮到甄宸。可是这时,他们却摆起老资格,欺负甄宸一个水电站管理员实习生,一致要甄宸一个人去看状况。

  想不到,这官场腐风,连小小的水电站也波及。

  甄宸摇摇头,不想说话,默默穿好雨衣后,拎着手电筒,赶去检查闸门,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把闸门给卡住了?

  他走过大坝时,忽见一个惊天闪电,倏地划破夜空,劈了下来。

  那闪电,形如圆盘,白里显红,与寻常青光线性的雷电,风牛马不相及。更为神奇的是,它竟然避过避雷针,直接劈向大坝。

  “我嘞个乖乖!”

  甄宸大叫不妙,原来那闪电劈来的地方,正好是自己站的位置。

  “哎哟,我的……”

  甄宸连个妈字也没说出口,就被闪电给击中了。他暗道,我究竟是倒了什么霉,连查个水表,看个闸门也会被雷劈,老天真是会开玩笑。

  被雷劈中之后,甄宸只觉浑身炸开般的疼,不过这种疼痛来得快,退得也快,似乎只是疼一下下,然后就失去了知觉。等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帐顶缀满流苏的大软床上,身体成了十三左右的小屁孩,还稀里糊涂被按上“甄宸”这个名字。

  他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地穿越,被雷劈也能穿越,这是什么梗?甄宸苦笑不已,但人总不能跟老天斗,只能是随缘认命。

  初来这里,甄宸是连话也听不太懂,学了大半年,才算熟练这里的语言。汉朝话跟普通话相差太远,乍听起来,感觉像是广东粤语,但发音上似乎又有些不同。甄宸研究琢磨很久,也听不明白,不过幸亏这里用的是汉字,虽然写在竹简上的是篆体古文字,但是象形文字基本大同小异,凭着灵光脑子,也能认识个七七八八。

  甄宸心中也庆幸,汉代毕竟用的是象形文字,如果是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或者是欧洲的拉丁文,估计学起来可就吃力。甄宸在另一个实际里,外语是差得一塌糊涂,每次考试基本都是倒数第一,他也觉得肯定是自己大脑皮层的语言识别区存在障碍,以至于对除了汉字以外的其他语言,看不懂也听不懂。

  对于这次意外事件,甄宸也明白了个大概,是那闪电将他的记忆和意识带到这里,然后附到小甄宸身上。他坚决不信有灵魂这回事的,记忆和意识却是可能存在的。毕竟记忆和意识属于信号,人体的信号大多的存在形式是电信号和一些化学信号。可能那场闪电,将自己储存的所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闪电穿越到这里,导进了小甄宸体内。

  这么一解释,甄宸也觉得似乎有这个可能,这就好比一台电脑死机了,将它的硬盘取出来,把硬盘里面的信息导入另一台电脑。基本各项指令和储存信息无太大差别。

  反正米已成舟,甄宸这么胡乱解释,虽然没啥科学依据,但至少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省得日后再钻牛角尖,想这个没一点屁用的问题。

  自我安慰,没错,甄宸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偶尔还带一点阿Q精神的那种。

  他听小甄宸的家人讲,小甄宸在他被雷劈的同一时间,也被雷给劈中了,而且当场就歇菜。

  这些家人见小甄宸没气了,痛哭流涕的同时,也嘱咐下人收殓安葬。不过幸好在准备将小甄宸装进棺椁时,细心的下人发现他的身体还有些暖和,而且隐隐之中还有丝丝鼻息声。也多亏那位细心的下人,否则,甄宸好不容易借尸还魂,却还是免不了要闷死棺中,这可比被雷劈死悲催多了。

  小甄宸就这样,又被抬回床上,过了几天,果然转醒过来。只是此时醒来之人,却已不再是小甄宸,而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甄宸。

  甄宸睁开眼睛,一脸懵圈地瞧着周围,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甚至连身上的衣服、自己的模样也都是陌生的。甄宸素来冷静,一回想当时自己在水电站被雷劈的情形,就隐隐猜出个大概——

  要不,是自己穿越了。要不,就是自己成了永远沉睡的植物人,眼前的这些人、这些事物都不过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东西,准确来说,自己可能是在做梦。

  他尝试着活动活动筋骨,接着狠狠地掐了一把手腕,一股钻心的疼,通过神经末梢传回大脑,发出疼痛的信号。这条件反射是正常的!自己是知道疼的,那么,就不是在做梦……难道真的是穿越了?

  ————

  他鹦鹉学舌般,学会了这里的语言,再通过跟旁人交谈中,他知道自己来到了汉朝。也基本解了到现在这个肉体的社会关系。

  小甄宸是一个富家小公子,父亲是当朝大司马,承新公甄邯,而母亲则是一代大儒孔光之女。他还有个妹妹,叫甄婉儿,长得水灵敏秀,十分可爱。

  甄宸心中明白,如果自己真的穿越,那么在另一个时空的肉身经雷电一劈,想必早已成了一具焦炭,回去已然不现实。如此一来,也就只好既来之则安之。

  而这甄家,真是豪门绣户,钟鸣鼎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的日子极为舒服。这种日子,出身寻常人家的甄宸,平时也只能在脑海中意淫一下,现在都成了真,心中畅快,更非寻常。

  最了不得的是,身边还有一位长相楚楚动人的婢女锦心,照顾饮食起居。锦心是甄宸的贴身丫鬟,年纪比小甄宸大一岁。锦心温柔体贴,又善解人意,甄宸简直爱煞。只恨此时尚未娶亲,否者立马就要纳锦心作妾。

  因为西汉时期,男尊女卑,小甄宸与锦心身份地位悬殊,也只能这么做。如果换在二十一世纪,则另当别论。

  为了娶到锦心,甄宸好几次厚着脸皮,问母亲孔氏,何时给孩儿娶亲,好为甄家开枝散叶。

  母亲孔氏,总涟着笑意回道:“你个小鬼头,猴急猴急的,娘亲早替你定了一门好亲事,只是她家此时尚在外头。等她回来,自会定个好日子,替你俩完婚。”

  甄宸问,女方是哪家小姐?孔氏笑而不答。

  甄宸问,女方家何时回长安?孔氏道,快了,明年开春就回来。

  这是去年,甄宸问母亲的时候,母亲回的话。如果所言属实,那么今年那个姑娘就要回长安。甄宸心中甚喜,如此一来,和锦心的好事也就不远了。

  可他心头又隐隐有些担忧,如果那姑娘长得像东施一样丑怎么办?这还是其次,要是那姑娘脾气暴躁,勾心妒忌,才是最麻烦的。锦心温软,又有些懦弱,加之出身低微,面对那样的大房正室,是很容易受欺负的。

  于是,甄宸又问,女方品貌如何,凶不凶悍?

  孔氏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猜疑人家,她是闺阁小姐,品貌端庄,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母亲说话的神色,显得有些不自在。甄宸见状,心中已经敲定,那女的十之八九野蛮得要命。

  甄宸在另一个时空时,最怕的就是野蛮女人。在读高中那会儿,就碰上个专挑刺的蛮横女班长,三年下来,专司抄作业、作弊的甄宸,过的那叫一个凄惨。

  当听到母亲给自己安排这么一门婚事,心中不由惴惴。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不好违抗,唯得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真不行,那就和锦心私奔吧,远走天涯,也挺好的。

  甄宸不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但也懂得细心去谋划未来。毕竟,封建时期,君权天授。皇帝想杀谁,就杀谁?下一道圣旨,就能将一个于国有功的大臣,满门抄斩。所以甄宸不得不打听,此时在位的是哪个皇帝。好根据自己浅淡的历史知识,揣测一番。

  可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吓一跳。

  当朝天子不是别人,正是以外戚夺政的枭雄王莽。

  汉朝皇帝不是都姓刘吗?怎么有姓王的?

  原来在历史上,西汉和东汉之间,还夹着个王莽建立的大新王朝。

  西汉末年,刘氏皇帝,个个沉迷享乐,酒色纵欲过度,大多早夭,数十年间,更换了五个皇帝。如此快的皇权更替,到了后期,以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主的外戚集团,就基本把持西汉朝政。

  而这些外戚当中,尤以王莽最为突出。

  他在未得势之前,伪装谦恭俭让、礼贤下士,以此博得威名。在众望所归中,王莽渐渐独揽大权。

  到了公元八年,在扫清所有障碍之后,王莽通过制造一系列符命祥瑞的假象,让天下人误以为“刘家气数已尽,王家可代为天子”。

  接着,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王莽便逼迫太皇太后交出传国玉玺,让当时的天子刘婴退位。自己则登高一呼,建国称帝,改国号为“新”。

  甄宸父亲甄邯,伯父甄丰,当年就因协助王莽夺位之故,分别官封大司马和更始将军,爵位则是承新公和广新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