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风华引全文阅读 > 相煎(一)

相煎(一)


既然决定回来找司马先生,便什么也准备好,央告也罢,哀求也罢,只要能赢这人回来,她都愿意的。怀揣千百种说辞推开飞霜堂大门,却见司马先生正轻扫堂前碎菊,见她来了,只喜不自胜,赔礼哄劝。他总能以善意对人,这才是极高深的学问,她最想学会。r

自然她不讲这个。r

她讲读了什么书,哪些觉得很好,哪些便读不懂。读不懂的地方,经他一讲,便茅塞顿开。r

这一回,她在飞霜堂留了不少时日。r

日里读书,也曾随司马先生游历市肆,抚慰孤儿寡老,扶助饿殍饥薄。她并不爱做这些事,暗地里为那些感激的伸过来的肮脏的手而全身寒战。然她没有白读书,书里写这是善举,是积德之事。r

司马先生之才不逊于程贮时,德更高出千山,不得不令她衷心敬佩。r

自玉藻造访程家后无多日,便传来讯息,当今圣上设翰林院,设琴棋书画四博士,司传书、授业之职。程贮时即晋博士之一,封为棋博士,以示学问贯于天下,尊于朝野。程府由是成了贵地,广收门客,一时竟门庭若市。程贮时又不吝啬,每每御赐了东西,低调是不能的,一概炫耀人前,招摇过市,唯恐谁不知他如今受惠。r

若长此下去,想他是要横着走路了。r

而司马先生才高八斗、世间所稀,却越发贫寒,捉襟见肘起来。卖字钱财来之不易,他又诸多施舍,自己便存不下余钱,日日的只以白粥填腹。飔然不免义愤填膺,于是也渐渐的不再假扮绮韵去与程贮时做学问。r

再叫她瞧见那张小人得志的脸,只怕会呕吐在他面前。r

好在如今程府门客众多,程绮韵也连带着偷了闲,程贮时并不很叫她去念书。绮韵道,父亲一日餐间说过她是“已学成了”“足够了”之类的话。飔然窃不以为然——倒是学成什么,又足够什么了?r

没的就又想起玉藻,他叫她黄毛丫头,也不认可她聪明。可见姐妹俩“学成”的那些个,对他来说,还远远不足够呢。r

对比程贮时的发达与自己的落魄,司马先生却淡然,只道,“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是好了。是谁,又有什么要紧。当今圣上惜才,肯扶持有才之人,足见世道好转。”r

他赞当今圣上时,眼里融了浓浓的笑意,倒像瞧见了心爱的孩子。r

飔然有些妒忌,虽不知打哪来的,但心底反酸,接着还绞疼不已。她不由得想,司马先生潜于世是件好事,若他也平步青云,有了高雅之士们攀交,只怕也不理她这黄毛丫头了。如今多好,他只关心她一个,做什么,也只带她一个。r

想到这一折,她绽放了美丽的微笑,欣欣然,感激上苍的不公平。r

她帮着先生救济贫民,毫无怨言,尽管那些人并不都值得救。她亦肯帮先生勉励辛苦治学的书生,尽管那些关于世间光明的说辞,在她看来,大抵是胡扯。只有一桩她是打死不做的——收养孤儿。r

孤儿可分为两类:读书的与不读书的。读书的,少不得奸猾,更坏的,便成了她这模样,尖酸刻薄,自私自利;不读书的,则蠢笨如朽木,且无教养,不尊重。照她说,后者更差,活着倒不如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