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萧喜
红巾军攻下东平府之后,彭义斌领兵两万驻守东平府,方郭三领兵一万驻守泰安。
郝定在彭义斌攻下东平府之后没多久便攻占了益都府西面的淄州,这样济南府的东面和南面都受到了红巾军的威胁。
李忠并没有让彭义斌和郝定攻打济南府,主要是红巾军刚刚经历了几场大战需要休整补充兵源,同时崔天佑还需要对东平府进行接管,尤其是李忠让他对东平府附近进行探测,寻找铁矿。
在红巾军刚刚开始休整时,李忠突然接到传报,红巾军在滨州附近发现了蒙古人,这让李忠的心骤然提到了嗓子眼上。
他知道红巾军现在刚经历大战需要休整,这时蒙古人来了,那他真有点吃不消。而且蒙古人一过,李忠的地盘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直接影响才刚刚稳定的一些州县。
李忠很是诧异,据他得到的情报,现在蒙古人正和西夏一同进攻金朝的关陕一带,怎么有蒙古人跑到滨州一带来了。
索性蒙古人没有再前进,只是在滨州一带转了一圈便走了,守备滨州的金军也是胆战心惊,躲在城中不敢出来。
但是,蒙古人却有使者穿过了滨州,来到李忠的益都府。
蒙古人的使者一到益都府,李忠便召见了他。
蒙古人使者非常友善地和李忠寒暄了几句,但是说的汉语有些生硬,然后就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信交到了李忠的手上。
李忠对这位蒙古使者也是非常感兴趣,李忠面前的这位蒙古人完全没有后世影视剧中蒙古人嚣张跋扈的样子。
于是李忠也没有急着看铁木真的信,而是和这位蒙古使者聊了一会儿,通过聊天,李忠知道了这位蒙古人的一些事情。
这位蒙古使者名叫妥欢帖古思,是铁木真身边专门用来和各方势力交往的人,这些人会说多种语言,专门从事外事活动。
而且李忠和从妥欢帖古思那里得知,铁木真身边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中一部分是像妥欢帖古思这样低级的官吏,还有一些地位较高的人,他们是为铁木真出谋划策的人。
李忠清楚任何一个力量的崛起都是有着它的必然因素,蒙古人的举起不仅是靠铁木真的雄才大略,更是蒙古人聚集了当时这个时代众多的精英为他们效力,尤其是到忽必烈时代,汉人已经是蒙古军中的主力,这些汉人不仅帮助忽必烈夺得了汗位,更是帮助元朝统一了天下。
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忠令人将妥欢帖古思带下去休息,然后开始看起铁木真的信来。
铁木真信中说的非常友好,而且丝毫没有提及拉拢红巾军的只言片语,同时又谈了一下对金人的仇恨,铁木真还说愿意结实各方英雄。
李忠看完铁木真这只有几句话的信之后,疑惑不解。
是铁木真表达的不清楚,还是李忠的学识太低看不懂,但是随即就想开了,估计蒙古人说话就是这个样子。
李忠将信随手递给了身边的刘全和李思温,两人看后也是一头雾水。
刘全先说道:“可能只是派人来我们这里看看我们的虚实。”
李思温也是赞同地点头道:“第一次见面就说的太直白不是很好,尤其是不太了解咱们虚实的情况下。”
李思温说完后,还看了看李忠和身边的刘全,好像是想起了当初李忠第一次给大顺军写信时的事情了,李忠的信说的就非常直白。
李忠然后说道:“对我们的兵力有多少可能不知情,但是对我们红巾军‘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大义应该是知道的。”
李思温和刘全都赞许地点了点头,心中明白李忠的话,现在的山东,河北这一带有谁不知道红巾军“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口号。
红巾军每次出战都是要将这八个字用一面大旗竖立在军中,久而久之这八个字便传遍了山东和河南河北,许多人不远万里来投奔红巾军就是为了这八个字。
那么,在河北山西一带活动的蒙古人也一定会知道,况且通过铁木真的信可以看出他对红巾军还是了解的,能叫出李忠名字的人,自然是知道李忠提出的那八个字的。
但是问题就来了,铁木真知道红巾军就是要杀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怎么还和李忠来信。
李忠随后说道:“我想铁木真一定知道咱们红巾军和他是死敌,来信也是试探一我们的态度罢了,看我们是真的和他过不去,还是有回旋的余地,我想他现在日子也是不好过。铁木真是一个有雄心的人,那咱们,金朝,南宋,西夏,西辽,还有西域各国都会是他想要灭到的,但是东西还要一口一口的吃,我们只要时刻警惕这只恶狼便是。”
在红巾军攻下东平府的同时,铁木真联合西夏一起朝金朝的关陕地区发起了进攻。
根据程宽的情报,李忠等人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蒙古人是想从关陕攻向河南,从而进攻金朝的南京汴京。
关陕金兵较少,易于攻取,从河北进攻就要面对众多由金朝重兵把守的重镇,蒙古军队想要一路打到河南必定不易。
第二天,李忠就给铁木真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铁木真是当世英雄,并祝愿他身体健康,同时指出蒙古军队杀戮太重,将来一定会遭到报应的。
李忠的信自然是说的不咸不淡,祝愿铁木真身体健康那自然是假的。
然后将信交给蒙古信使,蒙古信使看使命已经完成,便立刻离开了。
这日,李忠带着李思温和刘全等人一起去益都的军械厂参观,自从红巾军占领益都府之后,李忠便在益都成立了工匠学院,同时开设了多个作坊用来生产红巾军的军械装备。
李忠和众人在工匠学院院长张荣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生产棉甲的作坊。
张荣是李忠在打劫女真地主时跟随他的那三百个女真家奴中的一人,张荣来到龙虎山之后就在红巾军中打造兵器,由于技术精湛,为人踏实,被李忠任命为后来工匠营的营长,等到成立工匠学院之后,他便被李忠任命为学院的院长。
张荣对李忠是忠心耿耿,心中充满了感激。张荣知道他能从一个奴隶到现在的身份,同时娶妻生子,带给他这一切的都是李忠。
于是在张荣担任工匠学院院长期间,张荣勤勤恳恳,为红巾军培养了大量急需工匠的同时,还尽心地管理着这些作坊,为红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军械装备。
李忠在张荣的陪同下在棉甲的生产作坊中随意地走着,不时地拿起一件挂在一旁架子上的棉甲看看,同时听着张荣的讲解,完全是一副现代领导的样子。
就在张荣带着李忠他们在一旁的架子前观看完工的棉甲时,一个人突然从棉甲中钻了出来,然后一头撞到了李忠的身上。
突然出来一个人让李忠身边的侍卫营营长张孝忠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是一看那人不时刺客,心这才放回肚子里。
钻出来的是一个女孩,女子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但是长得一副美人胚子,细细的眉毛,清秀的脸蛋。
女孩钻出来时手中还抱着一件棉甲,她只是想走个近路而已,从一排悬挂整齐的棉甲中钻过去,但是一过来便撞到了一个人,手中的棉甲也掉到地上了,只怪她没有事先看一看,但是这里平日都没有人。
张荣生气地看着低着头站在原地的女子说道:“怎么不看着点,有路不走,撞坏了统领怎么办,还不向统领赔罪。”
女孩知道是自己的错,于是怯怯地抬起头,眼中还含着泪水,模样楚楚动人,看着李忠有点害怕地说不出话来。
女孩心中害怕受到惩罚,她在作坊中的地位本就非常低,再做错了事,那一定会受到很严厉惩罚,如果要是扣去她的月粮怎么办,尤其是听见自己撞到的那个人是统领之后,她心中更害怕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张荣生气地训斥完女孩之后,便转身朝李忠说道:“统领没有伤到哪里吧?”
张荣心中是非常生气,毕竟在他管理的地方发生了这种事,还好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要是一个刺客怎么办,心中打定主意事后要重重地惩罚一下这个冒失鬼。
但是,李忠这时一支处在呆傻中,被眼前这个女子清秀的外表吸引了。
“哦,哦,没事,没事,我一个大男人就这么不禁撞,而且还是一个女子,倒是没有伤到姑娘吧?”李忠听见张荣的话后回过神来,然后有点尴尬地说道。
“统领大人,奴家没事,到时奴家冒失惊扰到大人了,请大人赎罪。”女子怯生生地说道,说完就要跪下,
李忠立刻伸手将要跪下的女子拖住,同时说道:“姑娘那里的话,没事没事,红巾军中禁止跪拜。”
这一扶不要紧,李忠一触摸到女子的胳膊,柔软的触感立刻传到手上,更是让李忠心乱不已,李忠心中暗骂了自己一生畜牲。
同时李忠也注意到他抓住女孩胳膊的手可能是太用力了,女子脸上已经有痛苦的表情出现,毕竟李忠是行伍出身,出手都很重,然后立刻松开双手。
尴尬的李忠随即说道:“姑娘不必赔罪,说起来还是我们的不对,张大人事后也不要惩罚她了。”
李忠说完便有点不自在地走开了,众人也是紧随其后。
然后众人继续参观棉甲作坊,只是后来的参观李忠一直心不在焉,众人也是看出来了,也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李思温看着走在前面心神不宁的李忠,心中也是盘算起来,现在红巾军的实力已经很大了,两府八州,这在当今乱世也可以说是一方诸侯了。但是李忠却一直没有娶妻,就连一个侍妾都没有。他知道李忠心中的想法,李忠清楚自己在红巾军中的地位,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影响到红巾军的稳定,娶妻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让红巾军中引发矛盾,杨妙真就是一个例子,刘全是非常希望李忠能够娶杨妙真为妻,但是李忠的几位哥哥和崔天佑他们不干,虽然大顺军已经归附红巾军了,但是两军的将领还是有隔阂,这也让刘全非常着急,但是急也没用。
这时,程宽身边来了一个人,然后在他耳边小声地说了一会儿,说完之后离开了。
程宽又来到李思温的耳边说道:“查清楚了,那个女子名叫石抹喜,现在叫萧喜,本是一个女真人,父亲是之前益都府的一个金军将领,名叫石抹迟,母亲是汉人,石抹迟现在在矿山干活,石抹喜和母亲被分到作坊做工,每月发的钱粮也可以吃饱。”
李忠在对待女真人上也没有采取全部杀光的政策,只诛杀罪大恶极之人,平明百姓则是该赦免的赦免,地主豪强和那些女真贵族则是被送到矿上劳动改造,他们的妻女很多都被安排到了各个作坊中。
李思温听完之后点了点头,知道女真人在这个时候改姓汉姓的非常常见,女真石抹姓氏便是改为汉姓中的萧姓,程宽和李思温的举动李忠自然是没有注意到,李忠此时心神不宁,那个清秀、楚楚可人的脸庞一直挥之不去,张荣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但是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