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奋斗在南宋末年全文阅读 > 第21章 攻东平府

第21章 攻东平府


第二十一章攻东平府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中红巾军的大小战事也不少,但是都是集中在下半年进行的,上半年主要是在稳定和消化新战领的州县。

杨妙真部的那个团大部分士兵都在登州,莱州,密州等地维持治安,和农户开垦耕地,剿灭金军的残余力量。

崔天佑的接管也需要时间,直到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随着这些州县的第一批粮食的丰收,李忠的心才算落了地。

李忠在这半年中也是多次来到这些州县中,查看红巾军政策的执行情况,选派的官吏是否尽职,不尽职的和贪污的官吏也都被罢免或者受到了处罚。

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些州县的生产终于是有序地进行下去了,红巾军的政策也是得到了落实,最主要的是种下的种子变成粮食了。

当农户们看见自家除了交税的粮食外还有足够他们吃上一年都吃不完的粮食时,这才对红巾军彻底发自内心地拥护起来,生活也开始稳定了。

这些州县一稳定,便让李忠心中有了底,然后陆续开始了一些军事行动。

这大半年时间里,金朝一直没有对红巾军采取任何措施。李忠判断想必金朝是放弃山东东部了,集中力量据守东平府和济南府,现在金朝在山东已经丧失了主动权。

大半年的时间里,红巾军的兵力扩充到了十万,现在红巾军治下有户三十万,人口一百五十多万,供养十万红巾军还是能够负担起的。

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崔天佑了,无论红巾军要什么,他都会想尽办法提供。

山东物产丰富,粮食产量仅次于江南,也是棉花的主产地,还有丰富海盐。

李忠按照他后世晒盐的方法,建立了几个大型的晒盐场,大大提升了食盐的出产。

现在李忠治下的州府中没有什么大型铁矿,按照李忠后世的记忆,山东的主要铁矿都分布在济南和东平一带。尤其是东平的铁矿,埋藏浅,开采容易,产量大,但是东平府还在金兵的占领下。金朝已经在济南府地区开采铁矿了,东平府却没有开采,想必是金朝还没有发现。

李忠知道红巾军想要壮大,这两地的铁矿就非常重要。

刚刚进入秋季,红巾军南面的刘二祖先动起来了,刘二祖领兵两万从莒县出发,朝南面的沂州治所临沂杀去。

在这之前,李全的哥哥李福也在沂州一带活动,并且多次包围了临沂城,只是临沂城城高壕深,让李福很是头疼,包围了好几回都没有进攻。

留守临沂的金朝防御使夹谷寺家奴整日提心吊胆地躲在临沂城中,四门紧闭,不允许任何人进出临沂城。

当李福的义军撤走之后,夹谷寺家奴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然后马上开始喝酒玩乐,放松一下紧张的精神,但是当他还没有过上几天“舒服”的日子后,哨骑来报,莒县的红巾军朝临沂杀来了,领军的将领是刘二祖。

当一听见是刘二祖之后,夹谷寺家奴立刻昏过去了,他知道这次红巾军可是来真的了。

刘二祖包围临沂之后立刻开始攻城,自从上次莒县守城战打退仆散安贞之后,刘二祖勇猛的作风和组织敢死队冲击的做法令金军记忆犹新,尤其是莒县附近州县的金军更是对刘二祖畏惧不已。

刘二祖也是充分发挥了这一点,立刻组织人员强攻临沂城,在砲车,吕公车的掩护下,红巾军一鼓作气,打的金军士气全无,顺利攻上了临沂城,不到一天便占据了整个临沂城。

看见临沂被红巾军占据了,这让李全,李福两兄弟气愤不已,本来是他们打算占据临沂的,但是李福懦弱无能,将到嘴的鸭子放飞了。

自从上次杨妙真的事件之后,李全便对李忠的红巾军心生怨恨,两家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是暗中都时刻留意着对方,生怕对方给自己突然来上一下,在暗中使什么坏心思。

但是随着红巾军的不断壮大,李全的怨恨也是越来越深。他认为红巾军和他都一样,都是义军,起家时也就是一州之地而已。

但是现在的红巾军却是占据了一府七州之地,户三十万,人口上百万,反观李全自己,却还是仅仅停留在海州一带,而且红巾军是越打越富,自己却是在一点点地萎缩。

李全的义军不善经营,和流寇差不多,打下一城一县之后就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然后大吃大喝。

但是这只是一时痛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很快就会吃光,百姓也是一时欢呼拥护义军,但是这不是长久之久。

李全看了潜入到红巾军地盘探子带回来的情报,知道他的问题在那里了,于是也学起红巾军来,开始安置百姓,鼓励农耕。

但是李全手下没有几个在这方面在行的人,而且他的手下士兵都是一些骄兵悍将,动不动就打百姓,怎么可能像红巾军那样将领士兵全部下地种田,和百姓一家亲的景象呢,于是弄了半年,反倒弄得治下百姓怨声载道。

求其根本,李全的部队一直没有摆脱流寇的本质,占领的地盘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所以在李全部活动的地区,广大的农村都还是处在地主的统治之下。

虽然李全部也是对地主毫不留情,但是这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自己军队的粮食,所以一些有经验的地主就在他们来之前出去躲避,然后在他们走之后再回来。

因此,李全占据的海州根本没有给李全提供太多的军粮,相反广大的农村还处在地主的统治下,李全的义军大部都驻守在几个县城中,吃的都是之前攻打金军是缴获的粮食。

李全之前一心想着和南面的宋朝取得联系,想让宋朝能够给他提供粮草和军械。

李全认为宋金世仇,他起兵遭金朝的反,那么宋朝一定会支持他,给他提供他急需的粮草和武器。

但是,李全派出去的人根本没有见到宋朝边将中的什么大官,在花掉了大量的银子的情况下,这才勉强将信件送了上去,但是随后就一直没有后文了。

这让李全是又急又气,心中狠狠地咒骂了那些宋人一边。最后还是李福说了一句话,让李全暂时放弃了投奔宋朝的念头。

李福的意思是他们这点兵力在宋朝那边根本不算什么,花了那么多的钱,还不知道宋朝的江淮主将能不能见到他们的信呢,还不如另谋出路。

李全听完李福的话后,认为很对,自己花了那么多的钱,要是连一封信都没有送到就真的亏了,还不如另谋出路,他李忠可以从一州之地打到现在的局面,他李全有什么不能,同样姓李。

于是李全和众人商量了一下之后,众人认为攻打沂州是最好的出路,首先沂州兵少,只有几千的守军,其次沂州就在海州的西北面,打下之后也可以扩大地盘,到时就可以养更多的军队,然后也学红巾军安民种粮,徐徐图谋。

但是在关键时刻,李全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疑心太重,起初他想亲自领军攻打沂州,但是恰巧此时南面的宋朝有消息了,而且还来了一个人,于是李全就留下来等待宋朝的信使。

李全攻打沂州的计划没有放弃,因为无论宋朝是什么态度,他手中的地盘大了才是王道。

李全便将攻打沂州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哥哥李福,李全对其他将领不放心。

李福是无勇无谋之人,但是好大喜功,欣然领命。当来到城高壕深的沂州治所临沂时,李福又犯了犹豫不前的毛病,对临沂是围了好几回都没有进攻,就在沂州一带移动,美其名曰是等待守军松懈之后再行攻城,他自信自己手上有近两万人,怎么也能把沂州攻下来。

但是这一犹豫便成就了红巾军,刘二祖领兵杀来,二话没说便开始攻城,天黑之前边占领了全城,全军在临沂城中过夜,听见消息的李福直接晕厥过去了。

清醒过来的李福叫嚣着要从红巾军手中夺回临沂城,但是被身边的将领及时制止,李福身边的将领可不傻,人家红巾军可是兵强马壮,他们可不想去触这个眉头。再说现在两家都是打着抗金的旗号,要是自家去攻打红巾军,那让天下怎么看他们。

事后李福派人去沂州询问,面对李福派去的使者,被刘二祖毫不犹豫地回绝了。

刘二祖只说:“我接到红巾军统领李忠的军令,命我部择日攻下临沂,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刘二祖攻下临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反应,但是彭义斌攻下东平府却是震动了各方势力。

彭义斌部也是接到了李忠的命令,让所部对东平府进行试探性攻击。

彭义斌接到军令后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他先是派方郭三带着三千人到东平府附近闹腾了一遍。

彭义斌知道他现在如果强攻东平府的话没有全胜的把握,虽然驻守在奉符的红巾军已经增至三万,但是东平府的驻军也不比自己少,自从上次蒙古纲败亡之后,东平府便紧急向金庭求援,要求调兵驻守。

金庭知道东平府的重要,东平府不比益都府,东平府一失,红巾军就会直接威胁到西面的大名府,就等于让红巾军进入了河北,这是金庭万万不想看到的,于是紧急征调了两万军队增援东平府。

方郭三带着三千人闹腾了一圈东平府之后,便回来了。金兵避而不战,方郭三也没有打什么打仗,只是和几个县镇的金兵守打了几场小仗,自然是大获全胜。

方郭三回来之后,彭义斌通过方郭三初步了解了东平府的情况,彭义斌开始犹豫是否出兵攻打一下东平府。彭义斌也是不甘心就这么收手,但是全力攻打东平府却要付出较大的伤亡,到时打下东平府也不一定弄够守的住。

这时,卫兵来报,说情报营的营长程宽来到了奉符。

看见程宽的彭义斌是又惊又喜,彭义斌知道程宽一直在李忠的身边,平日基本很少离开李忠,但当他看见程宽时就知道一定有什么大事了,不然李忠不会让程宽亲自跑来,彭义斌心中已经隐隐猜到应该是和东平府有关系。

两人先是做下好好地聊了聊,毕竟都是一个村中出来的兄弟,而且彭义斌还特意向程宽问起李忠是否还好,程宽回答道:“统领一切都好,只是平日太忙,休息不好,而且统领经常提及三位哥哥,说经常不在身边,想念的很。”

彭义斌也是感动不已,他也非常想念李忠,但是现在却回不去,奉符西面是东平府,北面是济南府,压力非常大,即使现在奉符的兵力增加了很多,但是依然不敢松懈。

彭义斌在奉符勤勤恳恳,每天晚上都要亲自巡视城防,安排哨骑,就怕有任何闪失。

随后两人又聊起了当年在村中的事,提起当年彭义斌带着一百多村中青壮抗税的事情,而且还将税吏给打了。

到后来官府派来了一百多骑着马的金兵,着实吓坏了大家。彭义斌还说那是他在那之前见过最大的场面了,要比邻村那个财主嫁女儿的场面大多了。

两人说到这里都开始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回想现在的他们,两人更是唏嘘不已。

现在的彭义斌都已经是掌握上万人生死的大将了,和之前的他简直是天壤之别。两人唏嘘的同时也是想到了李忠,知道这一切都是在李忠的带领下得到的。

程宽和彭义斌两人热络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想起正事来。程宽给彭义斌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东平府的一位百户严实被情报人员策反了,同意协助红巾军破城。

严实山东长清人,一向任侠放荡,不治产业,喜交朋友,落魄于乡里,多次因事被拘捕入狱,幸好得到友人的救助,才得以解脱。后来响应金庭号召参军,被任命为百户,但是在军中却不得志,而且看见金军的腐败和无能更是大大失望,同时屡受猜忌,心中郁郁不得志。

见此情景,潜伏在东平守军中的红巾军情报人员开始与严实接触,并且最终将严实策反。

严实虽然官职不大,但是却是负责重要的城门看守的差事,这对于红巾军来说非常重要。

严实虽然仅是一个百户,但是其重要性却远远大于一位将军。

于是李忠在接到情报后就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果断命令程宽亲自去奉符,配合大哥彭义斌。

同时,李忠紧急调派杨妙真部的刘福领兵两万前去支援彭义斌,即使这是一个陷阱也罢,李忠也是铁了心要用五万人打下东平府。

这就是李忠的风格,大军一旦调动,粮草军械耗费巨大,那么就让每次的调动都尽量有意义一些,彭义斌手中的三万人打下东平有点困难,必须要给他支援才行。

彭义斌也是说做就做,等到刘福的援军一到,立刻出发,领兵四万直接朝东平府杀去,一路上的金军或降或逃,红巾军没用几天便包围了东平府。

东平府的山东西路兵马总管侯挚立刻传信给济南府的金军让他们火速增援。

济南府的金兵接到信之后立刻出兵解围东平府,他们没有朝东平府杀去,而是朝奉符杀去,想来一个围魏救赵。

但是彭义斌不为所动,继续包围东平府,红巾军的举动让从济南府出来的一万金军不知所错了,他们就一万人,不可能去攻打奉符,奉符就是再空虚也要有个五六千守军。

本以为虚张声势地朝奉符杀去就可以逼退彭义斌,现在看是不行了。那朝东平府进兵,但是却一直被红巾军骚扰。他们身后出现了一支红巾军的骑兵,大概有三千人左右。

于是金军就驻扎在了平阴县城中不再前进了,等待时局的发展再做下一步打算,尾随这一万金兵的红巾军骑兵是张青率领的,一共三千骑。

就在援军犹豫不前的时候,东平府被攻陷了,严实和城外的红巾军约好了时间,然后在他守城门的时候打开了城门。

红巾军趁着黑夜杀入东平城中,彭义斌同时留了预备队在外面,以防万一中计还可以掩护部队安全回营。

当城内的金军发现不对时,已经有两千多红巾军的敢死队冲进了城中,这两千人就是去探路的,看是否有埋伏,当发现没有埋伏后,这两千人果断给后军发信号,接到信号的红巾军开始擂鼓进攻,源源不断地朝东平城中冲去。

天亮时战斗就结束了,猝不及防的金军大部被杀,其余的都成了红巾军的俘虏,彭义斌在金军逃跑的路上事先埋伏了部队,侯挚没有跑掉,也做了红巾军的俘虏,就这样红巾军攻下了东平府。

严实功劳最大,被提升为副营长,担任张青骑兵营的副营长。

东平府是山东西路的治所,东平一失,金朝在山东的局面将再也无法挽回,同时各方势力都开始注意起李忠的红巾军来,纷纷开始派人和李忠的红巾军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