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海上遇到南宋水军
李忠全身放松地躺在床上,一连忙了两个多月,终于是将春耕时节过去了,这两个月在红巾军治下,无论是普通通农户还是红巾军士兵都是以耕种为主。
这是红巾军的传统了,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农耕时节尽量不发动战事,安心耕种。李忠坚信只要手中有了粮食,什么难关都可以过去。这个时代粮食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的百姓还没有摆脱温饱,主要原因就是战乱频繁,百姓无法耕种,而且这个时代粮食的产量非常低,耕种效率低,所以一但有什么天灾人祸之类的,都会造成饿殍遍地的残像。
所以,李忠非常重视粮食的生产,只要到了春耕时节,红巾军就开始了另外一场战斗,这个时节可以看到红巾军士兵不是拿着看到和长枪,而是锄头和铁锹。
红巾军在各州府的守备军全部停止训练开始屯田或者回家耕种,而在常备军驻地,几十万常备军的官兵一律拿起耕犁和锄头,在划归好的军屯区开始耕种,只要没有敌人打上家门来,红巾军就不会停下来,这个季节一律以耕种为主。李忠也亲自参见劳动,红巾军各级官吏也不例外,全部下到农田中劳动。而且红巾军治下官吏的考核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治下田地的种植情况和粮食的出产率。
杨妙真满脸红晕地伏到了李忠结实的胸膛上,李忠随手将被子拉起,盖在杨妙真光滑的脊背上,然后低头看着怀中的可人。
李忠对杨妙真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他们两人的婚事可以当做一场交易,但是李忠对待自己的女人都是一视同仁,杨妙真也不例外,尤其是杨妙真对李忠是一片痴情。
而且,李忠对杨妙真的特殊感情主要是出自男人的自尊心,李忠喜欢征服杨妙真的感觉,杨妙真的性格非常独立,做事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不同于彭伊茗和萧喜,她们两个完全是对李忠百依百顺,性格温顺。杨妙真和她们两个完全不同,有时候,杨妙真还会和李忠生气。
所以,李忠身为一个男人非常喜欢将倔强的杨妙真压在身下的感觉,而且每次杨妙真和他闹矛盾时,李忠都会主动去哄她开心,这让杨妙真受宠若惊,每次都会被感动的哭哭啼啼地爬到李忠的怀里。
李忠这么做完全没有任何不高兴的心情,他认为哄自己的女人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几年的相处相处下来,三个女人也是完全被李忠宠坏了,在家里根本不把李忠当做统领,李忠也是非常享受这样的日子。四个人的府院也是陆续多了好几个新生命,萧喜生下李源城之后,彭伊茗又给李忠添了一个儿子,李源益,杨妙真也是给李忠生了一个女儿,李思思。
李忠非常享受这样的日子,尤其是看着呀呀学语的子女还有三位美丽可人的娇妻,李忠感到非常满足。同时也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个乱世争霸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女人和女儿被想货物一样送给被人沦为发泄男人奴隶。但是,这种事情李忠治下发生的太多了,尤其是红巾军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出现。
一战下来,红巾军的对手被消灭了,但是这些人的家眷就成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了。李忠命令红巾军每攻下一座城池之后,都要将这些女眷和幼儿全部统计登记,然后一一安置,这些人一部分安置到作坊做工,尤其是现在淄州建立了好几个丝绸作坊,需要很多织工。还有一部分直接分给红巾军中有功的士兵,大部分的幼儿都会被送到益都的红巾军士官学院的童子学堂中。
李忠知道这么做很残忍,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女人是不可能自己养活一个孩子的,她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他的男人死了,他们第二天就没有吃的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很多女子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选择出卖肉体来维持生计。
李忠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出现,起初他鼓励这些女子再找一个归宿,结合城家庭,但是,这些死了丈夫的女子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都不愿意再嫁,即使她们有这个想法也会受到这个时代思想的制约,从而老老实实地守寡,李忠的动员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于是李忠干脆直接分配这些女子。
这样虽然有些残忍,但是这也不乏为一个好方法,很多女子最终都接受了新的生活。
李忠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非常地,她们也是最弱小的群体,李忠这么做只是想让她们好好地活下去,活下去生活才会有希望。
杨妙真伏在李忠的身上很快就睡着了,她被李忠折磨的快要散架子了,尤其是她的后庭。
看着怀中熟睡的妻子,李忠的思想又飞到了千里之外。
……
张涛亲自带着海船出发了,这次一共有上百艘海船一起去印度洋,其中战船有四十多艘,商船上都是丝绸和陶瓷,这次航行也是非常的危险,张涛于是亲自率领船队出海。
“队长,队长,前面发现两艘宋人的船。”一个红巾军海军士兵快速地跑到陈希面前说道。
陈希立刻举起单筒望远镜朝士兵报告的方向望去。
望远镜中果然出现了两艘悬挂宋朝水师旗帜的海船,这两艘海船和陈希的海船大小差不多,都是在二十米长左右,一个桅杆。
陈希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说道:“真是麻烦,越是躲着,越碰上。马上给后面的船队发信号,说我们遇上了两艘宋军的海船,请求指示。”
陈希是张涛一起带过来的水贼,也一起在红巾军的海军中效力,他这次和张涛出海,被分配的任务就在前满探路。
很快接到前面探路的陈希的报道之后,张涛果断命令陈希将两艘宋军的海船击沉。
陈希看着后军发来的旗语之后,大声地喊道:“全体就位,准备战斗。”
陈希虽然只有一艘船,但是他非常自信可以将面前的两艘宋军的海船击沉,因为他的这艘海船就是红巾军标准的战斗海船,而且武器装备齐全,有二十名船工,还有九十人的战斗人员,还有三十名火炮手和十门火炮,是红巾军中战斗里最前的战船了。
陈希立刻将自己的战船横在海面上,这种战斗他已经经历了三回了,之前都是对付海盗。这次改为攻打宋朝水军了。
两艘宋朝水师战船看见陈希的海船之后,立刻迎了上去,他们是被派出来巡视这一代海域的,这里已经临近临安杭州一带,所以每日都有水师的战船出港巡逻。
看见可疑船只之后,宋朝水师战船豪不犹豫地迎了上去,他们有两艘战船,对付一艘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看见陈希的战船竟然停在海上不动了,船上的宋军将领也是疑惑起来。
陈希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点点驶近的南宋海船,在他的脚下的船舱中,三十名火炮手已经就位,二十四磅火炮已经装填弹药完毕,只要一声立下就可以向南宋水军发射二十多斤重的炮弹。
宋朝水师的战船转眼间就到了陈希的战船附近,船上的宋朝水兵刚要扯着嗓子大声问话时。
突然间,连续的五声炮响传出,红巾军海船的一侧船舷上冒出了五股浓烟,然后一声声刺耳的声音飞向宋朝水师的战船。
“砰砰砰。”由于距离比较近,而且红巾军的火炮手早早就位,所以,第一排五枚炮弹全部打在了一艘宋朝海船上,一声声撞击声响起。
二十斤重的炮弹顷刻间击碎木制船体,飞入船舱内,十几名船工被炮弹击中,前面的两个人连声音都没有发出就死了,后面的十几个人被炮弹和船体击穿后飞溅的木屑所伤,顿时,这艘被击中的南宋海船船舱内一片狼藉,哀号声不断,十几个人倒在地上打着滚。
突然遭到袭击,没有见过火炮的南宋水军官兵一时没反应多来,但是船体破裂声和船舱中的哀号声让他们知道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立刻反应过来的南宋水师官兵开始大声喊道:“敌袭,敌袭。”
陈希一招得手,立刻调转船头逃跑,后面的南宋海船开始追击,但是一艘被红巾军打残,尤其是十几名船工的伤亡,让这首海船的速度减缓了很多。
陈希灵活地在海上兜了一个大圈,然后将已经装填完弹药的火炮的一侧船舷对准了后面追击的宋朝海船。
一看到一排黑漆漆的炮口对着自己,追击在最前面的南宋水师海船将领立刻大喊着躲避。
红巾军又是一排炮陆续发射,其中有三枚炮弹打中了南宋的海船。
而且有一枚炮弹正好命中了宋朝海船的桅杆,直接把近半米粗的桅杆打出了一条裂痕,桅杆有断裂的危险,尤其是风帆的力量已经让桅杆摇晃起来。
陈希连续兜了两圈之后,朝南宋海船发射了三十多枚炮弹之后,一艘宋南宋的海船是彻底失去了动力,另外一艘海船缓慢地朝红巾军的战船撞去。陈希也是跳转船头,朝这艘南宋水师的战船撞去,开始接舷战。
陈希将海船恨恨地撞向这艘宋朝的海船,然后红巾军的战斗人员纷纷来到甲板上,手中握着砍刀和长枪。
红巾军的海船一撞上宋朝的海船,南宋的水兵就已经早早准备好了接弦战,船身一稳定下来,立刻挥舞着砍刀跃向红巾军的战船。
陈希立刻调整甲板上的散射炮的角度,然后果断开火。
“轰。”的一声,跃到红巾军船头的南宋水兵,大概有十几个人,顷刻间被密接的铅弹打成了塞子,全部倒下了,铅弹还波及了后面的几个人。
一炮的威力让南宋的水兵们都停顿了一下,然后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对方,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一声炮响,然后他们前面的十几个兄弟就全部倒下了。
众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相互鼓励了一下,然后又同时大喊着朝红巾军的海船冲去。
这次双方开始了近身肉搏战,陈希举起手上的手铳,对着一个南宋水兵就是一枪,这个南宋水兵感觉自己的胸口一凉,然后错愕地看了一眼陈希手上还冒着烟的火铳,然后又低头看了一眼他流血的胸口,无力地倒下了。
甲板上一片混战,更多的南宋水兵想要冲上红巾军的甲板,见到这种情况,陈希立刻命令已经装填完毕的散弹跑开火,打击宋军还没有冲过来的人,然后命令火炮手使用手榴弹支援。
不一会儿,几个提着一个竹筐从船舱上跑上来的红巾军炮手来到了甲板上,他们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立刻将竹筐中的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手榴弹取了出来,两人配合点燃,然后一个人用力地将手榴弹扔向对面的南宋海船。
几枚冒着烟的手榴弹划过海面,准确地落到了聚集在一起的一堆南宋士兵中间,然后爆炸开来。
这里一堆人有二十几个,还没有冲到红巾军的甲板上,就被威力巨大的手榴弹给全部炸翻倒地。
然后接着红巾军甲板上又喷射出了密集的铅弹,将这些人前面还没有来得及登上红巾军战船的十几个人全部扫倒。
手榴弹和散弹跑瞬间让宋军后援的四十多人还没有冲过来就倒下了,已经冲过来的宋军看见这般情景之后,斗志立刻消沉,纷纷往回跑。
红巾军乘热打铁,一鼓作气拿下了南宋的海船,俘虏了二十多名宋朝水兵。
另外一艘失去动力已经开始下沉的南宋海船看见同伴被攻陷之后,也是胆战心惊,尤其是看见红巾军收拾完同伴的海船之后,朝他们的驶过来的时候。
陈希没有命令士兵接舷战,而是使用火炮对着已经开始下沉的南宋海船开炮。
再一次听见恐怖的炮声,这些已经吓破胆的南宋水兵是彻底放弃了抵抗,连跳海逃生都放弃了,最后向红巾军投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