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奋斗在南宋末年全文阅读 > 第8章 剿灭土山寨

第8章 剿灭土山寨


第八章剿灭土山寨

“王强,看你还算一个好汉,怎么变成乌龟了,有种就出来,我彭义斌和你一对一单挑。”彭义斌骑着战马,手握大刀,指着土山寨垛子后面的土山寨大当家王强喊道,他身后是一千名排列整齐手握兵器的红巾军士兵。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完成的同时,又有一千多人的新兵加入。这些新兵三个月前还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的饥民,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充足的粮食供应,让这些新兵看上去个个都像小老虎。

李忠的第二批士官培训班一百名士官也是顺利毕业,这一百人都是战斗中有功的人。

然后李忠将现在的三个营提升为三个团,众人自然是提升了一级。虽然三个团一共才两千五百人,但是架构还是有了,以后就慢慢充实便可以了。

完成这一切之后,龙虎寨正式出兵攻打土山寨,李忠亲自带队,一行人有彭义斌和郝定,还有参军李思温。

李思温在红巾军奇袭静封镇时,正好在静封镇过夜。红巾军对普通百姓秋毫不犯的行为让李思温大为好奇,然后当他看见战斗结束后,红巾军整齐有序地打扫战场,列队喊着口号地行军,给了李思温深深的震撼。

最后当他看见李忠众人在镇子口竖起的那面“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旗子时,李思温心中开始颤抖,随即就是狂喜。

百年来契丹、女真蹂躏中原大地,然后就是蒙古鞑子,一次次屠杀汉族百姓。这让李思温这种汉族文人心中一直笼罩在阴霾中,尤其是出生在中国北方的文人,虽然金朝已经完全汉化,但是文人们那种追求汉人王朝正统思想却一直没有破灭,只是被深深地藏了起来。

但是北方文人更是鄙视南宋王朝,心中早就对这个王朝失去信心。所以,当李思温看见李忠这面大旗时自然是激动不已,认为男儿此生当立此大志,就是死在这面旗帜下,百年后也必当名垂青史。

于是李思温这样的一个文人的热情就被点燃了,本意想回乡终老的他便一路跟着红巾军来到了龙虎山。

红巾军一路也是收留了许多百姓,李忠在李思温加入的时候就看出此人不是一般的百姓。后来一番了解之后,发现李思温民政,军事样样精通,而且李思温加入红巾军的意愿真切,于是便拜为参军。

李思温加入红巾军一段时间之后,对红巾军众将领和李忠的治军之道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是坚定了他的加入红巾军的想法。

“姓彭的,你给我少来这套,上次爷爷我就是上了你的当,爷爷我就守在这里,有种你就来攻寨。”王强躲在垛子后面喊道,一副死守的样子。

不一会儿,山寨外面红巾军的叫骂声就逐渐安静了下来。

看到此情景,王强心中暗暗得意,心想这次就死守不出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你龙虎山再嚣张也不可能一口气将我的山寨吃掉,就是吃掉了,我王强也要崩掉你两颗牙来。王强对自己土山寨的防御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一会儿,红巾军军阵中缓缓地推出了两个车子的东西,王强好奇地看了一会儿,然后不屑地道:“两个砲车就想灭我土山寨真是笑话。”

王强然后说道:“弟兄们都躲好了,把头都缩回去。”

在这个时代砲车很常见,王强也知道砲车的威力,看见红巾军推出来的砲车不是很大,王强也就没有当回事。

李忠设计的这个砲车可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其它砲车。

这种能够抛射石块的攻城器械在这个时代称为砲车,也称发石车。最早文献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在官渡之战中曹军使用了这种砲车,可以发射十几斤重的石块,令袁绍军大为震惊,称之为“霹雳车”。

在这个时代,砲车已经大量地装备了军队中。只是古人虽然掌握了杠杆原理,但是还没有意识道重力的作用。于是现在的砲车还是一端装放石块,一端用人力拉动绳子作为发射的动力,因此发射的石块也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想要发射二十斤以上的石块就需要几十人合力才可以做到。

李忠是根据西方的抛石机原理设计的,利用重物代替人力来作为发射的动力,这样既节省了人力,也提升了砲车发射石块的重量。

李忠设计的这两辆砲车可以发射五十斤重的石块,威力可是相当大,完工试验时,可是将彭义斌他们震惊的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忠设计的这种砲车在中国最早出现在蒙古人攻打襄阳时。那时,蒙古军中的一些来自西方的工匠根据西方抛石机的原理改制而来,一投入使用就给当时的襄阳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慑,襄阳的投降也说不定和它有很大的关系。

“没想到统领还懂得这些格物奇巧之术。”李思温微笑着看着对面的土山寨,看那副模样是在等着看好戏。他清楚李忠设计的这个砲车的威力,也想亲眼看看在战场上的效果。

李忠没有回答他,李忠知道这个时代的文人们是看不起这些东西的。但是,李思温不是那种死读书的文人,对李忠的这个发明也是大赞不已。甚至提出可以用它来发射火药,这让李忠很是惊讶,没想到李思温对火药在战争中的作用已经理解到了这种程度。但是一想也是,这个时代无论是金军、宋军,火药在军中都已经广泛使用,就连崛起的蒙古也已经意识到火药的威力,开始尝试使用。只是没有像后世那么普及而已,这主要是受限火药的威力不足还有就是战斗方式的影响。

“轰”的一声,伴随着一声巨响,砲车发出的第一块巨石准确地砸在一处依山而建的墙垛上。

墙垛直接被砸踏,碎石和端木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同时还有几具尸体。

王强和土山寨的众人呆呆地看着那个已经坍塌的墙垛,半天说不出来话,胸中涌现了无尽的震撼和恐惧,砲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轰”又是一声巨响,一座塔楼被砸倒。

这时,随着两发巨石的准确命中带来的效果,也是让红巾军士兵震惊不已,但是这种震惊立刻变为狂喜,因为这是自己一方所造成的。

随后的几发都是集中在山寨的寨门上,木制的寨门再怎么结实也禁不住这样的轰击,最后彻底倒塌。

见状,彭义斌大声喝令着冲了进去,身后的红巾军战士也是紧随其后。

土山寨前寨的众人已经失去了斗志,仓皇地抵抗了一下便逃向后寨。

但是很多人发现他们还没有逃进后寨,后寨的门就被关的紧紧的了。

这下让这些人是气愤不已,于是立刻投降了红巾军回身开始攻打起土山寨的后寨来。

王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要不是身边的兄弟把他给架回来,他可能早就被彭义斌的大刀给砍了。此时他面如土灰,心中开始咒骂起青龙寨的人来了,早知是这样当初就不该听他们怂恿去劫龙虎山,现在倒好了,偷鸡不成反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大哥,我们从后山逃吧,现在还来的急,不然一会前面顶不住了,那就跑都来不及了。”王强身边一个人急切地说道。

“大当家的,大当家的,不好了,不好了,后山,后山。”这时一个小卒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喊道。

“后山怎么了?快说。”王强突然站起来,怒目地盯着传令的人说道,他心中已经隐隐猜到了。

“大当家的,大当家的,不知从哪来了一只红巾军,突然就冲上了后山,弟兄们被打个搓手不及,现在后山已经丢了。”传令兵道,说完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王强那杀人的眼神让他太害怕了。

这支红巾军就是郝定率领的,在攻打土山寨前一天晚上,郝定就率领两百人出发了。他们趁夜摸上了土山寨的后山,然后隐藏了下来,一直到天亮之后才配合李忠他们发起进攻,打了对面一个搓手不及,然后占领了后山,堵住了土山寨逃跑的去路。

最后,王强被彭义斌斩杀,负隅顽抗者一一都被斩杀,土山寨寨兵大部分投降。

李忠等人把土山寨的财物、粮食全部搬运一空,然后一把火把这个山寨给烧了。

打完土山寨之后,李忠又陆续剿灭了周边的几小个山寨。但是这些山寨规模都不大,都无法和土山寨相比。然后红巾军就偃旗息鼓起来,这也让附近的山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开始纳闷龙虎寨接下来干什么。

李忠这段时间主要是大练兵,而且这段时间陆续消灭了不少山寨,红巾军士兵虽说伤亡不大,但是非常疲惫,所以需要休整一段时间。

索性粮食充足,这段时间没少缴获粮食。最后,李忠才发现自己的龙虎寨是最穷的,剿灭最小的那个寨子都比龙虎山富,这让李忠感叹的同时也是欢喜不已。

李忠计划再扩编三千人的力量,这样再加上现在的两千人,这段时间的伤亡也有三四百人,自己就有了五千人马,到时也有了和青龙寨一战的本钱了。

自从在静封镇竖起了“驱除鞑虏,光复中华”那面旗子之后,红巾军声名远播,尤其是泰安一带的义士听说后大呼过瘾,纷纷来投奔龙虎寨,让红巾军的实力大增。

李忠知道投入才会有产出,所以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不能少。而且,李忠也是根据这时间在战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在后来的训练中进行改进。

李忠的士官培训一直都在进行,虽然三个月的学习不能让这些士官学到太多的东西,但是这些人还是令李忠很满意的,毕竟自己现在条件有限。

前世培养一个士官需要三四年时间,那对于李忠来说有点奢侈。但是就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战争来说,李忠认为培养一个士官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些还是后话,李忠坚信士官是部队的核心。在后世德国的陆军之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军队是政权的基础,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军人的素质,军队的力量取决于士官的培养。”

李忠对这三句话深信不疑,分析后李忠得出结论是,这三句话的根本还是军队。军队的素质就是平时训练的体现,红巾军的训练完全是按照红石现代陆军标准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李忠也相信在这个时代再也找不出比红巾军素质更高的军队了,只要红巾军经历了更多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必定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至于军官的培养,李忠也是一直结合着这个时代在摸索。而且也发觉了几个思想灵活的青年,将一些固定的教材让他们来讲,毕竟李忠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亲自来,这几个青年中一个名叫李寿甫的青年深得李忠喜欢,李忠也是让他承担了许多重要差事,但是一些重要的课程还是李忠亲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