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筑寨练兵三
有了第一阶段训练的成果,第二阶段的训练相对就容易很多了,尤其是队列的训练体现的最为明显。
李忠和彭义斌等人反复讨论过后,制定出了一套弯刀劈砍的战斗动作,还有长枪的训练动作。这两套动作简单明了,招招致命。
这是李忠的风格,彭义斌和刘二祖也是非常认同,多余无用的,或者杀伤力小的动作一律不用。李忠自己总结了一套弓箭的使用方法,之前在金军时李忠就非常善用弓箭。
将这三套动作在训练中反复演练了多次之后,然后吸收众人的意见又做了一些适当地修改,最后,李忠就是正式开始让各营操练起来。
这回李忠就省事多了,不像第一阶段那样大家全都不会,需要他一个一个人地从头教。这些刀枪动作,三位营长和九位队长都是非常熟悉,教起来顺手的很。
李忠现在还没有对红巾军进行兵种的划分,所以,这三套动作所有人都要学。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红巾军人太少,如果真打起仗来排兵布阵的时候太少,应该还是大哥带头冲锋去砍人的样子。
所以李忠就想让这一千多人将主要几种兵器全部学会,而且李忠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新兵训练中主要武器的使用要都要掌握,这样可以便于将来新兵被分到部队时更快地形成战斗力。
训练场上开始热火朝天地练起来,由于武器不足,很多人只能使用木制武器,这也是李忠非常着急的事情,红巾军自己打造解决了一部分,但是自己打造兵器有诸多的限制,铁匠不足,原料不足,所以想要装备全部的一千多人有点困难。而且只装备到了武器还不行,还需要铠甲之类的。
李忠也是一直让程宽下山打探,寻找有没有途径弄到武器,程宽也是隔几天就下山一趟,到附近州县转一转,既可以了解一下时局的情况,还可以留意有没有弄到武器的途径。
程宽和程福两兄弟李忠非常喜欢,程福心细,做事严谨,这次李忠他们定下的三套训练动作就是由程福将其绘制成图,然后整理成册的。
程福也是非常了解李忠,知道李忠喜欢这么做。李忠和程福在私下里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李忠心目中未来新兵教官队的队长已经有给程福了。
程宽和程福性格正好相反,粗狂,但是他粗中有细,而且程宽是待不住的人,一休息就留下山,于是李忠就给了程宽一个新的任务,出去打探情况和留意武器的事情。
现在晚上的士官培训班已经变成众人最爱上的课了,原因有两个,一是可以学习各种新东西,李忠给这一百二十人讲的东西都是关于排兵布阵,古今著名的战阵,让这些人听的如痴如醉。
还好李忠前世有点存货,不然真是不行了。阵型指挥,一个士官该怎么时刻注意上级的命令,然后及时指挥自己手下的士兵变换阵型,同时该怎么样和手下的士兵沟通。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
还有按营扎寨,部队的规模不同选择多大的营区,安营需要具备那几样条件,特殊情况该怎么扎营,被动时和主动时扎营有什么不同。
李忠这些一讲,着实让众人震惊不小,他们以前都是普通农民或者是绿林好汉出身,哪里知道这些。
当李忠将这些给他们一一道来后,这些人才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了。
还有一点让大家感兴趣的是李忠每天都会给大家讲一个经典战例,来自后世的李忠自然要比彭义斌他们对古今经典战例更加了解。
发生完的就直接讲,没有发生的变换一个年代再讲。李忠还在讲的同时配上战场的地图,更是吸引大家。
李忠还把三国演义给大家讲了起来,更是让众人听的热血沸腾,尤其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大业未成的遗憾,都让众人唏嘘不已,不知不觉大家就把自己当成了演艺中的某个人了。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嘹亮的口号,一队队红巾军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山下集结着。
这两个月来李忠已经带众人下山二次了,这是第三次了,出去安营扎寨,模拟一下行军打仗的生活。
但是,每次下山都走不远,只是在附近活动,而且三五天就会回来。毕竟离开山寨太远,一旦山寨遇袭也赶不回来。
山寨中建有烽火台,一旦有事会立刻报警,李忠就在附近可以及时赶回,而且每次出去都是两个营,会留下一个营守山寨。
彭义斌站在山寨上的一座小山上默默地看着山下集结的士兵,随后目光逐渐转移到骑在马上的李忠身上,李忠身后是骑在马上的程福,李忠此时正看着部队的集结。
这样的部队就连彭义斌都非常满意,和他之前金军中的见过的士兵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根本没法比。
走路整整齐齐,一声令下马上执行,说前进就前进,即使掉进沟里都不停下来,身体健壮,步伐稳健,彭义斌满意地看着山下出发的士兵,这样的兵一直都是他非常渴望带的。
现在的彭义斌自从上完李忠的士官培训课后,眼界也宽了,已经不再满足只当一个山大王了。
他现在非常渴望战斗,带兵打仗,其实彭义斌都没有发现他已经改变了,已经脱离了之前江湖豪杰的身份,这些改变发生在每一个红巾军士兵的身上,这是李忠无形中带给每一个人的。
“真是好兵啊!有此兵十万定横扫天下。”这时彭义斌身后传来一个人赞许的声音。
“说的好。”彭义斌也是激动地说道。然后微微一愣,知道自己是走神了,转身看去,身后是崔天佑,他手中正拿着两个小瓷瓶。
“你什么时候到的?”彭义斌看了一眼崔天佑问道,然后转身又看向山下的队伍,直到队伍消失不见才再次回过头来。
“我早就来了,知道你找我,于是就赶过来了,你已经一个月没有领酒了,我直接给你拿过来。”崔天佑把手中的一个小瓷瓶递给彭义斌说道。
“我知道你叫我来是什么事?从小儿一起长大,你的心事瞒不了我。”崔天佑打开自己手中的那瓶酒喝了一口道。
这果子酒酒味非常淡,喝着不过瘾,但是也是比没有强,崔天佑索性又喝了一口,干脆一口喝完。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彭义斌随后问道,说完便沉默不语起来,在等待崔天佑的回答。
“在感情上我是支持你的,我相信你也可以带兄弟们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丝毫不逊色那杨安儿和李全等人。”崔天佑说道,
“但是,杨安儿、李全还有你彭义斌都只是江湖豪杰,说不好听一点,你们在官府眼中只是土匪草莽罢了,即使聚众起义也成不了大气候。现在杨安儿和李全闹腾的厉害是因为金庭还没有顾忌上他们,只要金军一旦腾出力量去围剿注定失败。”崔天佑又继续说道。
“不会吧?怎么说他们也有几十万人啊。”彭义斌疑问地问道。
“必败无疑,这是你四弟李忠和我说的,起初我也和你想法一样,但是听完他的话之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他说农民起义军起义之初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众多贫苦百姓无路可走投身起义军,于是起义军迅速壮大。而且起义军每到一处都是开仓济民,深得拥护。但是时间一久,起义军缺乏训练,装备不足,指挥混乱等,一堆的问题都出来了。这时人数众多反倒成为他们的阻碍,一旦有胆怯逃跑的,就会牵连整个军队。再加上山头林立,内斗严重,到时就是一片散沙,只有灭亡的命运。”崔天佑道。
“老彭,真要让我选择,我一定会选李忠,不要怪我不够兄弟情义,从建寨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李忠的所作所为。李忠做事有章有据,绝不义气用事,从练兵到那个士官培训班绝非凡人可以做到。老彭,给李忠一个机会,我相信他可以把我们带的更高,那个高度是我们做梦都无法达到的。”崔天佑拍着彭义斌的肩膀说道。
“李忠说在南宋临安城中有一大户,这家的主人喜欢喝鸡舌汤,每天都要杀上千只鸡来做这个汤,李忠说真想尝一尝是什么味道。”崔天佑随后微笑着朝彭义斌说道。
“鸡舌汤?哈哈哈,真想去尝一尝。”彭义斌听完之后大笑了起来。
“想通了。”崔天佑道。
“我老彭怎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其实我早就想通了,只是担心你们有怨言而已,听了你的一席话,我老彭是彻底放心了。”说完之后,彭义斌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又是一天的训练结束,在太阳落山之前,众人都集合到了广场上。
李忠站在最前面,身后站着程家二兄弟,面前是三个营长,在三个营长身后是九个队长和上千整齐战列的红巾军士兵。
众人知道这是军训的最后一天,李忠让众人集合一定是要说什么,众人回想着这半年的训练,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和六个月前相比,他们都不认识自己了,这些都是李忠带给大家的。
李忠此时心中只有欢喜,由他亲手训练的军队正式结业了,而且李忠对它非常满意,此时他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就在李忠准备说话时,他面前的三位哥哥,彭义斌,刘二祖和郝定相互看了一眼,同时嘴角闪过一丝笑意,随后和他们身后的九位队长突然不约而同地向前迈了一步,然后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异口同声地说道:“我等愿意拜李忠为红巾军统领,服从李忠军令,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同时在他们身后上千红巾军士兵也是同时单膝跪地喊道:“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突然的一切让李忠微微一愣,然后也是马上单膝跪地说道:“几位哥哥这可怎么使的,我李忠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这个重任当由大哥来担。”
李忠看向彭义斌,但是后者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统领不答应,我等就长跪不起。”众人马上又是异口同声地道。
李忠感动的流下了眼泪,看着众人坚定的目光,李忠说道:“李忠承蒙给位豪杰不弃,暂代统领一职,等他日有才能强我李忠之人时,李忠再让贤于他。”
说完李忠站起来大声道:“全体起立。”
众人立刻直起了身子。
李忠又朝众人说道:“我红巾军不兴这一套,以后不要再来了。”说完嘿嘿地笑了。
众人也是跟着大笑起来。李忠知道自己的几位哥哥是故意这样做的,否者怎么可能说动他呢,虽然他有领导红巾军的想法,但是他还是非常顾忌兄弟情的,如果没有彭义斌,他李忠早就是一个野鬼了。
众人安静下来之后,李忠回头示意身后的程式两兄弟一下,然后程式两兄弟立刻动了起来。
众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们,只见程福将手中的一面旗子打开,然后挂到程宽手中的木杆上。完事之后,程宽将旗子高高举起,这下众人看清楚了旗子上面写的是什么了。
“驱除鞑虏,光复中华。”八个大字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立刻沉默了,随即胸口便是一阵阵热血上涌,他们当然明白这八个字的意思。
李忠道:“我现在公布红巾军第二条军规,红巾军全体将士将高举“驱除鞑虏,光复中华”之大旗,并为之奋斗终身,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直到将最后一个鞑子驱逐出********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