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奋斗在南宋末年全文阅读 > 第100章 北国雪

第100章 北国雪


红巾军在辽东被大雪封堵之前,出其不意地将东夏国的辽阳攻陷了,杀戮了近十万非汉族人,彻底平定了辽阳一带,同时缴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粮食还有女人。这些战利品除了粮食之外几乎全部被送到了北京。北京城顿时欢喜一片,百姓争相出来庆祝,同时开始庆祝春节的到来。

李忠没有待在北京过年,而是选择在春节期间出巡,李忠出巡的地方是塞外的重镇宣德。宣德就是后世的张家口市,这里地势险要,同时也是扼守北京的门户,宣德一旦有失,那么北京就不保了。

茫茫大雪,李忠带着赵秉文和李思温等人,在两万护卫军的陪护下从北京出发,一路出居庸关,然后过永兴,最后进入宣德城。

远远望去,宣德城就像是一座孤独的老人,静静地矗立在茫茫白雪的大地上,灰黑的城墙点缀着皑皑白雪,给人一种沧桑之感。

李忠等人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宣德城,宣德城背靠群山,是游牧民族进入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卡。

此时,宣德城外已经站满了人,这些人中彭义斌站在最前面,他的身后是一般武将和几位文官,还有几十个护卫士兵。

李忠远远地就下马了,然后欢喜地跑向彭义斌,当李忠来到彭义斌身前时,看着一脸刚毅中带着些许柔和的彭义斌,片片白雪粘在他的铠甲上。

李忠欢喜地抱住彭义斌,然后亲切地说道:“大哥。”

彭义斌的身体微微一颤,心中顿时感到无尽的温暖,他没有想到李忠会在过年的时候来宣德看望守边的红巾军将士。

“咳咳。”李忠身后的赵秉文立刻发出了一阵轻咳之声,示意李忠注意自己的身份。

李忠顿时明白过来了,然后有些不舍地放开彭义斌,开始看向彭义斌身后的众人。

众人这时才异口同声地说道:“参见陛下。”

军人有军人的礼仪,文官有文官的礼仪。

李忠立刻跟着还礼,同时说道:“诸位辛苦了,李忠在此代表河北山东的百姓们感谢诸位为了我们能够过一个好年而在边关的辛苦。”

李忠说完,深深地朝着彭义斌等人鞠了一躬,李忠的话让众人心中感动不已,尤其是李忠能够在这个时候来到边关看望守边的将士,历史上有那个王朝的皇帝会在过年的时候来到边关看望守边的将士的,然后和众将士一起过年。

随后李忠在彭义斌的陪同下一起进入了宣德城。

宣德城进过几次大战的损耗,早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了,蒙古人不是生产,早就将宣德城放弃了,可能在他们看来宣德对于中原王朝重要,但是对于他们却是一文不值。

彭义斌占领宣德之后,立刻着手修复城墙,进过将近半年的时间,彭义斌发动百姓和红巾军士兵,再加上从北京赶来的工匠们,不仅修复了宣德城,更是将宣德附近的十几处重要的堡垒全部修复了。

宣德城中已经有了一丝安宁之意,重新修复的街道两侧多出了不少店铺,老板和伙计们正在大声吆喝着,都想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大赚一笔。

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附近的百姓开始采购年货,不时地也有一队队的红巾军士兵从街上巡逻而过。

李忠等人进入城中没有大张旗鼓,只是一行上百人步行进入城中,百姓们只是好奇地看了看李忠等人,并没有引起他们太多的注意。

……

彭义斌的将军府中,李忠并没有住在这里,而是住在了宣德城的西城门的军营中,和那里的守城士兵一起生活。

将军府的后院,一处房间中,此时关外的温度已经是滴水成冰了,但是这个房间中却是温暖异常,而且还雾气缭绕,一个大号的浴桶中装满了热水,并且不停地冒着热气。

浴桶中,彭义斌舒服地靠在桶的边缘上,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机会,这半年来,彭义斌一边组织百姓修复城池堡垒,一边还要防止蒙古草原上的部族侵扰,每天都是和士兵同吃同住,这个宣德将军府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李忠来到宣德,特意将大嫂张婉清带来,就是好好让这位大哥放松休息一下。

张婉清满脸红晕,身体有些发麻,努力挪动了一下浸在水中有些酥麻的身体,好让她恢复一些体力。怀中的美妻身体动了动,彭义斌的大手立刻又不安分起来,心中有些意犹未尽,但是很快就被张婉清制止了,然后张婉清拿起棉布开始为彭义斌擦洗身体。

彭义斌于是又舒服地闭上了眼睛,任由妻子张婉清的手在他的身上游弋。

随着张婉清手中的动作进行,张婉清的眼中也渐渐地泛起了泪水,不一会儿就控制不住了,泪水像下雨一般地落到身下温暖的水中。

彭义斌感动地看着爱妻,然后将她抱到怀中,张婉清强忍着的感情彻底爆发了,开始趴在彭义斌的怀中大哭起来。

彭义斌明白妻子为什么伤心了,彭义斌这些年在战场上厮杀,受伤次数不少,其中还有几次都是重伤,所以就留下了大量的伤疤。张婉清为彭义斌擦拭身体,感受着丈夫身上的伤疤,自然心痛不已。

张婉清伏在丈夫的胸口哭泣起来,同时还呜呜咽咽地说道:“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彭义斌的身体微微一滞,然后安慰道:“都已经是两个娃儿的娘了,还这么小孩子脾气。”

张婉清在彭义斌的怀中抗议了一下,似乎是不满意彭义斌这么说她。

……

站在会和堡上,凛冽的北风夹裹着雪花飞过,李忠看着堡垒外面一望无际被大雪覆盖的茫茫草原,久久沉思。身边的众人也都是静静地看着面前的草原,知道哪里还居住着上百万的蒙古鞑子。

李忠心中思绪万千,征伐草原,以现在红巾军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当年的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举国之力才将北方的游牧民族征服,但是结果都是差强人意,汉武帝征伐匈奴三十年,征而不服,导致汉朝国力大衰。唐太宗不想步武帝的后尘,招抚征讨并用,但是换来的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年和平时间而已。

李忠看着茫茫的大雪,突然想到了后世我们毛爷爷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了,然后悠悠地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忠的心情立刻开朗起来了,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后世毛爷爷那种胸怀才行,渺视一切的对手。

“好词,好词。”李忠身后的赵秉文立刻大声说道,然后惊异地看着李忠,他此时发现之前自己对李忠的了解还是不够,李忠的诗文原来也这么好。

李忠的这首词立刻征服了赵秉文和身后的吴潜,要知道这二人可都是宋金两国的进士出身,能够留在李忠身边已近是很给李忠面子了。李忠的红巾军是山林好汉出身,所以一直不被宋金两国认可,虽然现在已经被这两个国家承认了,但是都是敬畏红巾军的实力而已。

在宋国和金国的皇帝和百官眼中依然认为红巾军是土匪出身。赵秉文和吴潜都是这么认为的,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但是李忠刚才的那首《沁园春,雪》顿时为李忠抹掉了世人心中的那种匪气,红巾军的地位也被抬高了,不再是绿林土匪出身了。

吴潜默默地念道:“俱往矣,俱往矣。”心中思绪万千,这句诗实在是太形象了。吴潜也念越喜欢,心中对李忠的不敬已经完全消失了。

此时,吴潜身边的杨友也跟着说道:“吴大人,杨友不才,当初在临安杭州所作的那首《桃花庵》,也是出自陛下之手。”

震撼,深深地震撼。吴潜和赵秉文听完杨友的话之后,这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

李忠从自我陶醉中醒来,然后看着有些呆傻的众人,有些错愕。

李忠然后朝彭义斌问道:“大哥,这一段时间可有蒙古部落侵扰这一代。”

彭义斌说道:“临近会和堡一带的蒙古部落有不少,大的部落主要就是札只刺部一个,但是札只刺部去年一直忙着从败落的弘吉刺部那里枪地盘,一直没有侵扰宣德一带,但是上个月在大同以北一带看到了这个部族的一些零星的骑兵出现。至于一些小的部族,则是经常出现在这一代。不是这些部族胆子大,而是这些小的部族如果不来这边抢掠一些粮食根本无法活过这个冬天。”

张汝楫说道:“这些人习惯了每年来这边抢掠一番,然后回去过冬,尤其是当年跟着铁木真,有还几年都不用抢掠了,每年木华黎都会将从河北和河东收集来的粮食分给这些小部落一些,这些小部落的日子立刻就好过了,但是现在他们的大汗正在北京展览呢?没有人给他们提供面粉和美酒了,于是只好自己来抢了。但是这些小部落都是铩羽而归,大部分人都被我们砍杀了。”

张汝楫说的非常欢喜,对于来到宣德一带防御蒙古人,张汝楫是双手赞成,尤其是面对蒙古鞑子时,更是让他热血沸腾,这段时间张汝楫和手下可是杀了不少蒙古鞑子。

李忠微微点头,他知道现在蒙古草原正处在内战中,一些大的部族一时不敢再侵扰河北,尤其是红巾军打败铁木真的四十万大军,更是让这些蒙古部落吓破了胆,他们即使有那个心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可以和红巾军对抗。

但是这一段时间里,不少小的部落活不下去,开始来到汉人地区掠夺,都是大败而归,非但没有掠夺到粮食,反而赔上了大量的士兵,有的小部落整个部落都没回来。

彭义斌这段时间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式,将蒙古骑兵引诱到深处,然后选择在一些地势崎岖的山地上围歼这些蒙古骑兵。

引诱蒙古骑兵最好的诱饵就是粮食和女人,一些蒙古骑兵知道已经深入红巾军腹地,已经非常危险了,但是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群女人和粮食,他们就开始犹豫了起来,然后没过多久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始朝诱饵冲去,但是等待他们的往往都是早已埋伏好的红巾军。

彭义斌的战术原则就是大量杀伤蒙古有生力量,就是付出一些百姓的牺牲也在所不惜。如果只求一味自保,将百姓全部收到城堡中和城池中,即使保住了百姓,但是这样会助长鞑子的傲气,认为红巾军的边关和金朝的一样,也是他们想俩就来,想走就走的,打草谷的好地方。

现在不同了,彭义斌的战术就是消灭蒙古人的有生力量为主,更是将百姓当做诱饵引诱蒙古鞑子。几个月下来,来到宣德和大同掠夺的一些蒙古小部落几乎全军覆灭,这样一来,侥幸逃脱的蒙古鞑子回到草原之后,立刻就会将消息带回去,去红巾军治下掠夺的部落大部分都是有去无回,即使侥幸逃回去的蒙古部落也是伤亡惨重,更别说抢粮食和女人了。于是在蒙古人中一谈论去红巾军治下打秋风的话时,众人都会开始犹豫起来,心中都没底。李忠非常喜欢这样的局面。

李忠在宣德和大同和辽阳一带部署了二十多万大军,就是针对这些游牧民族的,辽阳初定,但是依然有众多的游牧民活动在辽东一带,尤其是三江一带,还有那些深山老林中。所以明年天气转暖之后,郝定那边的战事也会非常繁重。

枢密院给辽东制定的战略中剿抚并用,郝定集中兵力对付那些赋予顽抗的东夏国残敌,同时配合枢密院招抚那些山林中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都是一些人数较少的部落,备受女真人欺压,红巾军完全可以争取过来,同时也可以为红巾军提供大量的骑兵,用来对付北方主要的威胁蒙古人。

李忠准备让郝定用两年时间结束辽东的战事,让辽东尽快安定下来,安定的辽东会成为红巾军骑兵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战马,这对于红巾军非常重要。虽然李忠极力推行马场建设,甚至不惜占用田地,而且还开放了民间养马,大量的商人和百姓开始养马,马匹的数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红巾军对战马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体制优异的战马,红巾军更是稀缺。

蒙古人一时半伙还还顾不上李忠这里,即使他们有那个经历来攻打李忠,李忠对此也不会太在意,因为当初铁木真的四十万大军都没有灭掉他,就凭现在蒙古草原的实力,顶天就是来打秋风而已,根本发动不了大规模的战事攻打红巾军。而且有彭义斌驻守在宣德和大同一线,李忠一百个放心。

金朝那面也不能闲着,情报营成功刺杀金朝太子,遂王完颜守礼,让金朝的内政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金朝的百官集体将矛头指向了英王完颜守纯,英王即欢喜又气愤。欢喜的是太子死了,皇位不出意外就是他的了,气愤的是太子不是他杀的,但是百官都认为是他派刺客将太子杀死的,因为太子死了,英王完颜守纯是最大的受益者。

宣宗现在已经是迷离状态了,估摸没有几个月的活头了,所以汴京在混乱了一段时间之后,立刻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很多当初还在指责英王残暴杀死太子的人,没过多久就暗中投靠了英王完颜守纯了,他们知道英王登基是迟早的事情了,只等宣宗一咽气,现在赶紧站好队,以免未来英王登基之后对他们这些当初指责他的人动手。

英王庸才一个,李忠命令情报营暗杀遂王完颜守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英王完颜守纯登基,这样会让灭金变的容易一些,遂王完颜守礼虽然不是中兴之主,但是也是智勇过人之人,有他在,金朝再挺个十年八年没有问题。

刘二祖手中的兵力有限,和金朝只是对峙之势,虽然这三年来南线一直没有大的战事,但是小的战事不断,而且李忠绝对不会在红巾军在局面上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让金朝安心休整几年。

这三年来,每到河南的春耕时节,刘二祖都会派兵杀入河南,干扰河南的春耕生产,同时抢掠百姓,金军也是四处堵截红巾军,和红巾军打了几场仗,但是都没有占到便宜。这样一来更是将河南一带变成了有些地方百里都找不到一个村落,大量的田地长满了野草,无人耕种,三年下来,河南非但没有恢复耕种,反倒是被刘二祖搅和的一塌糊涂,还有红巾军的游击队,躲在山林中不时地侵扰着附近的县府,让金军苦不堪言。

枢密院制定的灭金的战略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李忠他们都同意先攻打河东一带,这里都是地主武装,而且前几年还被蒙古人破坏的严重,再说这些地主武装之间也是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打,从来没有安分过,这是李忠非常愿意看到的局面。

随后的几天中,李忠一直活动在宣德到大同的一线边防中,和最前线的士兵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聊家常,和大家一起过年,这样这些身在一线的士兵心中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