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宽带领着八百红巾军特战队员成功劫回了南宋两淮边军的饷银,红巾军上下接大欢喜。
但是南宋朝堂却是乌云密布,魏庆被宁宗给斩首了,张耀泽被发配岭南。
这么做只是暂时让宁宗出了一口气,但是宁宗的怒火一点都没有消减,反而随着水师的大败到这次两淮边军饷银的被劫,让宁宗心中积满了怒气,皇帝一怒,真是浮尸千里啊,所以朝堂上的所有人都不敢出声。
宁宗赵扩阴沉着连看向下面的百官,然后冷冷地说道:“殿前司,劫走饷银的盗匪身份查出来没有,现在何处?”
这时的宁宗完完全全是一副帝王霸气的摸样,和平日那个优柔寡断的赵扩完全不一样。
宁宗这次是真的愤怒了,毕竟两淮边军的饷银被劫了,这可不是小数目,两淮是南宋国都临安杭州的屏障,驻守着二十多万边军,而且其中一半是禁军。
想要再拿出这么多的饷银是不可能的了,没有的三五个月是不可能凑齐的。一旦在春节前边军没有拿到军饷,那么就可能出现****,一但边军叛乱,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临安杭州。
殿前司是南宋禁军下属的,南宋禁军下设殿前司和侍卫军。
殿前司统领有些发抖地走了出来,然后说道:“劫走饷银的盗贼是倭寇,确认无误,嘉兴府的百姓都亲眼看见这些人说着倭语,穿着倭国服饰和拿着倭国弯刀。倭寇劫完饷银之后已经逃之夭夭,现在具体在何处还不知晓。”
殿前司统制最后一句话说的非常小声,他知道皇帝就是在问盗贼现在在何处。
宁宗知道没有任何结果,立刻将目光投向站在不远处的福建水师统制黄云中。
黄云中这些天可是被折腾惨了,当两淮边军饷银被倭寇劫了之后,身负守备临安杭州和嘉兴府海上安全的福建水师首当其冲。黄中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带着大量的黄金去了史弥远的府上,从史弥远那里买了一条命,在史弥远的求情下,宁宗没有杀黄中云,而是让他戴罪立功,出海剿灭倭寇,抢回饷银。但是,黄中云一连忙碌了十几日,连一个倭寇的影子都没见到,黄中云心中清楚,劫了这么多银子,换做是谁都会逃得远远的。
黄中云颤抖着说道:“启禀陛下,臣带领手下五千水兵和两百艘战船将嘉兴府周边海域搜查了一个边,但是都没有找倭寇的踪影,臣这几天正准备将海船派到更远的地方去。”
宁宗愤怒地说道:“都是托词,朕限你十日之内找到倭寇,追回饷银,否则定斩不赦。”
宁宗说完之后,吓的黄中云立刻跪下求饶。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史弥远站了出来,他一站出来,朝堂上的众人立刻松了一口气,史弥远权倾朝野,说话有分量,更重要的是宁宗赵扩比较听从史弥远的建议。
史弥远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应该先解决两淮边军的饷银问题,否则边军可能生乱。”
宁宗的表情立刻变的凝重起来,史弥远说的没错,他知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先解决饷银的问题。但是国库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要是从四川和两广等到调运的话,也要三五个月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边军根本等不了。
宁宗问道:“爱卿有何建议?”
宁宗知道史弥远既然说出了这个问题,就一定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史弥远立刻说道:“陛下,昨日有一个临安的商人找到了臣,这位商人听闻两淮边军的饷银被劫了,于是找臣,同时带来了十万钱,说是无偿献给朝廷的,要为朝廷弥补损失,这是他一半的家当了。”
“好。”宁宗立刻大喊道,他已经猜到了史弥远要说什么。
史弥远接着说道:“陛下,臣被这位忠义的商人感动的同时也想出了一个办法解决被劫饷银的问题,我们可以想民间的商人借钱,大商贾富甲天下,拿出几十万钱没有任何问题,到时朝廷用明年的税收作为担保,想必这些人定会踊跃借钱给朝廷的。”
宁宗激动地说道:“好办法,好办法。这件事就交由爱卿去做,十日之内务必凑齐饷银。”
宁宗这时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一副憨厚无主见的样子,对史弥远异常信任。
朝堂上的百官也松了口气,知道这件事暂时过去了。
史弥远回府后立刻着手向民间借钱的事情,派出了众多人手下出去,很快在这些人在连吓带抢下,终于是筹够了饷银被劫的数目。
这样一来,让史弥远的恶名在民间的百姓臭名昭著,但是史弥远毫不在意,和宁宗的信任和捞到手的钱财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现在史弥远越加爱才了,这主要是因为杨友的原因。
不久之后,在杨友的建议下,史弥远开始大量印造新会子,同时规定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旧会子,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最终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不止史弥远自己在民间敛财,很多士大夫官员都接着这个机会强迫商人们出钱,借机敛财。
一时,临安杭州乌烟瘴气,商人百姓破产不计其数,很多商人们纷纷逃出临安躲难。
那个捐了十万钱的富商就是杨友,这是李忠的命令,这么做就是激化百姓和南宋士大夫之间的矛盾,李忠的这一招果然奏效,民间对南宋官员们是恨之入骨,尤其是商贾们,几乎倾家荡产,他们可不相信朝廷还会还他们的钱。
李忠知道,想凭借一批饷银就打垮南宋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南宋朝堂筹足饷银是迟早的事情,于是李忠就想让这件事情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程宽这次劫获了白银一百多万两,黄金十万两,还有上百万的钱,足足装满了一百二十多大口箱子。
当这些饷银运到益都府时,李忠和崔天佑等人眼睛都直了,他们没有想到这批饷银的数目会如此巨大。
这些饷银加到一起有将近三百多万辆白银,这可是红巾军治下一年税收的三成了。
有了这笔钱财,李忠扩军的计划又可以提前完成了。
李忠没有想到南宋两淮二十多万边军一年的饷银竟然如此之多,但是李忠可以确定,这些银两中一大部分都进入了那些贪官污吏的手中,分到下面士兵的钱财可能连三成都不到。
……
可怜的赵清公主好好地待在嘉兴府中,突然府邸中闯进来了一帮倭寇,顿时就将赵清吓晕了,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船上了,还好身边的丫鬟也一起被掠来了,不然胆小的赵清会被再次吓晕。
赵清和自己的小丫鬟紧紧地抱在一起,在海上一路颠簸,赵清已经做了自杀的准备,她知道自己落到倭寇手中一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赴死决心已定,抱着她的丫鬟不停地哭。
船舱中全部都是像赵清这样被掠来的女子,人一多也让这些恐慌不已的女人们有了一点安全感,而且让大家活下去的原因还有船舱每天都有人来送饭、送水。
当赵清在船舱中漂浮了不知多久之后,她们们终于靠岸了,这时的赵清已经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清等人被带下了船,想象中的****场面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码头和一队队汉人服饰的人,之前还一身倭国服饰的海盗立刻全部换上了整齐的汉人服饰。
最重要的是有热水洗澡和可口的饭菜,立刻让这些娇弱的女人们恢复了一些体力,忐忑不安的心也慢慢安静了下来。
将自己洗干净,同时吃饱了的赵清很快就猜到自己被接到了北方的金国,但是身边的士兵看上去不像金兵,赵清长在皇宫中,金国的来使看的也不少,他们的官服也见过,但都不是眼前这些人的样子。
赵清立刻猜到了这些人应该是在南宋广为流传的红巾军,仔细一看之后,赵清立刻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因为她看见这些士兵都系着一条红巾。
赵清立刻自我欢喜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在心中暗骂了一句自己没心没肺,都什么时候了。
关押赵清她们的府邸来了很多女兵,这些女兵英姿飒爽,看着赵清惊讶不已。
这些女兵开始核实赵清她们的身份,赵清立刻就被认出了公主的身份,因为赵清腰上佩戴着皇室的玉佩,这种玉佩在民间是没有的。被送到情报人员面前的赵清没一会就全部交代了,然后没几天之后,赵清和自己的丫鬟又被带上了一辆马车,然后出发了,连同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上百辆马车,装载着劫掠的南宋两淮边军的饷银,一同前往益都府。
李忠一向认为自己的定力很强,但是,当面对赵清时,他也没有把控住自己。同时李忠心中也是安慰道,“把控不住就不要控制了,反正这个公主已经送到他的府上了,迟早都是他的人。”
事后,赵清要自杀,哭喊着不想活了,还好被李忠及时制止,不然就要血洒门柱了。
最后彭伊茗领着杨妙真和萧喜一同出面,劝解赵清。彭伊茗先是没好气地责备了李忠一顿,责备李忠太心急,要是赵清真自杀了,那他李忠的名声可就彻底毁了,李忠只是一脸憨厚地笑着。
彭伊茗大家闺秀,大度有气质,杨妙真和萧喜都是以彭伊茗为首。
彭伊茗看着一脸无辜的李忠,也是没有办法,然后她就开始劝解起赵清来,再加上李忠的三个儿女也来了,奶声奶气地朝着赵清叫着,“姨娘。”
看着三个小瓷娃娃,赵清心解也是慢慢解开了,赵清自从被劫上船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但是毕竟当事情发生时,她还是无法接受,毕竟自己是公主。
但是,赵清回想昨晚的事情时,发现这是自己最好的结局了,李忠从始至终都非常温柔,而且她后来也很配合,一想到这里赵清就有些脸红,而且没有发生一直徘徊在她脑海中的那种噩梦般的场景。
李忠的身份也是解开赵清心结的关键,李忠是红巾军的统领,配的上她赵清公主的身份,如果昨晚是一个乞丐的话,她赵清时绝对不会活过今天。
在彭伊茗等人的一番劝解,再加上李忠晚上的“爱抚”,赵清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尤其是当她怀上李忠的孩子之后,更是完全忘记了她之前的身份,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李忠早点回来,然后来到她身边抚摸着她的肚子,给她讲笑话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