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妃常难娶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十六章 你来我往

第1卷 第四十六章 你来我往


  果然那女生也不是省油的灯,她是内阁学士晏修竹的嫡女晏芝兰。他爹虽只是个从二品,可仗着接近皇上很是高傲,女儿自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人。

  只见晏芝兰站起身指着许玥冷笑两声,“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许大小姐,要是别人说这话也还算有些道理。可京中谁人不知许玥许小姐是江湖儿女,性子是豪爽直接,之前更是紧盯着人家男子不放,竟然还有立场说别人,哼哼。”

  她不说还好,这一说气得许玥就要起身上前火拼。

  长孙静宜连忙拦住她,示意道:你的男神正看着呢。

  许玥扭头见墨白确实皱眉看向自己,连忙老老实实低头不再言语。

  静宜走到晏芝兰近前,说:“晏小姐,这是官宴,是为接待使臣而办的,你不觉得你的言行很是失礼吗?若是龙颜震怒我想不是区区晏家所能承受的。”

  说着又凑近她的耳边道:“再有,许玥确实是那男子的好友,他叫墨白,最讨厌的就是你这样的女子,不信你可以期待下。”

  “你。。”晏芝兰愤愤的瞪着静宜,想作罢又觉得失了脸面,急的撕扯手帕。

  一旁的韩桐见此,紧忙拉扯她的裙摆,示意其快停下。

  这有了说和的,晏芝兰也就顺坡坐下了,只是重重的拍了下桌子表示自己的不满。

  静宜可不管别人高不高兴,只要事情么闹大了就好,笑着向周边的女子们打了招呼,就转身回到自己座位上,饮茶等待宴会的开始。

  其实男人们早就开始饮酒谈论了,只听皇甫浩低沉而微冷嗓音道:“这次晋元两国使臣的来访乃是我天启的一大盛事,百年来我们三国间征战不断,断绝来往,没想到会在朕在位时出现缓和的局面,真是幸事、乐事。”

  底下马上就有拍龙屁的附和,什么真龙天子英明神武、千古一帝威仪天下之类的,总之将皇甫浩捧上了天,使得龙颜大悦。只是坐在一旁的使臣们面色阴沉,目露不甘。

  这些当然难逃老狐狸皇甫浩的眼,他重重的放下玉杯,发出‘叮’的一声,道:“

  怎么,王使臣看来是有不同意见,既然如此,还请谈谈高见。”

  被点到名的王濛是表现最明显的,他是晋国使臣。他不明白晋国明明不像元国那样受灾严重、国力大大降低,为什么这次却要陪着元国一起低三下四求和。

  现在听人这么吹捧天启国早就忍不住了,站起身就要出言不逊,可被身旁本国太子踩了下脚转口道:“臣不过一介小小使臣谈何高见,不过既然帝问臣意见,臣就只好谈谈拙见。

  元国离我晋国遥远,这就不好论及。但我国与陛下的天启国万里接壤,在我国明间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天启国与我晋国不正是应了这句老话么。

  再者猛江流经两国,两国百姓共饮一江水,这与一母共同哺育孩儿有何不同。所以和谈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十分合情合理和有利的好事。”

  皇甫浩听了冷笑了下,转动手中酒杯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你国还频频侵犯朕的边境,要不是朕的将士浴血奋战,只怕这邻家就变成你自己家了吧。”

  王濛是个暴脾气的人,刚才这番话已经接近他的底线了,见人家还紧抓不放,本来就没下去的火又往上涌了,心道:若不是皇命难违,我跟你在这里废话,还要老子讨好你,真他/奶/奶的混蛋!

  他正也要冷笑反驳时,又被太子李显使劲碾了下脚丫,他可是个文臣,哪受得住,忍得脸都红了,才激动地大声说:“陛下,正所谓牙齿都有打架的时候,兄弟间不也是越打越亲近吗?再者我晋国年轻,朝中不免有些奸臣,因此还会与贵国有争执。但今时不同往日,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我皇特派使臣来签订互不侵犯的约定,更是希望能与天启大国通商,希望圣明的文昭帝能赞同。”

  皇甫浩这才笑了起来,赞赏道:“朕早就听闻晋国有一能臣叫王濛,满腹韬略,才思敏捷,今日一见果真不假。朕的朝堂上正缺少阁下这样的大臣,不知你可愿?”

  王濛感到这皇甫浩的阴晴不定,举酒杯笑道:“陛下美意小臣心领,只是自古一臣不事二主,王濛还是做小小的使臣吧,能为两国结交一事尽份心力就好。”

  说完一饮而尽,坐下观看歌舞。

  皇甫浩也喝了口酒,似是对着宴会很是满意,一直笑意不减。等一舞过后,招皇甫越上前赞赏其办得好,还赏赐了不少宝物。

  这时姬越起身说道:“文昭帝,我元国安排一歌舞,希望您能欣赏、喜欢。”说完就要示意属下去准备。

  皇甫浩右手支着脑袋靠在龙椅上,看着姬越想了会才开口:“你就是元皇三皇子吧,叫什么来着?”

  身旁的宠妃姚谷雪娇笑着为皇帝带了杯酒,说:“陛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呢,三皇子名叫姬越,说来他这名还与陛下的太子相同呢。”

  “是吗?”皇甫浩停顿了下,看着姬越道:“三皇子,这重名可不好,在天启国这可意味着不尊重。这样好了,不如三皇子改名为敏吧,姬敏机敏甚是吉祥,三皇子以为如何?”

  姬越没想到这皇帝竟随便就给他改了名字,真是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毕竟是有求于人,要是这次求和因他这名字而失败,那国内就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想到这他咬碎钢牙,抱拳笑道:“陛下说的有理,只是这姓名乃父母所赐,天启国不也最重孝道吗?所以还请陛下见谅,我会回国后请父皇为我改名的。请陛下别为我这小事劳心了,还是观看我国精心安排的歌舞吧。”

  姬越说完看了傅若弼一眼,眼神有所请求。

  “皇上,三皇子所说有理,这即是宴会还是放轻松,看看元国的歌姬有何不同之处。”傅丞相举杯建议道。

  皇甫浩目光中闪过瞬间不满,只是太快并没有多少人留意到,只有秦相与宠妃一直盯着他而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