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二战未解之谜全文阅读 > 第7章 解密希特勒

第7章 解密希特勒


  有人说,希特勒是地狱来的使者,也有人说,他是天才的军事家、演讲家。作为二战的头号战犯,他早已被永远地载入世界历史,背上了千秋骂名。无数英雄在这个战争狂人的叫嚣声中倒下,却不知他可曾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

  双重性格之谜

  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二战之时才为世界所熟悉。与众不同的是,这个杀人狂魔在童年与青年时期始终对自己充满了幻想与期待,即便是在最落魄的时候。1889年4月20日下午18点30分,希特勒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是一位私生子,母亲就是阿洛伊斯的外甥女克拉拉,从血缘关系上讲他们属于近亲结婚。很难想象,没有比他更不相称的人来继承俾斯麦、霍亨左伦家族皇帝和兴登堡总统的地位了。或许正是这种不一般的出身造就了希特勒独特的气质和性格。阿洛伊斯性情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使希特勒后来也养成一种残酷暴烈的性格。老阿洛伊斯希望阿道夫将来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一名公务员,可是,少年阿道夫却想成为艺术家,只要一想到将来坐在办公室写文件的日子,他就会难受得头疼。同样,他也轻视体力劳动,在最初的青年时期他靠溺爱他的母亲供养着。从16岁起,希特勒就成为热衷于政治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幻想着制订一番宏伟的计划,并爆发出一种压抑不住的演讲欲来。母亲去世之后,希特勒才开始正视谋生的问题。他野心勃勃却又一无所长,在维也纳过了一段流浪汉的生活。之后,他靠卖画养活自己,但这位热爱政治的画家很快就把他的单身公寓变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在这里,他进行了自己最初的政治演讲,聚在这里的人有上流人士,也有市民阶层的失意者。

  人们喜欢听他的演讲,因为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与煽动性。就这样,直到一战爆发,他才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平步青云,逐步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复杂的身世和经历令希特勒有着怪异的性情,在他的身上明显地体现出两种性格特征。他的最后一任女秘书特劳德?琼格说:“希特勒私底下为人非常友善……他在通过对讲机发布命令时,声调比较平和,但当他发表演讲时声调却变得刺耳,姿势也变得夸张,用一些私下从未用过的可怕字眼来攻击犹太人,演讲完毕之后他又变得很安静,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据1994年12月中旬美国中央情报局披露,他们在1944年2月完成过一篇有关希特勒的心理特征的分析报告,报告中揭示了希特勒变态而复杂的性格。在感情生活上,希特勒步父亲的后尘,爱上了自己的外甥女吉丽?拉波尔,吉丽死后,这段刻骨铭心的畸形感情令他后来再也不亲近任何女性,直到临死之前才宣布与情妇爱娃结婚。希特勒对自己饲养的动物关怀备至,充满女性般的仁爱。一只孔雀死了他会伤心得掉泪,甚至一个昆虫死了,他也会摇头叹息。显然,这是一种女性化的心理特征。然而,他在下令把几十万犹太人送进毒气室时,却没有犹豫三秒钟。这位令数百万犹太人在数年内挫骨扬灰的种族灭绝者,自己却有轻微的晕血症,只要一见到人血,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将其美化为“这是元首对生灵的仁慈”。为了缓解精神压力,在夜深人静之际,希特勒要司机以时速超过100千米的速度飞驰,可另一方面,缺乏安全感的他又严格规定,他所乘的大车最高时速不准超过37千米。他的行为表现看似矛盾,实质上与他变态的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至今仍有性格分析学家在血洗冲锋队之谜。

  1934年6月30日凌晨,曾为混世魔王希特勒上台执政立下汗马功劳的冲锋队在一串机关枪的猛烈扫射之后随即在“世间蒸发”了。为什么希特勒要对自己人痛下杀手?他在怎样的矛盾中进行了一次纳粹党内的大清扫行动?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个谜。1919年10月,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军团副官恩斯特?罗姆在德国劳动党的一个集会演讲上认识了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希特勒。罗姆认定此人前途无量,具有领导极端民族主义运动的潜质。从此,他成为辅佐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的左右手。后来希特勒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罗姆的影响力,他光靠言语的劝说是无法让这些“忠诚的同志们”心甘情愿地加入纳粹党的。1921年8月,希特勒开始组建纳粹党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罗姆趁魏玛政府取缔自由军团之机,为冲锋队招募大批前自由军团官兵,他自己则出任首任参谋长之职。冲锋队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破坏革命运动、冲击其他党派群众集会以及街头殴斗等活动,由于队中成员一律穿褐色衬衫而被人们称为“褐衫党”。从此,“褐衫党”与臭名昭著的冲锋队一起载入了史册。1923年11月,希特勒和罗姆率600冲锋队员制造了企图以武装发动政变的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事件。暴力政变失败后,吸取教训的希特勒重新确立了“合法夺权”的方针,认为冲锋队必须接受纳粹党组织的绝对领导,而罗姆则打算组建更加激进的“前线联盟”,继续准备武装斗争,要求纳粹党承认“军人主导政客”的组织原则。两个人第一次在主张上出现了分歧,罗姆一度出走玻利维亚。1925年4月,希特勒成立了宣誓只效忠于他的铁杆护卫——党卫军,当时隶属于冲锋队,规模较小,因穿黑色制服又称为“黑衫队”。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创造了登上政治宝座的机会。在几年的时间内,希特勒率领下的纳粹党迅速发展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走投无路的兴登堡授予希特勒执政大权,在这一年之中,冲锋队迅速成长为一支拥有300万之众,超过德国国防军十几倍的队伍。1933年底,纳粹激进派头目罗姆正式向希特勒提出担任国防部长的要求,以实施改革国防军的方案,但希特勒认为根基尚浅,他期望的是至少在最近两三年内,两军能和平共处。

  1934年初希特勒曾向军方提出将冲锋队划归国防军管辖,可是军方拒绝了希特勒的提议,理由是冲锋队的习气和国防军的传统格格不入。这年2月,罗姆向内阁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再次要求在冲锋队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新的德国军队,成立武装部 总管全国的正规军和民兵武装。这份备忘录引起国防军强烈不满。4月初,国防军邀请希特勒视察战列舰“德意志”号,整个国防军统帅部都登舰随行。国防部长布隆堡代表军方正式向希特勒提出请求,罢免罗姆和冲锋队所有高级头目。作为回报,布隆堡承诺事成之后国防军全体官兵将向希特勒宣誓效忠。军方此举颇有兵谏的架势。为了获得大贵族、财团以及军方的支持,希特勒暗暗下了排除异己的决心。不但军方对罗姆强烈不满,就连纳粹内部发展起来的党卫队队长希姆莱也想拔掉罗姆这颗眼中钉。他们四处搜集罗姆的关于“二次革命”的激进言论以及建立新军队的请求失败后主动寻求社会主义派别的党外支持,与反纳粹前总理积极接洽的证据。没过多久,希特勒的案头便堆满了罗姆打算政变的材料。1934年6月,盖世太保向希特勒提供了一份最新材料,罗姆将在6月底发动一次政变,尽管希特勒明白里面的水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29日,戈林和希姆莱在柏林主持清洗行动,抓捕冲锋队头目。30日早晨,希特勒在戈培尔的陪同下,亲自率人逮捕了正在熟睡中的罗姆等人。至晚上,有200多名冲锋队头目被关押在慕尼黑监狱。在柏林,也有大批冲锋队队员被执行枪决。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内,总共有超过400人左右的冲锋队成员被杀,其他被捕的人被送进达豪集中营。此次大规模排除异己的行动被希特勒称之为“长刀之夜”,虽说这一事件为他将来的极权统治铺平了道路。然而,希特勒本人是在犹豫了4个月之后才痛下决心的,历史学家至今仍在寻求这个谜的答案。此后希特勒一直未能将德国国防军置于他的绝对掌控之下,而国防军一些实力派人物对希特勒也一直存有抵触情绪,这些人后来发展成为“密谋集团”,在1944年夏天策划了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希特勒之死

  1945年5月4日,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一位侦察员在帝国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发现了两具被烧焦的尸体。为了确定这是否就是希特勒与他的新婚妻子爱娃的尸体,苏联军官将男尸的颅骨拿给希特勒的牙医鉴定,牙医从中认出了自己给希特勒做的几颗假牙,从此,希特勒死于自杀就记入了历史之中。希特勒自杀是苏方对外宣称的说法,实际上,就连斯大林自己也不相信希特勒死了。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比尼斯曾回忆说:“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非常友好地和我碰杯,我问他,‘斯大林元帅,你对希特勒之死怎么看?’斯大林回答说,‘他没死,他逃到了西班牙或阿根廷。’”首先挥军占领柏林的苏军元帅朱可夫在1945年6月也曾声明:“我们并没有发现可能是希特勒的尸体。”后来,确定希特勒牙齿的牙医翻供,表明他无法肯定那就是希特勒的颅骨,其助手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4月30日,希特勒夫妇同下属告别,随后走进了地堡。此后在生还的证人中,只有近侍林格一人见过死后的希特勒。其余人只见过裹在毯子里的尸体从希特勒办公室抬出,毯子里究竟是谁,他们并不知道。如果希特勒要逃,在那天午夜逃出帝国总理府防空洞的人多达4万人,希特勒很容易夹在人群中混出去。战争刚结束后的头几周,柏林和德国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希特勒很容易就能消失在人流中。

  7月10日,一艘德国潜艇出现在阿根廷,8月中旬,第二艘德国潜艇又在阿根廷出现,更增添了斯大林说法的可信度。阿根廷有很多德国移民,阿根廷总统贝隆公开称赞纳粹政策,许多纳粹高官都在战后逃往阿根廷定居。还有人认为,希特勒死于他杀。希特勒执政后,疯狂发动对外战争,对内则实行法西斯独裁,猜忌同僚,滥杀无辜,积怨甚深。在他当政期间,曾发生数起谋杀事件,但都没有成功。在战争后期,一些军官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同英美媾和,可能趁苏军逼近之机杀死了希特勒。苏联作家尤里安?谢苗诺夫在其著作《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奉命要活着》中描述到,希特勒在苏军攻入柏林后,留下遗嘱并决定自杀,他回到了自己的房间,20分钟过去后,奉命为他焚尸的鲍曼等人走进元首办公室,看到他的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已服毒身亡,而希特勒却还在迟疑不决,这时,鲍曼从希特勒手里拿过手枪,对准他的后脑开了一枪,战争狂人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对于希特勒之死,人们争议颇多,甚至有人提出死亡的根本不是希特勒而是他的替身。这更给希特勒之死蒙上了一层迷雾。据一份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报告显示,希特勒拥有至少14个替身,但在二战结束后,就没人知道这些替身的下落,很可能在帝国总理府花园中发现的焦尸就是替身的其中之一。当年,苏军找到疑似希特勒的尸骸后,斯大林没有下令将希特勒的骨骸彻底毁掉,而是装入弹药箱内,埋在苏军的军事基地里。由于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秘密,因此,随着苏军转换基地,希特勒的尸骸一次次被挖出来,转换地点再埋下,他们带着希特勒的尸骸一起转移,前后一共8次。直到1970年,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下令将希特勒的尸骸彻底烧成灰,丢进了柏林的下水道,一直冲到河流,进入大海。有关焚毁过程的记录保存至今。因此,究竟这具尸骸是不是希特勒已经无法重新鉴别了。头号战犯希特勒,在生时专横跋扈,死后却不得善终,这也是对所有独裁者敲响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