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信奉资产阶级大哲学家尼采的思想。尼采曾对即将到来的帝国主义时代做出预言,“人类儿童时代的政治已经结束了,未来将是为了统治整个地球而斗争的时代,伟大的强权政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超人及其周围的精英人物,应该成为地球的主人”。希特勒认为,他就是尼采所说的那种代表天意的超人,其使命就是使德国成为地球的主人。他在一次讲话中说:“我像一个梦游者那样有把握地在天意叫我走的路上走着。”在希特勒看来,德国之所以会在短短的几年里由一个被解除武装的国家一跃成为令西方国家谈虎色变的国家,完全应该归功于他的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将自己的决心付诸行动的意志力。希特勒在谈到同波兰人开战的理由时,首先强调的是他的个人存在这一因素。他说:“也许再没有一个人能像我一样享有全体德国人民的信任,将来很可能不会再出现一个权威超过我的人。因此,我的存在具有一种极大的价值。”
希特勒决定向波兰开战了。同过去一样,他照例要为自己入侵波兰寻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
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局自从捣毁“黑色电台”,得到希特勒的嘉奖后,更是有恃无恐。他们在纳粹德国分裂捷克斯洛伐克的过程中,起到了马前卒的作用。
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与德国接壤,这里居住着260万日耳曼人,北部和西部的矿山及波希米亚森林都是极其富饶的土地,因而德国纳粹党人早就对这块土地垂涎三尺。
住在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由日子,德国的纳粹党人要把他们鼓动起来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而他们并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23年,就有一些泛德意志主义的纳粹团体开始在那里活动了。在苏台德地区亲纳粹的团体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组织名叫“德意志祖国阵线”,1935年这个组织又改名为“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因此,纳粹德国要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煽动民众的情绪是很有一些基础的。
希特勒的意图和苏台德的现状,作为党卫队保安局局长的海德里希当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因此,早在1936年初,海德里希就在希姆莱的授意下通过德国驻布拉格使馆给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提供经济等方面的资助,并指导他们组织情报网,进行情报活动。
到了1938年的夏天,盖世太保的人开始直接介入了。在海德里希等人的操纵下,苏台德地区的德国纳粹党人不断地渗透到各地区的组织中去,不但把这些组织变成了亲纳粹的,还把组织中的许多人变成了德国人的特务。新的德国特务们不遗余力地为德国保安局收集情报。为了把大量的情报及时地传送到德国去,保安局竟然派人在边境两端架设了电话线。
为了给希特勒军事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找到借口,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局授意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到处寻衅滋事,叫嚷着要回到德国的怀抱。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击,拘捕了一批闹事者。然而,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早已不由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人掌握了。随着《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纳粹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合法化”。不久,德国军队就开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上。
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是以民族矛盾和疆土利益为幌子来实行侵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绥靖政策也帮了希特勒一个大忙。希特勒及其走卒更加忘乎所以。
如果说海德里希领导的间谍们在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上最初还是站在幕后的话,那么,在希特勒准备对波兰启动被其称为“白色方案”的计划时,他们则是直接走上前台制造事端了。这个制造事端的计划就是“希姆莱作战计划”。
希特勒为了给他入侵波兰找一个借口,命令希姆莱在德波边境制造一个事端,希姆莱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得意门生海德里希。海德里希接到任务后,很快就制订出一个绝妙的计划,并给这个计划起了一个代号——“希姆莱作战计划”,即:
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前一天夜里,情报安全局的部队穿上波兰游击队员的制服,沿德波两国边境制造波兰入侵德国事件。他们的任务是在几分钟以内攻占格利维采的德国电台,并用波兰话对德国进行攻击。
海德里希意识到,要把这台戏演好,演得更逼真,就得动真格的,要制造出真正的流血事件来。
海德里希马上想到了诺约克斯领导的党卫队突击队,这个党卫队突击队是保安局的一个特殊的情报部门,在该部门工作的都是一些特殊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是为保安处的外国间谍伪造不同国籍的证件、护照、通行证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这个部门还制造假币,总之是一个专门造假的部门。
于是,海德里希立刻找来党卫队突击队队长诺约克斯,向他布置了任务。这一次诺约克斯的主要任务是带上6个精明强干的党卫队队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格利维采电台进行攻击。
海德里希向诺约克斯交代完任务后又着重强调,这件事不得同格利维采的任何一个德国机关或单位进行联系,执行任务的每一个人不得随身携带党卫队成员、安全局人员或警察等可看出是德国人的证件。最后他凑到诺约克斯的耳边说:“事后在现场能留下几具波兰人的尸体则再好不过了。”
海德里希给诺约克斯交代完最主要的任务后,又忙着给其他与之相关的一些负责人分配任务。有的负责置办行动中所需的波兰军服,有的负责把电台附近一带驻扎的武装部队撤走,有的率领兵卒化装成波兰进攻部队向电台发起攻击,还有的充当边防警察与“敌”激战,最后一个负责人的任务是把从集中营里拉来充当波兰人尸体的犯人运往将要出现的几个战场上。
诺约克斯从海德里希处回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6个党卫队员,包括一名懂波兰语的翻译乘车悄悄地来到了格利维采。他把人员分住在两家旅馆,随后,又带着人员侦察了电台周围的地形。
电台设在城外塔尔诺维茨公路旁,外面围着一道两米高的铁丝网,电台四周几乎没有警卫人员。
等各路人马报告说一切准备妥当后,海德里希又把几个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再一次商讨细节,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一切都是天衣无缝,剩下的问题就是等待元首下达命令。
8月31日,希特勒向德国武装部队发布命令,9月1日4时45分进攻波兰。海德里希随即指示他的各路“导演”们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当天下午4时,海德里希向诺约克斯下达了作战命令。
诺约克斯得令后,于下午7时45分带着那6名党卫队队员乘车直扑电台。与此同时,早已停在奥佩恩别墅前的卡车也快速启动,把里边装着的刚刚杀死的囚犯们运往预定地点。
当晚8时许,电台的工作人员正和往常一样进行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几个陌生人杀气腾腾地走了进来,并冲向播音室。他们用手枪指着吓得不知所措的播音员,高喊着“举起手来!”还有人朝天花板乱开枪。
诺约克斯命人把电台工作人员绑起来塞进地下室,然后让翻译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波兰语讲话稿对着麦克风进行播音。就这样,无数正在收听广播的德国人听到了波兰人的声音和夹杂其间的枪声。
这次事件的全过程只有4分钟。4分钟之后,诺约克斯就带着人马溜得无影无踪了。
电台门外,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血淋淋的穿着波兰军服的尸体。同一天晚上,另外几个地方的纳粹特工也按照海德里希的指令从波兰境内向德国边境进行佯攻。
9月1日,德国的所有报纸、电台、广播都无一例外地发了同一条新闻:波兰暴徒进犯德国。
演完了这幕贼喊捉贼的过场戏后,第二天希特勒便在广播里声称:“德国已遭波兰入侵,德国已经开始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击炸弹。”
同一天,德国数十万军队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希姆莱作战计划”就这样预谋和实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