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二十四史谋略故事全文阅读 > 第9章 卑而骄之

第9章 卑而骄之


  卑而骄之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是孙子著名的“诡道十二法”之一。在明代刘基的《百战奇略》中,这一谋略被发展成了“骄战”,将其进一步解释为“凡敌人强盛,未能必取,须当卑词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隙可乘,一举可破”。卑而骄之的核心思想就是面对不能一鼓而下的强敌时,应当采取“卑词厚礼”的办法,助长敌人骄傲轻敌的情绪,等到其露出破绽时,再将其一举歼灭。

  白衣渡江夺荆州

  ——出自《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183~245),字伯言,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孙策的女婿。陆逊是难得的军政全才,他担任地方官时,劝农桑,促生产,发展经济;为将领时,征山越,破荆州,战夷陵,是吴国中后期最重要的人才。特别是他采用“卑而骄之”的谋略迷惑蜀汉大将关羽,智夺荆州的战例更是为古今军事大家所称道。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蜀汉荆州主将关羽以南郡太守、将军糜芳留守江陵(今属湖北),将军傅士仁留守公安(今属湖北),负责后勤供应,防备东吴,他自己亲率水、步兵数万人北攻曹魏政权的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八月,关羽在樊城外水淹了魏将于禁的七路大军,一时间从樊城到许都以南,响应关羽的老百姓数不胜数,这位汉寿亭侯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关羽大破魏军的消息传到东吴后,孙权集团对这一消息忧心不已。一向与关羽不睦的孙权开始策划袭取关羽的后路——荆州。就在此时,东吴的大将吕蒙称病回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就在吕蒙回去的路上,陆逊拜见了他,并对他说:“关羽就驻守在我国边境旁边,您怎么能远离防区东下呢,不怕有后顾之忧吗?”吕蒙回答说:“你说得很对,可我的病确实很重啊。”

  陆逊笑着说:“关羽仗着自己的骁勇胆气,经常欺凌别人。现在他刚立下大功,就如此骄横放纵,我看他一心只想着北攻魏国,对我东吴没有戒心。他听说您病重,防备必然更加松懈。如果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荆州,一定能够生擒关羽。”吕蒙想了想,回答说:“关羽勇猛过人,本就难以与他对抗,而且他已经占据荆州,又广施恩信,再加上他刚立大功,胆量和威势更盛,恐怕不容易图谋。”吕蒙回到建业后,孙权问他:“谁可以接替你的职务?”吕蒙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陆逊,于是孙权晋升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的职务。不久,陆逊来到了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他给关羽写了一封言辞谦卑的信,信中说道:“先前承蒙您观察敌方形势而果断行动,轻易地获得了全胜,我们作为您的盟友也为此击节叫好。想必您很快就会席卷天下,重振朝廷的纲纪。我是一个文弱书生,才疏学浅、愚鲁迟钝,很高兴能与将军您这样的人为邻,非常期待听到您的教诲。”关羽看了这封充满着阿谀之词的信,心中的得意就不用提了,彻底放松了对东吴残存的戒备之心。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吕蒙从建业秘密到达浔阳(今湖北广济东北),他率领精兵隐蔽在大船里,舵手扮成布衣百姓,穿上商人的白衣,沿长江昼夜兼行西上。吕蒙大军在陆口会合陆逊后,进入荆州境内,沿途把关羽设置在江边堡垒里的哨兵全都俘虏,使关羽部 队的烽火来不及点燃。随后,东吴大军成功迫降了江陵、公安的蜀汉守军,关羽的后方大乱。此时曹操大军抵达洛阳,关羽被魏将徐晃击败,后路又被吴军断绝,只得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当年十二月,突围远走的关羽、关平父子被吴将马忠俘虏,孙权下令将其斩首,东吴彻底占领了荆州。

  马燧智救临城

  马燧(726~795),字子美,汝州郏城(今属河南)人,唐朝名将。马燧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马季龙曾任幽州经略军使。马燧少年时期和哥哥们一起读书,读着读着他突然扔掉书本,仰天长叹说:“天下将有大变,大丈夫应当建功四海,怎么能做个皓首穷经的腐儒呢?”从此,马燧刻苦钻研兵法,博览兵书,成为了一名有勇有谋的军事将领。大历十一年(777),汴州节度使李灵耀谋反,马燧率兵迅速平定了叛乱,被唐代宗任命为工部尚书、太原尹、河东节 度使。大历十二年(778),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病死,他的侄子田悦继承了节度使之位。魏博原本是唐朝为安抚安史之乱中投降朝廷的降将而设立的河北三镇之一,下辖魏、博、卫、贝、澶、相六州,实力雄厚。马燧察觉到田悦有不臣之心,就建议朝廷预先进行防备,可惜没有被采纳。建中二年(781),田悦果然与镇州李惟岳、淄青的李纳合谋反叛,叛军主力3万人将临洺城团团包围。城中很快就弹尽粮绝,守将张伾为了鼓励将士作战,只好将心爱的女儿打扮一番,当着将士们的面,准备卖掉女儿,换钱为将士们购买粮食。众将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意为朝廷效死。朝廷很快得知了临洺城的情况,唐德宗急命马燧与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军兵马使李晟率领2万大军救援临洺。当时朝廷的援军要到达临洺就必须经过地势险要的崞口(今属山西),马燧担心田悦派兵卡住这条险路,就派人给田悦送去了一封信。在信中,马燧大讲自己对田悦的仰慕之情,声称自己此来也是迫于朝廷的命令,希望田悦能给予理解等等。田悦看了信后果然中计,他认为马燧这样的朝廷重臣都如此胆小,临洺城更是指日可下。就在田悦志得意满的时候,马燧率领大军昼夜兼程地赶到了叛军设在临洺城东的双岗大营,当场斩杀叛军5000余人。正在临洺城下指挥攻城的田悦大吃一惊,急忙率领万余兵马反攻双岗,结果再次被马燧击败,唐军斩敌首万余级,生俘900人,缴获粮食谷30万斛,干脆利落地解了临洺之围。

  周武帝除权臣

  西魏恭帝三年(556),西魏的大权臣宇文泰病重,他的继承人——15岁的三儿子宇文觉还小,于是宇文泰仿照周武王向周公旦托孤的故事,遗命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权,辅佐宇文 觉。不久,宇文护迫使魏恭帝将皇位禅让给了宇文觉,改国号为周。由于有拥戴之功,宇文护被封为了大司马、晋国公。然而这些封赏并没有让宇文护满足,他的权力欲望开始膨胀,他不但排挤宇文泰手下的大将赵贵、独孤信,甚至还谋害了皇帝宇文觉,另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周明帝。不久,宇文 护发现宇文毓不甘心当个傀儡,就又将宇文毓毒死,改立宇文泰的四儿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有自己的两个哥哥做“榜样”,宇文邕对宇文护表现得毕恭毕敬,不但下令所有公文都要避讳宇文 护的名字,还用重金从敌国北齐那里将宇文护的母亲赎了回来。眼看着宇文邕如此乖觉懂事,宇文护的防备之心也渐渐放下,分给了皇帝一些权力。宇文邕知道自己“卑而骄之”的策略起到了作用,这才开始秘密联络朝中反对宇文 护的大臣,准备反戈一击。建德元年(572),在韬光养晦了12年之后,宇文邕在长安文安殿设下埋伏,将毫无防备的宇文护当场斩杀。从此,周武帝宇文邕亲掌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