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二十四史谋略故事全文阅读 > 第13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13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指敌我双方的军队在狭窄的道路上遭遇无路可让,此时勇敢的一方将获得胜利。引申开来,这条谋略又有这样的含义:战争双方有着同样的目的,就同一个战略目标进行殊死争夺时,战术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到了次要的地位,军人们一往无前、有我无敌的精神才是压倒一切的制胜谋略。

  勇冠三军白袍将

  ——出自《梁书?陈庆之传》

  陈庆之(484~539),字子云,义兴(今江苏宜兴)国山人,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名将。梁大通二年(528),梁武帝派陈庆之北伐中原。在整个北伐作战中,陈庆之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谋略发挥到了极致,他的7000孤军大小四十七战,战无不胜;攻城三十二座,无城不克。30万魏军竟然都挡不住陈庆之前进的步伐。

  陈庆之幼年时给南齐重臣萧衍做随从,凭借忠诚与勤奋,很快就赢得了萧衍的信任。南齐永元二年(500),萧衍起兵讨伐暴虐的东昏侯萧宝卷。当年十二月,萧衍的大军打进了建康城。不久,萧衍称帝,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这时的梁武帝萧衍并没有忘记恪尽职守的陈庆之,他封年仅18岁的陈庆之为主书,专门负责处理文书等文职工作。梁大通元年(527),梁武帝派陈庆之和大将曹仲宗一起率兵攻打北魏的涡阳城(今安徽蒙县)。陈庆之刚一出兵,早有防备的北魏就探知了这一军情,急忙派出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大军15万增援涡阳。在随后的将近10个月里,狭路相逢的梁魏两军交战近百次,互有胜负,双方将士苦不堪言。就在这个相持不下的时刻,北魏的一支骑兵突然出现在了梁军的后方。前有强敌,后路堪忧,忧心忡忡的梁军主将曹仲宗准备率军南撤。关键时刻,陈庆之拿出了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站在大营前高呼:“当初我们大家一同来到涡阳,前后打了一年的仗,耗费的粮草和金钱都无法计算。如今大家胸无斗志,只想着撤退保命,这怎么是想要报效国家的壮士干得出来的事情呢?今天要么大家同心协力,与鲜卑人决死一战,要么我用皇上给的节仗治大家的罪。”曹仲宗等人一看,也只能依从陈庆之,与魏军决战。当天夜里,陈庆之亲自率领精锐骑兵突袭魏营,一夜就攻陷了魏军的四座营垒。涡阳城的守将王纬一看梁军悍勇如斯,只好献城归降。顺利接收了涡阳城后,陈庆之将魏军俘虏的首级列在阵前,亲自擂起战鼓,督促将士猛攻魏军剩下的营垒。被陈庆之吓破了胆的魏军哪里还敢再战,丢下了自己的营垒全线败退,涡阳一战最终以梁军的胜利而告终。涡阳城的胜利不过是陈庆之初显身手。大通二年(528),梁武帝又派他率领7000骑兵保护投降梁朝的北魏北海王元颢北伐中原。陈庆之率领军队北渡长江,很快就进逼到睢阳(今河南商丘)城下。镇守睢阳的北魏大将丘大千手下有7万大军,可梁军一个冲锋,丘大千就率军投降。睢阳是北魏都城洛阳的门户,眼看都城的大门要被人打开了,北魏朝廷立刻大乱。经过紧急会议,北魏朝廷急忙派出征东将军元晖率领两万御林军夺回睢阳。可陈庆之根本没把这两万魏国铁骑当回事,率领将士又是一个冲锋,不但击溃了魏军,还活捉了魏军主将元晖。听到元晖战败的消息,北魏君臣坐卧不安,紧急从全国调集了30万大军南下,与陈庆之决战。这时候的形势对梁军非常不利,陈庆之的这支孤军远征千里,补给困难,而且倾巢而出的魏军数十倍于梁军,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稍有不慎梁军就会全军覆灭。陈庆之知道这个时刻就是比拼双方的勇气和决心,他亲自对梁军将士发表了篇鼓舞士气的演说,大意是:大战当前,退无可退,只有拼死一战,方可死中求生。演讲完毕后,陈庆之率军强攻7万魏军驻守的荥阳(今属河南)。荥阳魏军无法抵抗住打疯了的梁军,被梁军破城,数万魏军当了俘虏。随后,陈庆之挑选了3000身穿白袍的骑兵背城列阵,与赶来增援的魏军10多万骑兵在城外对峙。随着陈庆之的一声令下,3000梁军骑兵以有死无生的势头疯狂地冲向魏军。一场血战下来,10多万魏军骑兵硬是被陈庆之的白袍骑兵队打得土崩瓦解,陈庆之顺顺当当地攻入了洛阳城。当时整个洛阳城的儿童都在传唱“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歌谣。意思是说别管你是多么有名的将军,也别管你手下有多少兵将,看到勇悍的白袍骑兵,还是有多远逃多远吧。

  赵奢救阏与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他从军之前原本是赵国负责征收田赋的一名小吏。一次,赵奢到赵国贵戚平原君的家里收取田赋,平原君的家奴倚仗主人的权势拒不交税,刚正的赵奢就依据国法,杀了平原君的九名家奴。平原君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派人把赵奢抓了起来。赵奢既不求饶,也不愤怒,而是平静地对平原君说:“您是赵国的贵公子,您的命运和赵国息息相关。如果我放纵您的家奴,那么国法就失去了尊严。赵国要是没有严格的律法,衰落是迟早的事情,那时诸侯必定趁机攻打,您的富贵又如何保障呢?”平原君觉得赵奢远见卓识,就向赵惠文王推荐他,赵奢这才逐渐步入了赵国的政坛。后来,赵惠文王任用赵奢为将军,赵奢悉心治军,治下严格,成为了赵军中的名将。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秦军派重兵进攻阏与(今山西和顺)。惊慌的赵惠文王急忙召见了名将廉颇,赵惠文王问道:“还能救援阏与吗?”廉颇回答说:“道路远而艰险,恐怕难以救援了。”赵惠文王不满意廉颇的回答,就又召见了名将乐乘,问了乐乘同样的问题,可乐乘的回答和廉颇一样。无奈之下,赵惠文王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询问赵奢,赵奢却回答说:“救援阏与的道路确实艰险难行,但并不是说不能救援。现在敌我两军的形势好比两只老鼠在狭窄的鼠窝里争斗,谁勇敢谁就能获胜。”赵惠文王听了赵奢的回答大为高兴,就派赵奢率军援救阏与。当时,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派出一支精兵东进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做好了阻击赵军的准备。赵奢得知秦军的部署后,从邯郸出发才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士兵加固营垒,还对全军下命令说:“谁敢乱提建议就杀无赦。”做出了一副怯懦畏战的姿态。赵奢的一员部将眼看阏与危在旦夕而主将毫无进取之心,就建议全军火速救援阏与,赵奢当即把他斩杀。就这样,赵军一直在营地里空耗了28天。秦军派间谍进入赵军营地侦察,赵奢却以好酒好菜招待这个间谍,还把他礼送出营。秦国间谍把赵军的情况报告了秦军将领。秦军将领非常高兴,认为赵奢如此懦弱,居然离开国都30里就开始筑营坚守,阏与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了。可他哪里知道,送走秦军间谍以后,赵奢立即命令全军集 合,向阏与的方向急行军,仅用了两天一夜即抵达了距离阏与50里的地方。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已经奔袭阏与,急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这时的赵军虽然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孤军深入,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形势依然十分危险。这时,赵军中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向赵奢进谏说:“秦军中了您的计策被我军突袭至此,他们在恼羞成怒之下必然气势汹汹,我军必须严阵以待,不然很可能失败。如果要和秦军开战,那就必须先占领北山上的制高点。”赵奢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派出一万人的大军抢占了北山。不久,秦军赶到,仰攻北山而不得,全军拥挤于山下。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地冲击秦军。秦军大败,阏与之围也随之解除。阏与之战使强大的秦国遭遇了一场惨败,数年不敢进攻赵国。赵奢率军回朝后,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