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年轻人张扬个性,但千万不要忘记低调做人的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低调做人明显比高调做人更安全。高调给人的印象深刻、鲜明,但往往难以持久,且易让人看不起;低调给人的印象虽然平淡,甚至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但时间长了,尤其当人们一旦了解了主体的真实实力时,又常常会生出肃然起敬之感。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学会低调的智慧,在不声不响中成长,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
如果说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什么突出的毛病,最应该提到的一点,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以为人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其实,你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别人甚至都没工夫考虑你重不重要这个问题,因为大家连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在进入社会时,你一定要知道这个道理。
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只骆驼穿过沙漠时,一只苍蝇趴在它的背上。等过了沙漠之后,苍蝇出言讥笑骆驼,说:“嗨,骆驼,你还不知道我在你身上吧?瞧你累的,真笨!”
骆驼斜睨了苍蝇一眼,不屑地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骆驼的话差点儿没把苍蝇噎死。
生活中,人们也时常犯过于看重自己的毛病。在公司里面,看到别人被提拔了,没自己什么事,心情就郁闷不已、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感觉前途一片茫然;上班的时候,听到上司的批评,同事的议论,就很不舒服,心想:“在学校的时候,谁见了我不是笑脸相迎,我怎么能够受这样的气呢?”身上有一点病痛,就觉得人人都该关心自己;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这都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要了。你认为别人要重用、重视你,一旦别人不重视你,你就会难受,有失落感。
但是,在这里要提醒你的是:别自以为是,更别自以为了不起。人类的痛苦,大多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想让世界围着自己转。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太重,你就会失重。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很高,那你就会从云端跌至谷底,最后摔得很惨,虽然自己觉得可悲,可是在别人眼里却是可笑至极。
林伦蓄须已经好长时间了,这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准备把胡子剃掉,可是他又有点犹豫:“这样突然改变形象,朋友、同事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笑话我呢?”
林伦想了好几天,最终还是下决心把胡子剃掉。
第二天上班,林伦心中有些忐忑,虽然他有心理准备来应付最糟的状况。然而,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人对他的改变发表任何见解。只见大家都匆匆忙忙来到办公室,然后开始紧张地忙碌着各自的事情。
对于这种情况,林伦感到很奇怪。直到中午休息的时候,依然还没有人对他剃须提出看法。
终于林伦忍不住了,他先问了一个同事:“你觉得我这个样子怎么样?”
对方听了,愣了一下,说:“什么样子?”“难道你没注意到我今天有点不一样吗?”这个同事开始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说:
“嗯,感觉是有些不同,好像比以前精神一点。”后来,林伦常常讲起这个经历,他说:“你不知道我心中有多么失落和尴尬,一直以来我还以为别人都很注意我,现在想想真是幼稚。”
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变得成熟睿智,但至少不能太过天真,尤其不要自以为是地把自己想得太过重要。就算你能力非凡,个性独特,备受人们的追捧,那又如何?事实上,每个人都没有被别人捧得那么高,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你可以觉得自己重要,但别人怎么想、怎么看,要由他们自己来感受。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多么闪耀,即便你再耀眼,也会有人无心关注,就算是明星人物,也不见得人人知晓。太把自己当回事,多半是虚荣心在作怪。看上去是自信,实际恰恰反映的是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自卑,希望通过别人的赞赏、吹捧或奉承而实现内心的满足。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些,便在想当然的状态中自我陶醉,这种状态说好听点是自以为是,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甚至是无知。
二十几岁了,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应该对自己、对现实进行清醒的认识,抛开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认真地接受一些现实:当你踏入社会、踏入职场,就如一点雨水滴进汪洋大海一样。你要认识到人生的真正重量,并不是由别人的关注多少来决定的,而是由你个人的深厚实力和魅力决定的。
换个角度来讲,别人凭什么要去注意你?别人凭什么要在意你的感受?别人凭什么要时时处处都从你的角度出发?如果你真的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中心点,那么你想不引人瞩目都难。现在呢?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二十几岁的小家伙。
或许你觉得自己很不错,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优点,觉得自己工作能力强,觉得自己能说会道,觉得自己应该是众人眼中的小明星。实际上呢?比你优点多的人大有人在,比你工作能力强的人比比皆是,比你能说会道的人更不在少数。
人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去发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去好好地做,都有自己的话要去说,凭什么把时间都浪费在你的身上?不要以为这些话说得有些突兀,事实就是如此。即使你现在真的已经是个大人物了,你也没理由强迫别人都以你为中心。你所要做的事很简单,本本分分地做好你该做的工作,这就足够了。
央视主持人朱军名气已经很大了,依旧保持一种很低调的生活作风。他很认真地说:“别人不把你当回事时,你一定要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把你当回事时,你再把自己太当回事就有些不识抬举了。同事之间互助是应该的,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腕’,也不觉得帮摄像扛扛角架就掉价,我的分工是拿着话筒主持节目,如果有一天,我把一台晚会或一个栏目给主持砸了,那才是最掉价的事。”
现在反思一下吧,别自以为了不起:当兄弟姐妹们请客,别总以为他们能喊上自己;当参加了饭局,别总想着让人家来敬你;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别总希望别人就会想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绝对少不了谁,也没有谁肯定离不开谁。少了谁,该活的人还照样活着。因为大家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有位作家这样说过:“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就像付账时不小心带出来的最小的硬币,‘啪’地掉在地上,大家都是各忙各的,谁都懒得理睬它。”若你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太矫情了,矫情让你自己不痛快,别人也不会喜欢。
越是人多热闹的时候,越不要表现八卦
人都有表达的欲望,而且往往越是在热闹的场合,这种表达欲就越强烈。表达是人的天性,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千万别八卦。
不过,道理谁都懂,可并非每个人都能那么自律。有些人总是不自觉,总免不了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总爱三五成群在一起,说别人之长或道他人之短,他们说时总是想保密、不走露风声,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有一天他们所说的会被揭露出来。若被人揭露了,只怕不好收场。
王亮与杨平是同事,有一次,王亮对杨平说:“我总觉得雷宏这小子为人有点太认真了,简直到了顽固的地步,你说是不是?”
谁料到,杨平一听王亮的话顿生反感,大声地说:“王亮,我先问你,我和你议论我的好朋友,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和我反目为仇?”
王亮一听这话,脸“刷”地一红,不吭声了。原来杨平与雷宏是很好的朋友。王亮根本不知道这一层关系,本想八卦一下,套套近乎,结果恰好撞在枪口上了。暂且不提以后的相处,就当时的情景,也够让人尴尬了。
由此可知,八卦绝不是好习惯。有人说,八卦是一种娱乐精神,而做人就需要这样的娱乐精神。没错,人生需要娱乐,没有娱乐的人生也就没有滋味,可是,娱乐也要分场合、有限度,更何况有时候八卦常常带来的并非娱乐,而是人际交往的种种阻碍。试想一下,现实生活当中哪个人敢和喜欢八卦的人交心?哪个人在得知自己成为别人的八卦对象时会高兴?
所以,别把娱乐当人生,更别把八卦当习惯。有人以为八卦会显得自己“见多识广”,其实八卦非但不会增加你的深度,反而会展现你的无知与浅薄。当你表现八卦的时候,一方面说明你不够成熟,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人觉得你讨厌。
你可能会给自己的行为找些借口,说自己不过是想多让别人知道些知识罢了。你要弄明白这一点:知识不等于八卦。所谓“闲谈莫论他人非”,你可以和朋友们去讲述另外一个人的光辉事迹和好习惯,但千万不要把别人的错误口若悬河地讲述出来。这样做不仅你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搞不好还会影响你的社会关系。
胡侃进入公司已经半年有余,在办公室里表现很活跃,工作上无可挑剔,但就是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他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厉害,别人都要差他一等,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议论是非的习惯。
有一次,在办公室里,胡侃和几个主任聊天,恰好一名女同事进来办事。这个女同事平时打扮较为新潮,本身人也长得较好。胡侃对这位女同事的装束向来就很有意见,认为有伤风化。
等女同事一出门,他就对其他同事说道开了:“你看看,她穿得那个样子,什么都露出来了,这样不是影响公司形象吗?如果我老婆穿成这样,你看我不把她休了……”
这话还没说完,谁料到那女同事忘了拿东西,便折了回来。这下听个正着,女同事勃然大怒,对着胡侃就大骂起来,丝毫不给他留一点情面,害得那几位在场的同事们劝解了半天,女同事才摔门而出。
之后,虽然胡侃多次给女同事赔礼道歉,但女同事始终对他横眉冷对。尽管女同事态度如此,胡侃也不能怎么样,毕竟是他自己理亏在先。更让人郁闷的是,其他同事也对他渐渐疏远,或许大家心里都忍不住想,没准胡侃也会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这就是道人长短,议论是非的代价。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这么巧吧。
如果真这么巧,那活该我倒霉。”是啊,世上的巧事不会少,也不会太多,可就算你运气好,八卦他人时,没有被人撞上,你所说的坏话也始终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有道是,纸里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做出来了,话讲出来了,别人总会知道的。
退一万步讲,即便你所说之人并不知道是你传播的是非,你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对于八卦者,人们向来敬而远之。试想一下,你的某个同事喜欢说东道西,八卦别人,今天说某人的妻子有婚外情,明天又说某人身体有不与人知的隐疾。你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呢?对于这样的人,你会欢迎他吗?
实际上,那些说三道四的八卦者,一般都是虚荣心、嫉妒心特别重的人。他们看不得别人好,看到别人发财了就眼红,看到别人升官了就嫉妒,他们希望别人永远都穷困潦倒、仕途暗淡。别人做生意成功了,他们便说:“赚昧心钱。”别人升迁了,他们就说:“靠的关系。”在他们的嘴里,丑闻都是别人的。
对于这样的人,你敢和他深入交往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你都不欢迎这样的人,那你还能做这样的人吗?
古语有云:“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句话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和判断是非的准则,尤其是那些思想成熟的人,对此更是深有感受。
年轻人关注流行文化,对八卦消息感兴趣,这源自于人类的猎奇心和探索欲,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要成为八卦的制造者。尤其是当你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在任何交际场合都要懂得遵守游戏规则,表现出稳重、低调的一面,千万不要轻浮无礼,参与八卦议论。
八卦的影响力很大,破坏力同样也很大。不要以为通过八卦的方式可以融洽你与周围群众的关系,事实上正好相反,它会毁掉你的人际关系,让你在别人眼中成为龌龊的人,甚至让人憎恨你。所以,面对现实的人生,你要切记,不要八卦。
卖弄你的知识,不如向人请教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觉得自己聪明的人太多了,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做的事也比别人有新意,自己的点子就是比别人的好。然而,就是这样的聪明人,却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太过于表现自己。
本来在这个时代就要表现自己,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表现自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这种渴望表现的心理,可以激起人们进取的精神。不过,表现自己不能太过,不然就成卖弄了。
可是,偏偏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作风高调,时常卖弄自己。
马庆是一个科技公司的技术工程师,他是一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进入公司没有多久,就为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个软件。这样的成就自然让马庆很容易就获得了公司高层领导的赏识,所以,在这件事情没过多久之后,马庆就被破格提升为公司一个部门的领导。这让马庆非常高兴,而且因为下属对他的成就都非常了解,对他恭敬有加的态度让马庆飘飘然起来。
马庆来到这个部门以后,这个部门的业绩又很快提升了很多,这让马庆更加受到领导的称赞,很多领导都觉得他年轻有为,应该给他更大的发展前途,于是公司的领导一致决定,让马庆管理一个分公司。
就这样,马庆到公司的一个分部上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马庆在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就开始陈述自己的学历和业绩,并且说:“我来这里就是要把这个分部的业绩提升上去的,我觉得我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马庆的一席话,让公司分部的一些老员工非常反感。他们显然不喜欢这个一上来就夸自己成就的新领导。而且,在每次会议上,马庆都要把以前的事情提了又提。在批评一些老员工的时候,他总是说:“我是工程师,我能不明白这种技术性的问题吗,你这样做当然不对,必须回去重新做。”
在马庆上任半年以后,这个分部的业绩不但没有上升,而且还有所下降。这让马庆很是着急,他在全公司职工动员大会上说:“我以前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而且我的能力也是得到公司领导一致认可的,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你们也太让我失望了。”
他的动员大会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对公司人员的批判大会。就这样,马庆在这个分公司待了一年以后,又被领导调回了总部,重新做起了工程师,领导再也没有让他担任任何部门的管理者。
像马庆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渴望表现是人的天性,这本无可厚非,可过分卖弄自己,甚至为了突出自己而贬低别人就不好了。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成绩和学识挂在嘴边,处处炫耀的话,会招来别人的讨厌,久而久之,还会失去人心。即便一个人再聪明能干,也要懂得低调谦虚的道理。
要想让自己今后事业顺利、生活幸福,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谦虚做人、低调做人,就会失去别人的支持与帮助,而一个人没有别人的帮助,失去团体力量的支持,能顶起一片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