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二十几岁,别再天真了全文阅读 > 第5章 与其幻想“奇迹”,不如脚踏实地(4)

第5章 与其幻想“奇迹”,不如脚踏实地(4)


  其次,你可以主动寻求长辈或者专业机构的帮助,学习一些心理课程,并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前辈学长,都有些经验可以帮助你,如果你能够请教他们,他们会给你一些相关的建议,这些建议很宝贵,而且一般都很实用,若你能够按照他们的指导去做,就能够锻炼你的抗压能力。此外,你还可以自己买一些励志书籍和心理训练课程,这会让你的精神力量更强大。而做好职业规划,则会让你的心态更平稳。

  第三,多挑战自己,并接受挑战。挑战是一种很好的心理锻炼方法。挑战自己,就是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接受挑战,就是与他人进行比较。这都能让你的胆气更足,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挑战过程中,失败经常比胜利多,这就要看你的勇气如何了。当然,挑战绝非莽撞,一味地向前冲,如果遇到了疑惑,可以向有经验的前辈虚心请教。

  你还要知道的就是,别人如何对待你,问题不在别人,而是你自己。俗话说“扬手不打笑脸人”,如果在你工作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就皱眉头,做错事情就又哭又叫,那么没有人会怜悯你。如果你知错就改,迎难而上,脸上始终保持着春风般的笑容,那么任何人都会觉得你是个乐观向上的人,人们也都会愿意和你这样的“小阳光”做朋友。

  遇事多想想“凭什么”。可能你总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本来就是个新手,我也不是故意犯错误的,凭什么要对我凶?”“从小到大都没有人让我难堪过,凭什么他们要欺负我?”好吧,你总有那么多的“凭什么”,可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凭什么他们不能凶你?你又凭什么犯错?你凭什么拿薪水?”

  “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道理谁都知道,在未加磨砺之前,宝剑只是把笨钝的剑胎。娇气的你就是那把剑胎,而对你的磨砺就是社会对你的态度。你所要做的只是忍受这些来自各方面的磨砺,努力让自己的剑刃锋利起来,这样你才能成为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刃。

  现在的你早已不是当年那颗异常脆弱的“小草莓”,虽然你仍未完全蜕去“草莓”的外衣,但你却比当年坚强许多。至少在你打针的时候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哭哭啼啼,至少在你穿鞋的时候不会把左右穿反了,至少在你饿了的时候可以自己煮包方便面吃了。这说明你成熟了,说明你长大了。既然你可以从当年的“小草莓”变成现在的“大草莓”,为什么不干脆再加把劲儿,彻底把“草莓”这两个字从头顶甩去呢?

  如果小事你都做不好,大事就更不用想了

  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除了有些紧张、害怕之外,恐怕更多的还是傲气。二十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激情四射之时,怀揣着“做大事、赚大钱”的渴望,一进入职场,就希望得到重视、重用。这种想法很美好,但却不现实,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要职都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可年轻人最缺的就是经验,这样一来,年轻人的梦想就难免要碰壁,而一旦碰壁,很多年轻人就丧气了。

  其实,你大可不必气馁。既然你没有经验,不符合做大事、任要职的条件,那就从做小事、任卑职做起,积累经验不就可以了吗?

  记住,能力不是靠嘴巴说的,成功也不是靠梦想堆成的。如果你说自己有能力,那你就做出成果来证明自己,不要说别人不给你做大事的机会,重点是你怎么让人相信你。假如你连小事都没做过或做不好,谁又能放心把大事交给你去处理呢?

  你听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吗?东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想做一番大事业,但苦无机会。

  有一天,他的好朋友薛勤来寻访他,进屋看到他独居的庭院之内狼藉一片,龌龊不堪,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打扫一下,也好迎接宾客呢?”

  陈蕃听了,不屑地说:“大丈夫立身于世,应该扫天下,怎么可以只关心一个小屋呢?”薛勤没有赞叹陈蕃的豪情壮志,反而嗤笑地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此话一出,陈蕃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是啊,一个小小的屋子都打理不好,却想打理天下大事,这简直就是妄想。有“扫天下”的胸怀固然可喜,可也要想想,“扫天下”就是从“扫一屋”开始的。如果连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做好更加复杂的大事呢?

  因此,年轻人有“做大事、成大业”的远大理想是好的,但不要忘记,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做大事就得先把小事做好。

  著名影星周星驰,出身寒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年纪轻轻的他在《射雕英雄传》中扮演一个兵丁。为了增添一点点自己的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导演告诉他:“只能被一掌打死”。

  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论演技时,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发表自己的看法,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一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明星人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光芒四射,伟人也不是出生就注定是伟人,他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从小角色干起,最终成就大业的。大梦想谁都有,但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不是靠比谁的梦想大决出胜负的,而是通过能力来体现的。谁的能力大,谁就更成功,而能力又是通过无数实践得以积累和体现的。

  也许你真的怀才不遇,也许你正在埋怨自己的卑微,也许你看不起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真的能力超凡,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获得成功?不要说你没有机会,因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仅能获得机会,抓住机会,更能创造机会,更重要的是,他做事能让别人信赖。

  有一个人,在一家公司服务了12个年头了,一直就是个助理身份,他上面的经理、主管等上司像流水般地换了十多人,他依然还是物流助理。

  难道他没有能力升任为物流部主管吗?错,无论是他的能力,还是他的经验,都完全能胜任物流主管一职。

  那他为什么没有升职呢?很简单,因为每一任新上任的主管或经理都离不开他,否则就无法开展工作。虽然他的职务并不高,做的工作也没有经理、主管那么大,可是他的待遇却要比他的上司高很多,但没有人不服气。因为这是他应得的。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其实,在工作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没有小事。如果你能够把事情做好、做完满,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肯定。不要看不起一些琐碎的事情,实际上工作中的一些微小事情往往是关键。

  有家大型餐饮集团招聘厨房行政总监,应聘的地点是公司的厨房。在面试的当天,来了300多人,在厨房里挤满了来面试的人。

  面试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在面试的过程中,不知是谁打开了厨房洗碗间的一个水龙头,忘记关掉,使得自来水一直“哗哗”流个不停。可大家都在想着面试的问题,谁也没有去注意。

  面试完了后,那个水龙头依然还在流着,始终没有一个人去主动关一下。一个面试官走了过去,把水龙头关闭了,惋惜地说:“我们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对后厨工作认真的人,可是结果很遗憾,这样的人太少了。”结果,这次面试竟然没有一个人通过。

  关闭水龙头,举手之劳而已,却没有一个人去做,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还是根本不屑为之呢?无论是什么原因,结果都令人遗憾。

  很多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一心想做大事、成大业,对于小事不屑一顾,却不知道所有的大业都是从小业开始的,所有的大事也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

  有的年轻人觉得,像收发邮件、接打电话、收发传真等这样一些小事,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小事却最能丰富人生经验:它能让你学会交流沟通,学会接洽,学会很多工作实务的处理技巧。

  有的年轻人认为,像拟工作安排、工作计划、做个笔记等,这些根本就不算正经工作,因而懒于为之。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小事能够让人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走向成功的习惯。

  水滴石穿的典故,不只是说毅力,还告诉我们,看似微小的行为,如果能够认真地做下去,也会有非同凡响的结果。因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能轻视微小的事情,而应该从小事做起,积累人生经验,养成良好习惯,改变“小事不愿意做,大事没能耐做”的情况,量力而行,做好当前的事情。

  应该自己做的事,就不要去指望别人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求得到他人的帮助,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当然是好事,不过,请你注意,不要因为得到别人一次帮助,就产生依赖之心,每次都指望别人能帮助自己。因为他人帮助你是人情,而并非应该的。

  可是,有些年轻人不理解,得到他人的帮助之后,就指望上人家了。这是十分不好的一种行为。这就好比是你爬山不慎摔伤了,有个好心人帮助了你,背你走过了最艰难的路程,结果你认为对方应该好人做到底,再把你从山上背下去。很显然,这是很滑稽的想法。

  你要记住,别人没有义务帮你,应该自己做的事,就要自己努力去完成,不要去指望别人。尤其在工作上,更不能指望别人,你的工作就应该你来负责,即便别人帮你做,工作的后果也要你来负责。或许别人的一个不小心,就得让你忙上一天。

  章岗离开学校3个月了,他是学机电的,现在一家机械公司维修部工作。这一天,他接到客户报修,说机器门锁坏了。章岗立刻赶到现场,发现机器门已打开,锁芯螺丝都坏掉了。

  章岗检查过后,告诉客户:“需要更换机器门锁,我得回公司拿备件。不要把门给锁上,我一会儿就回来。”

  说完,章岗匆匆离开现场。等他拿了备件回来时,一看机器门被锁上了!这下麻烦大了,章岗头都晕了。

  原来这个机器前门若锁死了,只有通过后门把机器里的所有配件卸下来,才能把门打开,可由于机器设计很紧凑,很多地方都没法使用工具。章岗郁闷坏了。

  没办法,他只好打电话给同事,和同事一起奋战5个小时,终于将门打开,更换门锁。

  活虽然干完了,可同事不怎么高兴,对章岗说:“其实,换一个锁只需要一个人5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结果两个人花了5个小时才做完,你知道为什么吗?”

  章岗脸一下就红了,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同事很严肃地说:“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如果你当时直接把门锁卸下来,或者简单处理一下,不让门关上,你一个人就能很快做完,根本不用大费周章。”

  是的,能自己做的事,一定得自己做,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特别是一些很小的事,你认为交给人家很放心的事,然而这些事往往会使你很狼狈。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协作的大群体,怎么可能事事都自己去完成呢?没错,我们不能事事都自己做,但本职之内、力所能及的事情,则要尽量自己去完成。这里所说的别指望别人,并不是说不需要合作,而是强调不依赖别人,强调独立,强调心理上的成熟。

  当你遇到事情,若第一个想法是自己去承担和解决,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有独立完成工作的愿望和意识,尽管初涉社会的你,也许还需要别人的协作,但也表明你确实在成长。

  在现实的社会中,入世的年轻人绝不能养成依赖的习惯,独立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也是向成功发起冲锋的第一枪。一个人若是不能独立,就算不上是成人,即便你二十几岁了,即便你已经工作了;一个人若是不能独立,就更谈不上成功了,因为每个成功者都具有独立学习、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又怎么去获取成功呢?

  独立的人,做事才会踏实,让人放心,而那些不独立的人,往往浮躁。人们常说谁做事踏实,谁做事浮躁,若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出那些做事踏实的人,一般都是自己做事而不指望别人;而那些做事浮躁的人,总是说:“这个事我已经交代好了,放心吧。”其实他们心里并没有数,但从没想过自己去做一下。

  “凡事靠自己,不指望别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然而,很多年轻人却没有注意这方面,成功者却会老老实实地履行这条原则。

  有一个年轻人,在某集团公司的行政部做普通职员。尽管工作非常单调而且繁重,但是他没有放弃努力,从他一进入公司,他就非常敬业。很多不是他分内的事,他还是主动做得尽善尽美。他从来不指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一切工作都是自己努力完成。每天,他都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虽然没有人承诺给他加班做出补偿,他还是经常加班。由于做得多,他对公司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掌握的技能就更多、更精熟了。

  对于年轻人的表现,经理看在眼里,总经理也看在眼里。出于对年轻人的信任,总经理便开始交给他更多的任务让他去完成,并有意地让他参与公司一些重要会议。年轻人没有怨言,反而变得更加繁忙起来。

  这个时候,有同事对他说:“总经理增加你的工作,你应该要求加薪。”然而,年轻人并没有要求加薪,只是不断地努力工作。

  突然,有一天,总经理宣布了一条人事调遣命令:让那个年轻人担任行政经理职务。人事命令一公布,整个集团议论纷纷。对此,总经理解释说:“他身上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公司所需要,也是很多员工所缺少的,那就是踏实、勤奋,能够担当。他的管理能力和经验还欠缺,学历也不高,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原来总经理早就想物色一名值得信任的行政经理,因此,增加年轻人的任务,实际上是在考察和培养他。看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小职员成了行政经理,原来那些劝告他要求加薪的同事感叹:“他不就是多做了一点事,我也做得到啊!”可是,你既然能够做得到,为什么不去做呢?

  有个人向哲学大师请教:“我如何能够取得成功?”哲人回答他:“我一无所知。”如何成功?这个问题要问自己。

  在人生当中,你应该自己去想、去做,尤其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更需要尽职尽责,而不可推卸。

  遇到糟糕的事情,别总想得到贵人相助。其实,细究起来,真正的贵人就是你自己;碰上艰难的事情,也别希望上帝带来奇迹。因为真正能够创造奇迹的上帝就是你自己。你要学会主动去做事,学会独立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是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一步。

  今天的事如果做不好,明天就会更糟糕

  在工作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倚仗自己年轻,总觉得时间有的是,所以拖拉成性,常说“明天开始做”、“天又下雨了”、“今天不舒服”。如果你的口头禅是:“甭着急,明天再说吧。”如果你一直都在等“明天”,该做的事老是没做,或者只做了半截就放下了,那么放下这些口头禅想一下,除去吃饭、睡觉、聊天、聚会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当然包括你说口头禅的时间,你还有多少有意义的明天?而你的“明天”又被你预支了多少?

  不排除有时你确实比较忙,要做的事情也比较多,但这不是你拖拉的理由。面对当前大量的工作,不知如何下手,若你偷懒地想“等一下再做”。就这样把一件件给推了下去,到了晚上,你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完。

  你知道拖拉的后果吗?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许会让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