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执行能力不减当年。其实要是李斯不观望得那么明显,胡海还是有心让他再干几年的。
“咸阳学宫下设直属之普及学府、专业学府,普及学府司基础教育之普及,专业学府司专门人才之培养。此外挂靠诸部府院馆设立专门研学司,与诸部共建协管,司各行业专门或行政高端人才的培育。
“稷下学宫可与咸阳学宫遥相呼应,为关外人才培养之重地。其制可与咸阳相似,在课目之设定之上需综合考量关外之风土人情。”
“善。”胡海点了点头,“不过李卿,朕也不隐瞒,这两个学宫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必然将为我大秦之股肱之臣。若因地域、出身之差异而造成日后党派之争,只怕是好心办坏事,后患无穷。”
“此事陛下大可放心,”李斯顿了顿,“现下有明令律法,凡入朝者需考试,并非出身可论之。且二学宫出身之士可入朝,民间之自成之人亦可,地方混迹而出类拔萃者亦可。且陛下只要牢牢把握两学宫之命脉,凡学宫之人俱为陛下之子弟,只要朝堂均衡,不惧党派之事。”
胡海想了想,说的也对。再者说,出身什么的肯定会影响官员之间的亲疏远近,这不是他担心一下就可以避免的。
想到这里,胡海释然。胡海随即宣召各院院长、各馆馆首、各府府令、政事院各部部长都叫到后土堂开会。
“上蔡侯之方案已成,众卿家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众人就一些条目讨论了一下,李斯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众人觉着这没什么问题,胡海便着手安排后续事宜:
“公子高,你组织人手,拟定普及学府之章程、教材,五日后朕要见到。可参照宗学基础科进行。此外,这几日你安排人手在咸阳宫外设点报名,对咸阳地区有意入学之人进行登记,曹参派人辅助,报名截至年底。这段时间多多宣传,尽量让城内之人都知道学宫招生一事。至于束侑,普及学府不收,专门学府及研学司才收。
“甘会,你组织人手,在报名截止之后,对报名之人按照年龄及人数进行班制规划,每班三十至三十五人,同年若人数过少则自成一班,过多则尽量均分多班。来年十六开学之前要见到分班明细。
“夏侯婴,你组织人手,招收普及学府教员,要求每个班配置一名教员,具体考核方式可参照朝廷官员选拔考试之制度。
“赵高,你组织人手,制作黑板、配套桌椅板凳等若干,具体套数你估计着来,要求每班一块黑板、每人一套桌椅。另外,今后的粉笔供应必须及时,设施之维护必须有求必应。另外,优化造纸技艺的日程提上来,尽量做到能书写的质量。
“穆鲜,你组织人手,去阿房宫已建成之宫室划出一片比较集中的来,给普及学府做教室,要求每班一个教室,并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同时在那里给普及学府中的专职教员每四人安排一间可用来办公的房间。并从宫医之中选派几人在学宫值班,侍卫也安排几人。可轮值,可转任,自行决定。人员安排开学前呈上。
“白平,你在治安队安排一个专项任务,专门着人接送学生上下学,可用轮流制也可专任制,以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具体的人员安排也是在开学前呈上来。
“公子将闾,你考虑一下学宫附近可否设置一些杂买,以供师生日需,毕竟离城中有些远。
“萧何,期间盯紧了,别让底下的人生出不该生的心思。
“李岁一会儿留下,商量新校舍建造之事。具体安排就这样,还有不明白的吗?”
“臣领旨。”
“好,散会。”
众人立即散去,建设部的李岁留下来思考新校舍选址一事。胡海的意思,普及学府作为基础教育机构,最好跟以后专门的、面向成人及社会人员的学府分离开,这样既方便管理,也能保证学生在校安全。
毕竟不是谁都爱护小孩子的。现在人的生存系数不高,能保护胡海自然也是会多保护一点的。
“来,李卿,真跟你说一下新校舍的构思……”
李岁说起来,还是有点儿来历的。原本胡海以为这小子是李斯的亲属,后来才知道,这位是李冰的后代,就是修都江堰的那个李冰的后代。
在被胡海注意到之前,李岁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朝中做个小文书,后来胡海组织的那次“二代”选拔考试,李岁脱颖而出,在城建及大工事建造构想方面很有天赋,这个后土堂胡海给了构思,匠工营负责执行,具体的图纸还是李岁跟老瓦匠们开了好几天会弄出来的。
当然,其中是李岁主导操刀的。
胡海考虑到现在的建筑强度,想着还是安全起见,便提出平房式校舍,仿照后世的大联排教室,提了个构思。当然,取暖方式还是参照后土堂的方式。
李岁有后土堂规划的经验,对这次的任务很有自信,胡海交待完便连忙出去寻址去了。胡海用过饭食——自从富了起来胡海便暗搓搓给自己改成了三餐制——便依例巡查去了。
这次胡海来到了宗学。
宗学设立之后,胡海只是听说反响不错,安排的老师也很好地领会到胡海的意思,做到了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子弟的实际;公子高他们的教材编的也好,通俗易懂,即便老师不说,娱乐匮乏的宗室子弟也乐得把教材当娱乐读物看。
宗室子弟总数挺多,但要是按年龄分级,每个年段的人数就少了。说起来,这还真有点儿“小班额授课”的感觉。
胡海来到戊级。基础科按年龄,每差一年设一级,共十级,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顺序由低到高排列。甲级的子弟,这时候正是六岁。
别的年级都暂时设置本土普通的课程,在此基础之上加了些实用性比较强的技能型课程;可是甲级就不一样了,这是崭新的一茬韭菜,可得好好栽培。
于是胡海亲自操刀撰写了一套算术教材。内容不甚繁杂,仿照后世的数学教科书,每年一卷。既然是从零开始,胡海便大胆一点,引入了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一开始众人见到这些东西感觉新奇而陌生,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等到胡海给算术老师普及了之后,当时李由便发现其中的好处,请旨要了一卷回去给秘书府上课,胡海想着第一卷只有加减法,又专门写了乘除法的简章。
小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情况很好,毕竟不少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是新的,不差这一点儿。胡海看了看正在热烈讨论的课堂,没进去打扰,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下一站胡海来到了天厨科。天厨科里的厨师正在埋头研发,最近他们好像对糕点特别执着,已经有烘焙的小饼干问世了。虽说味道比后世差些,但是这些厨师也用心,在调配方的时候大胆尝试,以鸡蛋和处置牛乳入面,吃起来还有点儿感觉。
现在他们正在弄软软的蒸糕。这个思路还是从馒头迁出来的,馒头味寡,蒸糕则可大幅增味,不仅仅是在初始配方上下功夫,在后续的加工与点缀上亦可多做探索。
前不久一个厨子不知道怎么就突发异想,把蛋炒饭系列给弄了出来。现在倒没炒大米,而是炒杂粮。先前他们炒米啊粮啊,都是直接炒;这次这个厨子则如后世,先给蒸熟了在炒制,油用的是动物脂肪,炒出来的味道还真挺不错的。
巡视完宫中,胡海看了看时间还早,便出宫去看看。
胡海来到纪检院,看看诬告赵高一事处理得如何了。甫一进大门,便能听见一个中气十足的老声在哪儿侃侃而谈。
自习一听,说的东西挺上道的,颇有后世洗脑的感觉。
胡海循声走去,发现范增老先生正在客院给一帮人“上课”。萧何见皇帝驾到,连忙过来行礼。胡海示意不要打扰到演讲,便跟着萧何悄悄回到正院。
“老先生说,陛下所言极是,民众罪罪在教化,且此事实乃幕后之人威逼利诱,老先生便专门给这群检举人日夜通之以情、晓之以理。老先生说话实在,句句切中肯綮,不少人都被说动,主动站出来指认幕后指使之人。依律,主动坦白并协助办案者,可酌情考虑减罪、免罪,此番,陛下也可不必担忧了。”
“老先生高见。”胡海不得不感慨。这招胡海不是没想过,只是自己忽悠官员还可以,忽悠百姓有点儿拿不定;朝中重臣老臣在朝廷里呆的久了,对底层人民真实意向也有些疏忽,说起来肯定没有范增老先生这么直接有效。不过此番事情,胡海倒给范老先生寻得一个好位置。
“范老先生实乃隐世大能,其才其学涵盖深广,眼光思想别具一格,说自成一家也不为过。朕想着,以后可使范老先生入咸阳学宫,在政策政务研学司担任导师,并入顾问馆担任顾问,以退休二等官待遇论之。”
“陛下所思深远。臣与秘书长曾问过范老意向,范老说怹年事已高,无心朝堂,不过对陛下所兴新政颇感兴趣。此番,想必范老应会答应。”
“但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