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二世二世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28章

第1卷 第28章


  好说歹说算是解释清楚顺带安抚了吓得够呛的冯大将军,胡海暗搓搓决定还是不要没事儿往阿房宫这儿跑了。

  人言可畏啊。

  “陛下突然来到阿房宫,臣以为,臣以为……”冯劫知道了胡海并无重修阿房宫之意,连忙擦干眼泪,十分羞愧地解释着。胡海也知道冯劫这是真正忠心于他,就事论事就人论人,胡海都不会怪罪他。

  不过胡海很好奇,这自己出宫巡视,即便是有些阵仗,但最起码不至于人人皆知,就连赵高都摸不清路线的,怎么冯劫就知道了?

  “太医令奉旨给家父把平安脉,臣闲聊时偶得。”

  “偶得?”

  胡海眉毛一挑,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没再多说什么。一行人正往咸阳宫返回,之间一个小太监匆匆赶来。这个小太监胡海一眼就认出来了,当时给李斯府上送匾的时候,就是这个小太监去的。

  “先等等。”胡海示意停下车辇,“何时如此匆忙?”

  “陛下,陛下,不好了,好多大臣堵着咸阳宫宫门,说,说……”小太监越说声音越低,最后就卡在“说”字上了。

  “说什么?”胡海看了看小太监一脸惊恐的模样,心中一沉,“如实告我,恕你无罪!”

  小太监心一横,“扑通”跪倒在地:“说要陛下给天下一个说法!”

  “说法?”胡海既愤怒又不解。给天下什么说法?自己这皇帝当得,还不够格?

  “陛下,臣请立即领兵前往,羁押反贼。”冯劫立即请命。冯劫的声音把胡海从愤怒的情绪之中拉了出来,现在生气是没用的,小太监能出来报信儿,事态必然不小。贸然派兵镇压,文官那张活说死死说活的嘴,什么事情都能把他们自己说得站在各种大义的制高点上。可是不处理?

  皇帝是傻叉吗?大臣们都逼宫了,不处理?

  胡海平复了一下心绪,看向冯劫,问到:“此事,冯将军有何见地?”

  “臣以为,宫外之大臣,多以陛下巡视阿房宫为由,妄图胁迫陛下废气新政。”

  胡海想了想,虽说推行新政已经明白地告诉他们要提拔官宦子弟,但是真正能被提拔的,终究是少数。而且,旁的不说,就现在六七十岁还没在位子上做够的,绝对不少。

  推行新政,第一代可能普惠他们的子孙,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十代都可能,但是往后呢?

  胡海冷笑一下。这人啊,总有些时候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还理不清该有的心思。原先胡海想着,拖一拖,把他们弄退休了,自己也犯不上杀人见血。不过这次无意之行,还真炸出了不少心里头不老实的。

  再看看小太监和冯劫,胡海心中有了计较。

  胡海没直接回咸阳宫,而是装作不知道群臣逼宫这件事儿。胡海很清楚,那帮文臣骂起人来,你反驳,你就是狡辩,是昏君;不反驳,就得任由他们往你身上泼脏水。要么说脑子不灵光的文臣和不忠心的文臣是皇帝最讨厌的两种人,没有之一。

  胡海脑筋一动,“道理”这种东西啊,不就是谁先说就是谁的吗?

  完美。

  正好冯劫也在,胡海直接让他找了一批卫军,来到咸阳城内。二世出现在城中,城中人都很新奇,道路两边都有不少人跪拜行礼。胡海示意众人不必多礼,自己则来到试吃馆看看馆中经营如何。胡海没打算进内馆,谁知道内馆里边儿有没有他不想看见的人,于是只在外馆点了只卤香鸡腿,当着众人的面吃了。

  胡海作为一名吃货,对吃十分讲究。普通吃货,追求的是口腹之欲;可是胡海,却远不止这些。胡海对吃的研究,除了饮食文化,除了食材口味,除了基本常识,还专门研究过什么姿势吃什么东西看起来最香,什么姿势吃什么东西看起来最文雅,什么姿势吃什么东西最能凸显自己的什么气质……

  说白了,胡海就是一种独乐吃不如众乐吃的吃货。

  于是胡海充分利用自己在后世积累起来的“吃”的技能——满技能点的技能——在许多平头老百姓之间大快朵颐,看得围观群众一个个都口腹生津,等到胡海吃完,已经有不少人悄悄跟店家订了卤香鸡腿。

  吃完之后,胡海的心情好了不少。看着下面目光灼灼淳朴老实的居民,胡海有点儿感慨。

  华夏历史上那么多的肉食者,究竟是怎样的心态,能置千千万万之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而不顾呢?

  “大家安静一下,朕说个事儿。”胡海斟酌了半天词句,最终还是决定上大白话。你跟书都没碰过的平民讲些之乎者也,他们也听不懂啊!“朕打算办个学堂,预计年后就能开学。到时候凡是家中有六岁以上、十六岁一下的孩子,都可以送到学堂读书。虽说生活艰难,但是孩子们总得识字会算数,以后也好过。”

  老百姓没想到这皇帝居然能说出这么“亲民”的一番话,不由得又是一阵呆愣,好一会儿才有个胆儿大的问:“皇上,是俺们这些人家的儿子都能去吗?”

  胡海顿了顿,猛然间想起现在虽说女子不至于像后世那么凄惨,但是也是受到束缚的,于是到:“自然。朕还会着专人组建女子学堂,教些琴棋书画、女红厨艺什么的。”

  随即场面又陷入到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当中。

  尔后围观的众人以胡海没料到的势头扑倒在地,一个个高喊“圣主”“活神”等诸多质朴却真挚的赞美之词。胡海被拜得一愣,连忙令人组织把人给弄起来,可是这老百姓哪是胡海能拉得动的,这会儿全都一个劲儿地叩拜。胡海受不来这些个大礼,还不能失了场子,只得开溜。

  溜了的胡海没马上会咸阳宫,而直接来到了上蔡侯府。李斯正挥毫泼墨,最近他新推演出不少字的楷书之体,这会儿正在反复试验论证。一听有人通报皇帝驾到,连忙放下笔出门迎了上去。

  胡海名小太监扶起李斯,随即神色肃穆地宣读了一条圣旨:

  “大秦上蔡侯李斯听旨。”

  李斯没想到皇帝专程来“宣旨”,连忙垂手俯首站立,听候皇帝宣旨。

  “朕设立咸阳学宫,重开稷下学宫,事务繁杂、工程庞大,故专门成立‘大学宫筹建指挥部’,朕为总指挥,李斯、公子高为副总指挥,冯去疾、子婴、冯劫、李由、萧何为分工指挥,夏侯婴、周勃、曹参为后备指挥,章邯邀领名誉指挥,即刻上任。”

  “臣领旨。”李斯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有一天还会被启用。

  “传旨,着令赵高立即奉旨觐见。”胡海算了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让小太监去吧赵高喊过来。胡海是有想法的,这件事儿赵高未必不知道;既然赵高可能知道,那么最“常规”的处理方式,还得赵高提出来。“然后把纪检院全体人员喊道咸阳宫门口集合,并将九卿全部叫到咸阳宫门口。冯劫,你去把军队调过来。再去几个人找些百姓到咸阳宫门口,看戏。”

  啧啧啧,又得坑一次赵高。

  赵高刚从匠人营钻出来,一听说群臣逼宫,吓得魂儿都要出窍了,连忙往咸阳宫赶。可是没走多远,之间一个小太监奉旨宣召,说现在二世陛下正在上蔡侯府等候,赵高忙不迭掉头往上蔡侯府赶去。

  等到赵高一进门,胡海立即宣布返回咸阳宫。

  离着远远的,胡海便能看见不少的大臣聚集在那里。胡海对这种情况有一些心理准备,但是没想都来得这么突然。前不久是自己大意了,以为杀鸡儆猴能震慑住他们,以为铁腕政策推行下去的新政即便有反击也不会太快太明目张胆。而且胡海远远高估了纪检院对这群人的震慑力,现在看起来,兴许都没有一个赵高来得靠谱。

  咸阳宫门前的众大臣远远见到皇帝陛下的车辇缓缓驶来,立马来了精神。不少人心中都暗自窃喜,这皇帝压了他们这么长时间,终究时让他们给抓住了尾巴。即便是始皇帝时候,对待进谏的大臣,都得宽和;今天这么多大臣前来进言,这皇帝,不妥协也得妥协。

  胡海一抬手,车辇停了下来。胡海站起身,高高在上地俯视一众人等,看着不少人脸上那种欠揍的表情,胡海嘴角一勾,回头问赵高:

  “赵卿,怎么不走了?”

  赵高被胡海问了个突然,一半会儿反应不过来:“陛下,这……”总不能轧着人过去吧?

  其实要按照赵高以前的脾性,现在还真能轧着人过去。但是现在,赵高早被胡海顺溜的没那么多刺棱,这么一会儿还真反应不过来。

  “怎么了?”

  “陛下,这么多人……”赵高低声道。没料到胡海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人?哪来的人?这些东西吗?”胡海手指一挥,指着那帮大臣道。大臣们没想到皇帝陛下居然直接骂他们不是人,一个个都气得够呛,正要开口,不料胡海根本没给他们机会。

  因为胡海突然想起,这种情况应当来一次鬼畜——“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