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胡海放下前线送来的开门红的战报,“人在哪儿?”
“陛下,臣安排了人手在四方馆盯着此人,”刘季答到,“这人除了在四方馆门口久驻不入,还提了个要求……”
“什么要求?”胡海差不多已经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尖轻轻点着桌面。
“此人表示,必须陛下亲自召见。若是寻常事,也不必为陛下添忧,只是非常时期,臣不敢怠慢,特来请示陛下。”
“走吧,跟朕去看看。”
今天一早,刘季正在四方馆核算公账,突然听得门外一阵吵嚷。刘季连忙放下手中但是活儿出来瞧瞧,只见一约摸二十出头的青年,抱着把破剑站在四方馆大门外叫喊。刘季本身就是泼皮出身,深知要是正儿八经对上这人,多半是要惹来一众围观,对四方馆影响甚为恶劣;若就这么让人嗷嗷叫唤,也不是那么个事儿。
于是刘季从偏门走出,问问那青年想要干什么。
“我要面圣!”那青年一瞧也是个混不吝的主儿,刘季终于感受到当初曹参萧何他们对自己是有多么的头疼。
“好,还请移步馆内休息,容本官做个登记。”面圣不是问题,四方馆本身就有纳四方雅言、揽天下义士的职责,故而有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破例面圣的资格。不过那年轻人好像根本不信他会真的带他去面圣,乜着眼看了刘季一眼,不屑地说到:“别介,我不进去,我就这么等着就行。”
刘季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这知道的是这个年轻人不讲道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刘季仗势欺人了……
不管刘季怎么说,这个年轻人就是咬住了不进四方馆,最后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眼瞧着两人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刘季无法,只得回去把登记簿拿了出来,在外边儿给年轻人做了登记,尔后让人搬了桌椅泡了茶好生看着,自己进宫来请示胡海来了。
胡海到四方馆的时候,那青年仍旧抱着剑坐在那里,桌子上的茶水还是满的,糕点码盘的造型也没乱,看样子这青年是一口都没吃。这事儿也不怪刘季处理的不好,但凡是咸阳城中人不会对朝廷机关这么的不信任,想必此人当是从外地来的。
“皇上驾到!”穆忠一嗓子喊出来,周围围观的人立马闪避开来跪拜。胡海向来不喜欢受众人跪拜,直接让他们平了身。那年轻人也没忌惮,上下打量了胡海半晌,最后好像确认眼前这人确实是皇帝本人,才起身叩拜行礼。
“行了,起来吧。”胡海淡淡地说到,“朕已经到了,便进馆里说话吧。朕在此,你不必担心别的。”
胡海这一句话比刘季苦口婆心墨迹那老半天来的效果好多了,只见那年轻人立马起身,跟着后边儿进了四方馆。
胡海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看来,想要让黎民百姓真真切切相信大秦的官僚体系,还有硬仗要打啊。
“草民韩信,叩见陛下。”
“起来吧,都拜过了。”胡海听见韩信这个名字顿时有些心惊。楚汉之争的时候,兵神韩信可没少立功,不过此人可能有些太功利,虽然讨要的赏赐分封确实名副其实吧,到底遭到了汉高祖但是猜忌。都说是吕后的主意萧何的坑,不过胡海一直认为,还健在的汉高祖若不默许,吕后敢那么作死吗?
眼前的韩信,跟自己差不多大,也就二十一二三四岁的样子。穿的就是乡下普通老百姓的短褐,上面还不少补丁。脚上一双草鞋,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鞋帮已经磨漏了。从头看到脚,现在韩信整个身家最值钱的也就是他怀里抱着的那把破剑了吧。
“你要面见朕,不知所为何事?”
韩信没说话,只是看向刘季。胡海也没在意那个,直接让旁人全都避开,独留穆忠一人伺候着。
“陛下,草民来跟陛下做笔交易。”
“你可知在跟谁说话?”胡海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语调依旧淡淡。
韩信明显愣了一下,这二世根本没按套路出牌——震怒也好,听听也罢,这是个什么意思?
“说吧,什么交易。”胡海穿过来这一年时间里,别的长进不敢说,在谈判的时候怎么扰乱对方阵脚、打乱对方路线、夺得主动权的小伎俩,倒是学了不少。一个没有身价的黎民百姓张口就是“做交易”,多数情况下是想调起对方的胃口,不论是怒也好奇也罢,只要有积极的情绪回应,对方之后在地位相差悬殊的讨价还价中更容易为自己某得更大的利益。
“我给陛下卖命,陛下保证我一家老小平安。”
胡海眉毛一挑——这叫什么交易?
“若是你认为自己才德盖世,大可应征参试选拔,何必来次见朕?”
“武无试。”
胡海停下敲打桌面的动作,盯着韩信看了好半天。这个韩信,给他的感觉,不对头。不过这个疑窦胡海没有表现在面儿上,只是淡淡地说到:“武无试,可以军功论。”
“四海少战事,唯军功爵难以为继。”
“你想好了?”
“是。”
“可有家室?”
“无妻无子。上有老母,于家中扶养。”
“回去把老夫人接到咸阳,他事日后再议。”
“谢陛下恩典。”韩信连忙叩拜行礼。
“别急着谢,朕可什么都没做。”胡海看着底下跪拜着的韩信,愈发觉着自己的预感是对的。这个韩信,有问题。
不过这件事情查起来着实有些棘手只能先把人放在自己的绝对势力范围内看着。至于怎么用……
胡海回到咸阳宫,前线的第二份战报已经发了回来。胡海仔细阅读了战报,心中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地。
赵佗所拥之兵,并非全是当年秦始皇派出去的那些。赵佗号称七十万大军,其中有二十万主力是当年征百越跟着过去的兵,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实力上来说,这些老兵确实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不论在健康上、体力上还是脑力上,他们都已经错过了最高峰的时候了。从心态上看,这些人本为中原之人,本来说好了的,征完百越呆两年就回家,可是赵佗这一留就从秦始皇盛年留到胡海穿过来,这些兵并非心甘情愿。另外能造成威胁的也就有近十万人,全都是从当地汉人、蛮人里抓的壮丁,训都没训好就要上战场,基本上只能是人堆人了。剩下四十万,基本上就是虚数,赵佗在百越那番作为,不论是后迁移过去的汉人还是本土居民,几本没有心甘情愿为他卖命的。
不过古代嘛,在人数上吹吹牛X,很正常。我宣称我的军队人数是你的N多倍,那肯定对于我来说有利于提升士气,对你的士气就能造成一定打击。
当然,打仗这件事情不是比谁牛皮吹得大,而是硬碰硬打起来之后谁实力强。先前那封战报,是正面硬刚的开门红,而今天这封,则是暗地里算计的背后刀。
范增跟着在前线,算准了地方军队情绪不稳定,便用了一个胡海十分眼熟的招数——一道打仗的时候,专门安排一伙人唱歌,不唱别的歌,就唱中原各地的经典曲目。这招当年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用过,给项羽的军心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虽然刘邦用的是立体环绕声而范增用的是扩音喇叭听众音感不一样,不过杀伤力是真的强,对面军队最后都已经组织不起来人手反抗了。此次战役两线作战,夏侯婴率领的维稳军俘虏敌军十余万,樊哙率领的讨逆军俘虏敌军二十万,大致估算起来,赵佗已然没有翻身之力了。
这次战役樊哙的表现很是两眼,不论是先前的开门红还是此次的俘虏战,樊哙都表现出了相当出色的军事才能。难怪当时范老先生极力推自己的学生挂帅出征,这人是真能挑得起大梁。
真刀真枪的战场上捷报频频,不过张良发回来的反馈却不是很乐观。李由单独约谈了不少蒙家军将领,现在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只要胡海不作死,看在蒙将军“守土拓疆”“振国兴秦”遗志的面子上,蒙家军是不会造反的。不过想要让蒙家军忠君而不仅仅忠国,这一点目前来看基本上无法达成。
“这已经不容易了。”胡海很清楚原身干的混账事儿是什么情况,现在能保证蒙家军“忠国”,已然是不小的成绩。胡亥做了错事,该当惩罚;可是如今胡海接过了烂摊子,怎么收拾,着实有些头疼。。
蒙家军“忠国”在当下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有一天有势力打出“为国”的旗号造反,蒙家军的立场就很奇妙了。如果真有叛军首领牛X到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胡海贬成彻头彻尾的“误国昏君”,这时候蒙家军能否准确判断出孰是孰非则十分关键。若说胡亥跟蒙家军没有恩怨纠葛还则罢了,可是现在……
胡海眯起眼,看来,是得想办法把蒙家军跟自己绑在一条船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