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休息一个礼拜,蓝珊决定回家看看,离开家一个月,看似不很长,但在蓝珊心里好像已经跟母亲分开很久了似的,偶尔打电话,能听出母亲在电话那边微微的鼻音,那是她偷着掉泪,蓝珊心里也酸酸的,于是,假期刚到,她就收拾东西踏上了回家的路。
妈妈和继父一起到车站去接她,远远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见他们俩在站台上张望,周围很拥挤,继父的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以防被别人碰到,蓝珊看见了,会心的笑了笑,没有自己在身边,妈妈也不会孤单。
晚上,继父做了很多菜,都是蓝珊爱吃的,舅舅和舅妈也来了,还有弟弟长平,长平已经上高二了,个子比舅舅都要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家不停的给蓝珊夹菜,蓝珊说了些学校里的趣事,其实也就那么几件,蓝珊的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宿舍,就是为了躲避蒋启明,想到这个名字,她的心里沉了沉,接着甩了甩头,像要把这些不好的记忆都甩掉似的,又换上一副乐呵呵的表情听继父和舅舅说话。
“听说蒋副市长已经被带走调查了,这些当官的,哪个没有经济问题,我看这牢狱之灾是免不了了,贪官污吏太多,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好,没有诱惑就不会犯错。”舅舅抒发着感慨。蓝珊听的迷迷糊糊,“蒋副市长?就是那个蒋国栋市长?他怎么了?”“前些日子,纪检委在他家搜出了好几个装满钱的包裹,这事在我们市都轰动了。”蓝珊还记得那个叫蒋国栋的市长,去她们学校视察过,那时蓝珊上高二,老师让她带几个学生给领导倒茶水,蓝珊就给蒋市长倒的,她记得那时个很面善的人,蓝珊往茶杯里倒水的时候,他还轻声的叮嘱,小心烫,倒完后,又笑着道谢,蓝珊对他印象不错,没想到那么一个人也会有经济问题,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可怜了他的家人,也要被连累,听说蒋家的公子比蓝珊大不了几岁,对了,也是青山一中的,叫蒋启明。”蓝珊没想到会从继父的嘴里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因为这件事,可是又觉得不可能,重名的人也有呢,不过,最近确实没见蒋启明,难道……蓝珊不再想下去了,不管怎样,他的事都与自己无关。蓝珊已经决定了跟他彻底划清界限。
蓝珊在家待了五天,好好的陪了陪妈妈,出去了几次,拜访了一下高中的班主任,偶遇了几个高中同学,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蒋市长受贿的事确实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讨论,蓝珊但笑不语,别人的事就是别人的,不管他是市长还是省长,讨论什么呢,每个人都会犯错,只是有大有小罢了。
蓝珊回去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蒋启明,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一个月前,在相同的地方,蒋启明满面春风的迎接了她的到来,一个月后,还是在这里,蓝珊从蒋启明身上看到了疲倦和憔悴,就这一眼,她就断定,他就是蒋国栋市长的儿子。
蒋启明风一样来到蓝珊面前,伸手把她拥在怀里,紧紧的抱住了她,若是平时,蓝珊一定毫不留情的推开他,但是现在,手和胳膊都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就这一次,就当给他个肩膀依靠,最后一次,蓝珊心里想。
“珊珊,请你无论如何,无论如何都不要推开我了,我就只有你了。”
蒋启明在蓝珊耳边喃喃的说,把她抱得更紧,蓝珊觉得透不过气,压抑感铺天盖地的袭来,可是在这个时候,要我怎么推开他?
蓝珊回到宿舍才听说,她离开的这几天蒋启明发疯似的找她,天天在宿舍楼下等她回来,徐乐还奇怪的问:“你们不是一个地方的吗?他怎么不干脆也回家得了。”蓝珊不做声,她知道蒋启明为什么不回家,他哪里还有家可以回呢?
经过这件事,蓝珊和蒋启明就那么莫名其妙的和好了,在外人眼里是这样的,何况她宿舍的一家人都认为他俩是一对,只是偶尔闹闹别扭罢了,蓝珊更是觉得无处辩解,事情好像越来越不按自己的思路发展了,明明是要跟他划清界限的,结果弄得更加不清不楚,想起这些事,蓝珊就头疼,更让她头疼的是蒋启明本人,现在光明正大的赖着她,她也知道他现在的处境很困难,只是任何事都要有原则,可是她怎么去跟蒋启明讲原则,他好像在他俩的关系上一直都没有什么原则可言。
蒋启明一直都没有说他父亲的事,蓝珊也不问,两个人心照不宣。
深秋,天气渐渐凉起来,蓝珊除了上课之外,已经不去参加任何活动了。大学的课业那么松,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到用来做什么,功课对于蓝珊来说完全不是问题,高中时的刻苦磨练让蓝珊有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她不必去自习,就已经掌握的足够好了。
同宿舍的欣怡最近忙着到处做家教,蓝珊托她帮忙找一份,没多久欣怡就给蓝珊找到了一份家教,给一个初三的学生辅导英语,蓝珊的学费并不用她操心,继父和母亲的收入足够了,可是蓝珊的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继父再好也不是亲生父亲,学费加上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总是向他们开口,怕母亲会因此而为难,其实蓝珊也知道,这是自己多虑了,若是继父知道自己这般想法,不定会觉得多伤心,可是,要蓝珊心安理得的从家里拿钱,她是做不到的。
蒋启明也变得很忙碌,他在一家设计公司找了兼职,帮人制作图表,蓝珊以为这样俩人就能慢慢的有点距离,可事实并非如此,蒋启明总是尽己所能的霸占着蓝珊的时间,心安理得的享受蓝珊的心软。
为此,蓝珊更加想要出去做点什么了,这三十六计,还是躲最有用。